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女首富诞生,卖豆腐起家,丈夫离世扛起重任,打造中国500强_天津_丈夫_豆腐

“幸运的人大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很多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人,其实都有着自己说不出的苦楚。尤其是打拼事业的女性,在这条道路上往往会因为性别而遭受更多的苦楚。

(一)、家和万事兴,小夫妻一同打拼

唐山的张祥青,是一个可怜人。那一年的大地震,带走了他的父母和兄长。那时候的他刚刚7岁,逼不得已只能去当地的钢铁厂割草喂猪。后来,他又在厂子里卖起了冰棍,还烧过一段时间的锅炉,是建厂以来最小的锅炉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祥青这已经不是穷了,而是一无所有。所以,他从小身上就带着那股子成熟稳重的劲。几年下来,虽然攒的不多,但是足够做点小买卖。长大以后的张祥青,选择出厂去卖豆腐。

1969年出生的张荣华,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父亲的生意在八十年代做的是风生水起。机缘巧合之下,她结识了卖豆腐的张祥青。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张荣华的母亲没太相中这个女婿。

但是她的父亲,就像是当年的吕相公相中刘邦一样,力挺女儿和张祥青在一起。1988年,年仅19岁的张荣华,初为人妇。夫妻二人的生活过的很踏实,每天一起做豆腐,卖豆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一天的工作。

展开全文

那时候的张荣华肤如凝脂,面如银盆白如雪,长得十分俊俏。甚至,有很多顾客买豆腐是为了一睹她的盛世美颜,因此张荣华获得了“豆腐西施”的美誉。当时张荣华的父亲见女儿如此辛苦,想要伸出援手。但是女婿张祥青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不愿意要这份嗟来之食。

两人打拼了三年以后,也成为了万元户。张祥青觉得应该趁着手里还有点钱,赶紧转型,毕竟不能一辈子从事这个行当。于是夫妻二人拿着积蓄和借来的8000元,来到了首都,做起了回收废旧钢铁的买卖。

他们谁也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所以赔了不少钱,也算是“交学费”了。张祥青开始下苦功夫琢磨,如何辨别好钢还是废铁。1993年的时候,小两口手里就有了300万,这都是他们脚踏实地的拼搏得来。

(二)、丈夫去世,化悲痛为动力

张荣华和丈夫在1994年的时候,创办了唐山丰南顺达冶金原料厂。那几年夫妻二人每天都很累,每当坚持不下去时,互相鼓励一下,又充满了干劲。他们不断的收购那些快要破产,倒闭的钢铁企业,而且也会租赁他人的钢厂。

每收购或者租赁一家,都需要两人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打理。但年轻就是用来为幸福拼搏的,那段岁月他们无怨无悔。其中公司收购的最大黑马,便是张荣华坚持以2.8亿买下的天津渤海冶金工业。紧接着张荣华就离开了唐山,对该公司进行资源整合。

2003年是张荣华和张祥青创业道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他们把手中所有的钢铁厂都进行了重新分配,成立了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当手指单个掰开来的时候,只是手指,但当它们抱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拳头。

集团一成立,使得张荣华夫妇的身价暴涨,一年比一年富有。在2010年,他们首次登上福布斯杂志,这一登就坐上了天津首富的宝座。天有不测风云,四年后张祥青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抢救,仍然无济于事,张祥青撒手人寰。

对于张荣华而言,犹如天塌了一般。对于她而言,张祥青不只是自己的丈夫,还是自己的挚爱之亲,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创业路上的合作伙伴。她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去公司。一个人在家里,无法从悲痛中走出。

丈夫生前做出的企业规划,大半还未实施。而张荣华,选择在他的路上,继续坚持走下去。

互联互通,资源整合,这八个字是张祥青在世时的经商宗旨。他的梦想是让企业进入五百强,撒手人寰以后,妻子以柔弱的身板独自扛着大旗,继续前进。

(三)、从容发展,只为实现丈夫遗愿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其实不仅仅是为了丈夫,张荣华还有三个孩子需要养育,她不能倒下。只能把眼泪擦干,继续前进。张荣华从那时候开始,决定推进产业的升级。毕竟,只有跟上时代发展,才能不被抛弃。

她把目标放在了制造上,不断的研发高精尖产品。而且,在石油和汽车等领域,张荣华也有涉足。同时,荣华的线材在国内也是赫赫有名的。就像前几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使用的线材全部出自于张荣华的荣程。

前几年,她已经完成了丈夫让企业进入五百强的愿望。那时候的荣程在全国排第236,在天津则是私营企业中的第一。相信张祥青在天之灵,看到妻子创造的如此辉煌,必然会倍感欣慰。

张荣华和丈夫白手起家,从最早的豆腐西施,到开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再到如今的五百强企业,这一路走来是非常坎坷的。而且,她一个女人家,要有何等的魄力,才能在丈夫去世以后还能保持着公司的高速发展。

现在张荣华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110亿。在天津的女企业家中,无人能出其右者,是货真价实的天津女首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