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37人都姓党”背后的故事_乐陵_盐山县_民政部门

3月1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第一老年养护院,走失13年的智障女子党民兰在盐山县公安局民警解凤云和盐山县民政部门的帮助下,终于和自己的公婆、女儿团聚。

虽然党民兰不清楚周围的人为什么开心,但看大家都在开心地笑,她也笑得很甜。

解凤云把党民兰的女儿拥在怀中。张楠 供图

收留37名流浪人员 上户口成了大难题

故事还要从2017年说起。

2017年,盐山县民政局先后收留了37名智障流浪“三无”人员。这些人没有户口,因此无法享受国家政策应有的福利。为此,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非常着急,却又想不出好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盐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户籍民警解凤云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眼看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福利都享受不到,解凤云也很着急。

“我来想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们解决户口问题。”解凤云把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展开全文

解凤云为智障流浪人员办理身份证。张楠 供图

热心民警帮忙落户 以“党”为姓帮他们取名

立即行动!解凤云很快整理好了37人的详细情况,并向盐山县公安局相关领导汇报。她还主动请缨,请求由她负责这些“三无”人员的妥善处理问题。

由于这37人情况复杂,她多次到各个部门协调沟通,不断补充完善每个人的相关材料,推进相关事项的办理进程。

解凤云的辛苦并没有得到这些智障人员的“支持”。在解凤云给智障人员拍摄身份证照片时,遭到了他们的“百般刁难”。这些人就像是一群孩子,根本不听招呼。解凤云没生气,也没着急,只是想方设法让他们配合。为此,她把照相设备搬到了智障人员熟悉的救助站,一次一次为他们重复拍摄照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这么多人,该给他们起什么名字呢?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解凤云和民政局工作人员。

“他们的福利待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就姓党吧!”解凤云的一句话得到了民政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支持。于是,党民情、党民花、党民梅、党民兰……37名智障人员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那一天,他们捧着崭新的身份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在解凤云的不懈努力下,37名智障流浪人员有了合法的身份。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为他们办理了社保,让他们都享受到了应有的待遇和福利。

民警帮忙寻亲 党民兰与家人团聚

在此后的几年里,解凤云心里始终装着这群人。工作之余,她抽空去看望她们,成了她们的“亲人”。另外,解凤云还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想方设法在各平台发布信息,帮助他们寻亲。

2023年3月4日,解凤云接到山东乐陵警方的电话。原来,乐陵警方根据某平台发布的寻亲信息,猜测乐陵当地走失的女子刘某极可能就是盐山民政部门收留的女子党民兰。随后,乐陵警方经过进一步核查,反复确认,确定了党民兰就是刘某。

原来,党民兰是山东乐陵人,因智力障碍在13年前走失。多年来,家人遍寻不见。直到最近,乐陵警方通过某平台上的寻亲信息才知道她被盐山民政部门收容,近几年一直生活在盐山。

3月13日,党民兰的公婆和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与乐陵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盐山县第一老年养护院认亲,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当日12时30分许,党民兰的家人准备带着党民兰返回乐陵。临行前,党民兰的女儿正要上车时,突然转头跑向解凤云,跪在她的面前:“阿姨,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没让我妈受罪,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恩人……”看着眼前泣不成声的女孩,解凤云赶紧将她扶起来,拥在怀里,红着眼圈说:“闺女,别哭,这是高兴事。看到你们一家人团聚,我打心眼里高兴。你妈妈这些年一直被照顾得很好,一点都没变样……”

来源:沧州晚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