“做我这行啊,一是要有力气,因为这是个体力活儿,要抬重的;二是得胆子大,不能害怕;三还得心好,凭良心做事。” 2013年12月18日,陈阳喜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捞尸人”这个行当的门槛。
图1
,陈阳喜是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道最有名的捞尸人,大概也是当地唯一一个全职干这行的人。自1981年入行起,三十二年里,他在长江里头捞起了四百多具遗体,尽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无人认领,最终被草草埋葬,但大部分时候,陈阳喜都能等来这些死者的家属,将遗体完整地交还给他们,以此告慰生者,也好让死者安息。
对他而言,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尽管尸臭如同一层薄膜附着在他身上,终生都难以消除,影响着他的人际交往,但他始终坚信,这份工作表面卑微肮脏,实则极有价值,是他践行内心道德的一种方式,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儿。
图2
那么,陈阳喜当初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名捞尸人的呢?这么多年来,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坚持下来的呢?
展开全文
首次捞尸,胆战心惊
1981年之前,陈阳喜还是阳逻染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工作认真,生活稳定而有规律。某个下午,他正好休息,便信步走到江边,百无聊赖地独自闲逛。
1981年,陈阳喜三十二岁,还不知道这一天将会遇到一位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后来称为“师父”的一名长江边上的捞尸人。
图3
那天,陈阳喜走着走着,看见有个人撑着小船,在江里打捞尸体。他一时兴起,停下来观望,却被那名捞尸人喊住了。那位老人问他:“年轻人,你是在看我干活儿吗?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入行,我可以教你的”。
陈阳喜一愣,连连摆手,说:“我只是个普通工人,干不了这个的。”
那位老人却很是热情,说:“那你先看看,听我讲讲,要是觉得不合适,不干也没关系。”
图4
陈阳喜听了这话,便没有立刻走开,而是继续看着老人打捞尸体。老人熟练的将尸体打捞上岸,整理其遗容之后,这才再次开口:“怎么样,你害怕吗?”
“不害怕。”陈阳喜平时胆儿就挺大,从不相信鬼神之说,因此摇摇头,回答了他。
老人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不错,是做这行的料子。怎么样,下回想不想试试?”
陈阳喜犹豫了一下,有些好奇,又有些不安,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一声:“好,我下回来帮您。”
图5
就是从这时候起,陈阳喜真正入了行。原来,这位老人在这个河段做了多年的捞尸人,后来年纪大了,就担心后继无人,以后要是没人再做这行,那些死者可怎么办呢?
思考之下,老人便常在岸边物色合适的年轻人,这不,一下子就看中了陈阳喜,他身强力壮,胆子又大,正适合做徒弟。
过了一阵子,老人开始带着陈阳喜打捞尸体。第一次时,陈阳喜手脚直哆嗦,身体发软。三十多年后再回忆起,仍会觉得胆战心惊。
图6
那次之后,他师父怕他打退堂鼓,便劝他说:“别害怕啊,咱们干这活儿,那可是行善积德的好事,要不是咱们,这些人没了,家属都找不到,那得多着急啊?再说了,咱们干体力活,收点儿钱也是应该的,你想啊,上哪儿去找这种又有钱,又是做善事的工作?”
陈阳喜缓过劲儿来后,被师父说服了,于是,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捞尸人。
坚持多年,从未后悔
“我不做,就没人来做了。”三十二年来,总有人问陈阳喜为什么不换一份工作,而每一次,他都是这样回答的。
捞尸人这份职业,在大多数人眼里仍旧是“不吉利的”、“晦气的”,甚至是“赚死人钱的”,况且,整天在江上飘来飘去,也没个安全保障,因而没有太多年轻人愿意做这一行。
图7
但陈阳喜不同。每当他回忆起这些年来的经历,都会哀叹生命的脆弱。陈阳喜见过太多的生命消逝在江水中。伤感惋惜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捞尸人”的意义:“打捞起的不是尸体,而是其家人的怀念和寄托,让他们都可以魂归故里,长眠地下,不用在江上飘荡。”
图8
捞尸人的工作就是将尸体从江面上打捞上来之后要把遗体保护起来,等待家属前来认领,如果时间久了还没人来的话,就得准备一卷草席,把遗体裹好放进棺材,埋到附近的山上,这才算完成了整套的工作流程。
琢磨出门道来之后,陈阳喜工作就顺心多了。但偶尔,也有捞不上来的遗体。这时,他心里就会觉得“非常难受”,但也只能无奈地离开。
图9
这些年来,也有人猜测陈阳喜是为了钱留在这个行当里的,但他的收入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和师父一起干,每次能拿到六十块左右,两人平分。
后来,捞尸都是有派出所来委托他的,报酬是一两百元,也不算多。偶尔,遇到家属来认领遗体,为表示感谢,还会额外给他一两千块。
总而言之,他做捞尸人,并非贪图钱财,一直以来,他秉持的信念都是——“找到遗体,给家属一个交代”。
垂垂老矣,直面死亡
2013年,陈阳喜已经六十二岁了,谈到鬼神,他还是摆摆手,说自己不信这些,认为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家属可能还放不下,因此他们会尽可能地找到尸体,给家属一个交代。
图10
有记者好奇地问他,“那你害怕什么呢?”对此,陈阳喜显得很平静,直言自己以前害怕找不到徒弟,以后没人接手自己的衣钵,但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他流露出高兴的神色,说,“我身体还好,还打算再干十年,教出徒弟来就退休了。”
而关于死亡,他也颇为豁达,他认为,人都是要死的,害怕也没有用,不如面对它。况且,三十二年来,他早已经见过了太多人的死亡,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最终都终结在湍急的长江里,成为一具看不出原本面容的遗体,等待着打捞。生死当然是大事,可是既然容不得人左右,那不如豁达一些,平静地接受它。
当提及工作量时,陈阳喜坦诚地说,1981年到现在,自己打捞起来的肯定有四百多具遗体了。十年之前,一天最多会捞到五六具遗体,但2013年时,一共捞了五六具遗体。不过,他认为这是好事儿,证明死于意外或者自杀的人变少了,大家都好好活着,这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图11
如今,陈阳喜想必已经退休,回家安享晚年。但是,捞尸人这个职业却仍旧存在,其他捞尸人似乎也面临着与他相似的困境。
挟尸要价?还是合理报酬?
近年来,死者的尊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与死者有关的工作,传统的入殓师门槛越来越高,日本还出现了“遗物整理师”等职业,目的都在于让家属获得内心平静,最大限度地让死者有尊严地离开。
而捞尸人,当然也是其中的一种。事实上,除了陈阳喜之外,长江边上还有很多捞尸人,他们守在不同的河段,为死者找到上岸的方向。
图12
他们之中,有人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人死了都要把尸体找到,要归位的嘛”。
也有人和陈阳喜有着相似的观点:“我做的事是正义的。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把他们的尸体捞起来,也是让家属安心”。
当然,他们也或多或少地被自己职业带来的尸臭等负面问题影响着,在日常生活里,他们常被人指点,或被疏远冷落,有人抱怨着:“平时跟坝上的人都没什么交流,有人落水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找我”。
图13
但是,由于当下缺乏捞尸的专业器材,水温、流速等变化极大,水下环境复杂,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他们乘船或下水去寻找尸体,这无疑是一份艰辛且风险极高的工作,很容易被真菌、细菌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此外,长期在水中浸泡也会导致他们的皮肤严重蜕皮,长期和遗体打交道还会增加心理压力。
但是,时至今日,他们仍旧难以被外界理解和接纳。
2009年,一张由张轶拍摄,获得了“金镜头”最佳新闻照片奖的照片《挟尸要价》曾经引起了社会争议
图14
照片是关于2009年10月24日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当时,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遇难,捞尸人找到了尸体,却不愿意马上交给家属,而是理直气壮地“挟尸要价”,这让网友感到十分愤怒,纷纷指责这几名毫无道德底线的捞尸人,连带着对这个职业都产生了更多偏见。
实际上,照片里的主角之一王守海事后告诉记者,当时的他动作看似夸张,其实只是在指挥着后面划船的圣德义赶快靠岸,并不是在挥手威胁家属,其中存在很大的误会。而针对他们“要价”这一行为,他解释说,他们干了活儿,当然要拿钱,只是想拿到合理的报酬而已,并没有漫天要价。
图15
如今看来,王守海和圣德义他们其实并没有做错。捞尸既然是一份职业,他们当然也就不是志愿者,没有义务免费帮家属打捞遗体。他们不是圣人,只是需要穿衣吃饭的普通人而已,完成工作后索要合理的报酬,又有什么错呢?他们提供服务后得到一定的钱财,不是理所应当吗?
这么多年来,“陈阳喜们”承担着污名,找回了那么多具遗体,让多少家庭安了心,他们应该被正名,他们的工作理应得到尊重。
如果去污名化太难,那就不应当再让捞尸人们孤独地行走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应该让他们的故事被公众看见,让他们的工作受到法律保护,也好让那些无处归去的死者们,在相关机关和捞尸人们的配合下,早日被家属带回家,早日入土为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