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康:17岁进中科院,20岁被劝退,38岁离世,他到底经历了什么_中科院_华容_儿子

2岁识千字,13岁上大学,17岁进中科院,现实版“神童”魏永康,为何38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天才少年震惊全国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魏炳南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落下了伤残,母亲曾学梅高中时曾是班里有名的学霸。

1978年恢复高考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鼓励她报名参加高考。但为了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丈夫,曾学梅放弃了大学梦。跟随丈夫搬到华容县城后,她通过考试被分配到一家百货公司工作。

魏永康

据曾学梅回忆,自己最崇拜的就是科学家,总觉得那些科学家非常了不起。放弃高考后她一直在坚持每天学习,后来又将求学的梦想寄托到儿子魏永康身上,希望将来能把儿子培养成科学家。

所以魏永康出生后不久,曾学梅便开始教他识字,给他读唐诗,一边喂奶一边跟他讲话。

展开全文

而魏永康也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天赋与智慧,曾学梅教他认家中的桌椅器具,仅仅几天时间,还不会开口说话的魏永康,就能正确指认出所有物品。

曾学梅还尝试着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儿子,把需要记住的物品名称都写到墙壁上,然后告诉魏永康这是什么。

年少时的魏永康

没想到短短6个月后,儿子就认识了墙壁上所有的字。9个月大时,魏永康开始说话了,不到2岁时,他就掌握了上千个不同的汉字。

为期一年的产假结束后,曾学梅带着魏永康去上班。他经常趴在百货公司的地上,用红粉笔在地上写字,渐渐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华容天才。

魏永康年少

当时曾学梅工作单位旁边就是新华书店。白天她上班时,魏永康经常去看书。等她下班后,就亲自辅导儿子。

魏永康4岁时,进入了华容县最好的小学读书。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题目,普通大人都算不过来,他却很快就能给出结果。

魏永康母亲

当时魏永康学习进度极快,已然熟练掌握了小学的全部知识。但年幼的他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于是老师找来初中、高中的课本,让他在课堂上看,下课后还专门给他辅导。

一年后,县属重点中学华容一中的校长,也听说了“华容神童”魏永康的大名,于是带了几个老师到他家里,拿出一张卷子让他做。

卷子上有初中、高中和考取少年大学的题目。但魏永康不到20分钟就全部写完了,还得了76分,校长当即决定破格录取他。

在众人的惊叹声中,魏永康只用了2年的时间,就从小学毕业了。

1991年,刚满8岁的魏永康进入华容一中学习。考虑到他年纪太小,生活不能自理,校方破例允许曾学梅陪读,为她安排了工作和住房,还安排了高中老师专门给魏永康辅导高中课程。

魏永康也不负众望,在中学期间获得了各种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竞赛的奖状证书。

取得这些优异的成绩后,许多湖南省的媒体都闻风而来对他进行采访。魏永康很快就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少年天才。

1996年,年仅13岁的他参加高考,最终以602分的好成绩被湘潭大学物理系录取,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1996年媒体报道

在曾学梅的强烈要求下,湘潭大学同意让她陪读,还给她安排了工作和宿舍。

而魏永康在大学的成绩依旧十分出色,并以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可中科院不允许家人陪读,曾学梅也觉得是时候放手,让儿子独立生活了。

但谁也没想到,失去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头顶的天才光环也迅速离他而去了。

魏永康母亲自叙

惨遭退学在外流浪

17岁就进入中科院的魏永康,为何20岁就被学校劝退了?

当年进入中科院学习后,离开了母亲的照顾,魏永康完全无法兼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因为平时没人喊他起床,所以他上课经常迟到。

因为不会洗衣服,他寝室里堆满了脏衣服和臭袜子,遭到了同学们的嫌弃。而且天气冷了他不知道加衣服,热了也不知道脱衣服。

某年冬天,魏永康甚至穿着单衣拖鞋,就到天安门逛了一圈。

更为致命的是,他经常窝在寝室看书,几乎不和导师、同学们交流。还误以为中科院和湘潭大学一样,导师会统一提醒交论文,因此错过了提交毕业论文的时间。

有一门考试时间提前了,老师特意贴了通知,魏永康也没有看到,结果被记了零分。

于是2003年,中科院以“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应中科院的知识结构”为理由,将他劝退回家了。

当曾学梅得知儿子被劝退的消息后,连夜赶到中科院,一气之下怒骂道:“这么好的条件,你不好好珍惜,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的曾学梅还未意识到,儿子之所以会跌落神坛,与她的教育方法脱不开关系。

魏永康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全程陪读了。她觉得儿子唯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所以从不让魏永康插手任何家务事。就连洗衣服、端饭、洗脸、洗澡等,常人所能及的事也不例外。

时看到丈夫使唤儿子帮忙做家务,曾学梅还会对他破口大骂,说“永康的手应该是拿笔杆子的手。”直到魏永康读高中时,曾学梅还在亲手给他喂饭。

另一方面,魏永康年幼时也曾十分活泼好动,但曾学梅却总是把他关在家里闷头看书,不允许他跑到外面玩。

魏永康上高中后,曾学梅管得就更宽了,甚至不允许女孩子给他打电话。渐渐地,魏永康就变得沉默寡言,生活中只剩下学习。

对此曾学梅并没有感到不妥,因为在她眼中,聪明的儿子独立生活后,很快就能学会这些琐事。但她没想到,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了。

中科院劝退回到家里后,魏永康并没有气馁,反而安慰曾学梅说:“妈妈,我只是绊了一跤,我跌倒爬起来还可以继续往前跑。”

之后魏永康在家继续看书,花了三个月时间补写毕业论文,希望能继续攻读博士。

但中科院的导师却认为,论文评审时间已过,不可能为他一人再组织评审,因此拒绝接收魏永康的论文。

魏永康一家三口为此伤心落泪,母亲曾雪梅气急之下对他厉声责骂。媒体的大肆报道,也让这一家三口心中更加难受。

当时母亲的责备、被劝退的挫败感,以及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都让魏永康倍感压力。于是他带了平时积攒的500多块钱离家出走了,在39天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国16个省市。

直到在广西玉林不慎弄丢了钱包,才在警察的帮助下回到老家。

回归平凡英年早逝

当魏永康揣着500多块离家出走后,母亲曾学梅终于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错得有多离谱。

对于儿子的叛逆出走她表示:“我不怪他,只怪自己的教育方式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随后她开始着手锻炼儿子的生活能力。

华容县人大听说了魏永康的事迹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在县人大安排了一份工作。

那时魏永康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准时到县人大上半天班,下午回家后,他就做些洗衣买菜之类的简单家务,为父亲端茶倒水。

2005年6月,魏永康的干妈张锦平将他接到长沙,培养他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节。

同年10月,著名航天物理学家邢光谦教授向魏永康抛出橄榄枝。经过一系列严格测试,邢教授将他招收为研究生,邀请他到自己的研究所入职,魏永康欣然前往。

在上海工作期间里,魏永康偶遇了前来旅游的湖南女大学生付碧,并对其一见倾心。

毕业后,付碧选择前往深圳发展事业,魏永康也辞去了原先的工作,跟随她一同前往深圳。两人互有好感,很快就坠入爱河,并在2008年喜结连理。

婚后付碧为他生下两个可爱的宝宝。在家人的影响下,褪去天才光环的魏永康,变得更加开朗。

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母亲曾学梅,魏永康带着家人回到湖南老家。而付碧也曾在社交账号中表示:魏永康早已从木讷的“神童”,蜕变成懂得生活的好丈夫,绝非传闻中那样“不近人情”。

魏永康也感受到了自己肩头的重担,工作之余除了帮忙做家务,他还经常带着家人到公园里玩。可惜好景不长,魏永康的幸福生活,在2021年戛然而止了。

近些年来,魏永康让妻子付碧留在老家照顾母亲,然后独自一人留在深圳的一家软件公司赚钱养家。繁重的工作,经常性地熬夜加班,导致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2021年11月9日,噩耗忽然传来,前往吉林通化出差的魏永康,因心肌梗塞死在一家小旅馆里,年仅38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年来,一家五口人都靠魏永康辛苦养活,家中并没有多少存款。他去世前住的是每晚25.8元的廉价旅馆,死后的葬礼也是妻子四处借钱操办的。

魏永康与女儿

如今神童已然故去,留下一家孤寡幼童,往后这个家该如何支撑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很多人将魏永康的失败,归结于他母亲的错误教育方式。可如今昔日的天才已然故去。母亲曾学梅也遭受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莫大痛苦。

此时再去论及是非对错,未免显得有些残忍。只愿逝者安息,生者珍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