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救他而死,他终身不近女色,文武全才不被朝廷重用_崇祯_朝廷_京师

都说明朝末年朝廷昏暗,对内不能镇压李自成、张献忠,对外不能阻挡后金,这才让李自成攻陷京师,更让女真人捡了大便宜,占领了万里河山。其实,江山代有才人出,只不过朝廷不能用能人,才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比如有位将领,文武全才,品德高尚,忠肝义胆,却不被朝廷重用,最终以死殉国。

这个人叫做孙祖寿,长得高大英俊,善武艺,又受书香门第的熏陶,文才也不错,可以说是文武兼备。他考上武举人之后,担任保镇固关的守备。

这个地方是山西通向京师的要道,地方十分偏僻。孙祖寿在此不仅做好了警备协防工作,还开办了学校让小孩子读书,以改善当地的民风。由于政绩卓越,很多百姓竞相投奔,为了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孙祖寿拿出多年的积蓄,自己盖了380间房子供他们居住。

花钱在老百姓身上,自然就没有钱孝敬上级,因此孙祖寿干了八年也没有得到升迁。不过孙祖寿倒不以为意,因为他根本没有将仕途升迁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

可就在固关任职时,他生了一场重病,许多医生都没有能治愈。他的妻子,情急之下,用巫医的偏方,将自己手臂的一块肉割下来,配上别的中药给他服用。

不知道是误打误撞,还是真情所至,孙祖寿竟然奇迹般的好转过来。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很可能因为消毒不彻底,他的妻子伤口感染而病逝。

展开全文

孙祖寿痛失患难与共的爱妻之后,非常难过,又感怀妻子对于自己的活命之恩,从此不再亲近任何女性。他将余生都投入到当时危亡的时局中,赢得了军心民心,却没有得到朝廷多少的理解。

万历四十五年,当地聚集了一批强盗,为首的匪首善于使槊,舞得出神入化。孙祖寿奉命与之交锋,匪首用槊直刺过来,然而孙祖寿不避不让,用腋下紧紧夹住槊杆。匪首挣脱不出来,孙祖寿却用另一只手抽出佩刀砍伤匪首的肩膀。

天生神力和勇武的作战风格吓得匪首连武器都不要了,赶紧逃命,以后再也不敢出现。因为此功,他被升职为游击将军,不久派往任蓟辽镇参将。他爱兵如子,很受下级的拥护。

在辽阳之战后,前线源源不断的溃兵逃回关内,而山海关总兵担心里面混有奸细,不敢开门。溃兵气愤至极,准备聚集一起攻关。总兵派出很多人调解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孙祖寿自告奋勇,单骑出关,以过往的威信和人望解决了争端。

孙承宗担任辽东经略时,提拔孙祖寿统领西协并驻守遵化。在这里孙祖寿也算是独挡一城,他严格治军,杜绝请客、送礼、说情等走后门的事情,凡要升迁,必须以战功说话。他规定,自副将、参将以下,作战不胜,革职不用。

也就是他的严明,在当时独树一帜,孙承宗也在崇祯面前夸他:一钱不取,廉勇绝伦,乃将帅中佼佼者!

不过此话也只是从崇祯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仅孙祖寿没有获得多大重用,连孙承宗也因为小人的谗言而被免职。

宁锦之战时,因为前线危急,孙祖寿率军支援。走到半路上,突然得到辽东经略高第的箭令要求他回防,不得增援。在国家存亡和上级命令的两难选择中,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前者,直接将令箭折断,继续发兵增援。

虽然宁锦之战最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由于不听指挥,孙祖寿却被罢官回乡。

崇祯二年时,皇太极率领清军直逼京师,形势十分危急,崇祯诏令各镇勤王。虽然孙祖寿已经是一介布衣,但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散尽家资,变卖田产,招募了一千多名乡勇,前去京师救急。

在途中,他上书提出3条建议和6项保卫京师的措施,可是如同石沉大海,朝廷置若罔闻。到达京师后,孙祖寿被派遣给满桂做下手,共同防守凉水河一线。

孙祖寿又向满桂提出防御的计策,可是满桂认为自己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大将,而孙祖寿是散兵游勇,高傲地拒绝了建议。可是孙祖寿并没有把这些当作私人恩怨记在心中,当满桂因为追击退走的清军而被伏时,他杀入重围去解救,却被流失射中,死在乱军之中。

孙祖寿阵亡之后,朝廷才念及他的好,赐其“廉威忠勇”四个字,命令各地修建他的祠堂,并追赠为太师。可是,这对于至情至性、忠肝义胆、一身正气的孙祖寿来说,一切都太晚了。

参考资料:《明史》、《清朝通俗演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