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一女网红驾车失联:当天开车送货,很让人怀疑_高州_视频_粉丝

12月7日,广东茂名一名女网红开车送货时失踪,其车辆被找到。11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女子已不幸遇害,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李某,女,36岁,茂名市茂港区某镇某村人,于12月7日早上8点送货到高州,途经大同、茂名、分界、根子、金山路段,至今未归,车子在高州笔架山附近找到,人未见踪影,车钥匙还在车上,已报警,家人非常着急,恳请全城帮忙留意及转发此寻人启事……”12月8日晚,茂名一家公益组织发布了上述寻人信息,引发当地市民和网友的关注。 多位网友表示,李某是一名网红,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13万粉丝,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在平台上发布跳舞的视频。

记者查看发现,该账号已经被设置成私密账号,所有内容均不可见。 12月9日,茂名高州市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称,12月7日,高州警方接报一女子驾车在高州失联的警情,迅速组织开展调查。12月8日15时许,警方发现失联女子驾驶的车辆。经侦查,9日6时许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彬(男,30岁),经过现场勘查和现场指认,发现失联女子遗体,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李某的家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李某确已遇害,正是高州警方9日通报的受害者。帮忙发布李某寻人信息的公益组织一名工作人员,也确认了李某遇害的消息。 高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事需要向公安局新闻部门了解情况。

警方的通报虽短,还是能够推测出一些犯罪相关的信息。 1.通报中提到,通过现场勘察和现场指认,发现受害人的遗体。这说明是嫌疑人故意作案,作案后将尸体拋在隐秘的地方,嫌疑人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2.通报中说受害人在高州失联,按常理说开车开着开着不会无缘无故失联,除非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只有一个可能,嫌疑人当时和受害人一起在车上并且作案。

3.关于开车送货这件事,新闻报道受害人直播主要是跳舞,但受害人当天却开车送货,这本身就很让人怀疑,送的什么货?以前是否也送货谋生? 4.还有一个疑点,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时候上的受害人的车,是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在车上,还是中途才上的车?是不是在出发的时候受害人已经受害,送货不过是嫌疑人找地方抛尸的一个幌子。 5.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嫌疑人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

目前来看,警方已经将嫌疑人抓获。经过一系列的现场勘查,还有嫌疑人指认现场。那就更加的实锤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并不是普通的失踪案。 但目前来说,女子开车出门送什么货? 遇到的是什么人? 是什么让她造成死亡的? 目前来说还没有论断,需要等待警方的进一步侦查。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尊重死者和家属,以官方通报为准。现在网络上的很多人,对网红都是很有偏见,甚至会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

其实,这也不怪。 因为目前来说,网络上的网红鱼龙混杂。还有近年来滋生的各类骗局,所以把“网红”这两个字拉低了。 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网红骗局, 2017年8月,一个在工地背水泥的90后女孩火了。在报道中,这个本该靓丽时髦的姑娘之所以做着一份苦力活儿,是为了给自己得了癌症的丈夫攒钱治病。 一个闪烁着良善之光的故事呼之欲出,故事中的主角“水泥妹”也声名鹊起,然而谁都没想到赚人眼泪的情节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展开全文

2月14日,此案引发大众关注。据平安黑龙江报道,4名嫌疑人已交代出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详细讲述了其犯案经过。 小伙大春(化名)是江苏南京人,30岁,一次偶然的机会,大春看到了一则广告,内容是有关于约会脱单的。广告中介绍,只要下载相应的聊天软件,就可以和女主播们视频聊天。 注册登陆平台后,在女主播的劝说下,大春花了100元开通会员,并和女主播聊了好几天。 该主播不仅给大春发暴露照片,还许诺,如果大春礼物刷得多,她就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他。 大春在女主播的引诱下,2个月就在软件上充了1.7万元。

他本以为可以跟女主播能有进一步发展,没想到却被对方拉黑。大春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忙报警。 网络上像这一类的骗局真不少,不光是骗钱的,还有虚构人设的。比如你最想看到的假徒步,还有一些受伤的流浪狗都是人为制造的,就是为了获取他人的同情,然后刷礼物捐款。 还有你所看到的房屋改造,其实那些房子很多都是租来的。还有给贫困的老爷爷老奶奶发粮油,有些物品真的是老演员了等。 网络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很难去辨别,也很难去区分。所以当网络上的网红被曝光出来以后,很多人对这个群体都产生厌恶和偏见,所以网红也变成了贬义词。

根据媒体报道,网红李某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跳舞视频,其粉丝量有十余万人。依据警方透露的信息,虽然没有谈及犯罪嫌疑人是网红的粉丝,也没有说到作案动机,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有自媒体爆料,李某除了在平台发布跳舞视频外,还经常发布一些个人生活内容,其中不少视频透露了地点、作息等信息。 一段时间来,不时发生“女网红”遇害案件。例如去年底就有河南豫北驾校“网红女保安”赵某遇害的新闻,33岁的赵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驾校当保安,闲暇时在平台发布短视频兼招学员,拥有粉丝30余万人。据媒体报道,赵某丈夫称犯罪嫌疑人是妻子的粉丝。

现在很多人将直播,或是发短视频当做兼职的一种方式,可以受打赏,粉丝量上来以后还可以接广告赚钱。既赚钱又能出名,圆了一把明星梦,岂不是两全其美。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网上发布视频和直播同样可能将隐私暴露给大众。因此有必要提个醒。 一、短视频不过多暴露个人信息 在发视频的时候,应当尽量不将标志性建筑拍摄进画面。由于一些短视频平台算法是根据定位进行视频推荐的,因此刷到视频的受众者可能就是附近的用户,对一些标志性建筑会很熟悉,从而定位到视频发布者的位置。 对个人情况也不要过多暴露,例如家庭、工作、婚姻、作息状况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依据这些内容精确定位视频发布者,轻则骚扰,严重者可能上门找寻。

二、直播时“管好嘴” 在平台直播时,会有一些粉丝询问主播个人情况,虽然提问者可能是无心之问,但由于粉丝众多,难保有人心怀不轨。所以应当设立一条底线,即个人相关信息不能透露。 此外还有主播面对一些经常打赏者,可能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不说。这就回到了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作为主播应当经常提醒粉丝理性打赏,不仅提前预防也可以显示出主播的理性心态。 三、不与粉丝私下见面 这同样应当是一条底线,即不与粉丝私下见面。视频发布者或者主播应当认识到,网络就是网络,不能与真实生活交织在一起。面对一些粉丝的私下见面要求,应当警醒。为何见面?见面的目的又是什么? 媒体已经不止一次报道过,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粉丝私下见到主播时,或是因为主播真实相貌与美颜后反差太大,或者是主播没有满足粉丝需求导致产生纠纷,在公众场合就动起手来。如果是两个人独处,还有可能引发出其他严重后果。

回到这个案件:本案之所以成为杀人案件,是因为通过现场勘查和现场指认,找到了失联女子遗体。如果没有找到被害人遗体,案件就非常扑朔迷离了。 杀人案件得有结果,要么杀人未遂,被害人活着;要么被杀死了,死要见尸。现实中确实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被害人找不见了,警方锁定了具有极大杀人嫌疑的行为人,但却找不到被害人遗体,甚至在行为人已经承认是他杀害了被害人时,警方依然不能定案。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害怕上演“亡者归来”的冤案桥段,要知道当年赵作海、佘祥林等冤案中行为人也曾承认过自己杀人,但多年后认定死亡的被害人却活生生地回来了。 类似桥段可以在《法医秦明》中找到很多,杀人后嫌疑人最喜欢做的是毁尸灭迹,只要尸体残骸不被找到,无法证明被害人已经死亡,定罪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