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_惊蛰_昆虫_乾隆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义道:“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每到此时,大地暖意逐渐上升,草木初萌,生灵始苏,初春的气息处处飘散。

惊蛰古诗词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孝贤纯皇后亲蚕图》(局部)

展开全文

▌张玉瑶

先蚕坛前说蚕礼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陶渊明的诗句,为人们描绘了惊蛰时节大自然的景象,农历仲春二月的阵雨轻雷,唤醒了蛰伏的冬虫,草木自在舒展地抽条发新。

在北京中轴线的古代建筑群中,有一处古迹,旧时每逢惊蛰前后万物复苏时,便开始忙碌起来。它的名字也直接和虫有关,这便是位于今天北海公园东北角的清代先蚕坛。

从北海公园北门进去,沿朱红的古墙向前行,不多时,左转来到一处庄严的门楼,上覆绿色琉璃瓦,牌匾上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着“先蚕坛”。这是当年清代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为北京九坛之一,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从地图上看,它和位于永定门内的先农坛处于一条直线上,南北呼应。

因先蚕坛现在不对外开放,了解的人不多。坛庙文化研究者董绍鹏曾有幸去里面参观过,写过一本专著《北京先蚕坛》。而他的单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巧位于南城先农坛,他笑说,做先农坛研究时“顺便”研究了先蚕坛,因为农桑是古代大事,在史书上,两处的史料记载几乎也都连在一起。

设立先蚕坛是为祭先蚕神(即开创桑蚕丝织之神,周朝时先蚕神没有具体名字,南北朝时才正式确立嫘祖为国家的先蚕之神),而这一祭祀仪式的确立,要追溯到周朝的典章制度:天子亲自耕种,王后亲为蚕事,以敬奉神祇,同时为天下做出重视农桑的表率。董绍鹏介绍说,北京建先蚕坛始于元代,但未见有元代皇后亲蚕的历史记载。明朝迁都北京后,嘉靖皇帝规范国家礼仪,仿周制,在都城北郊安定门外建亲蚕台(包括祭台、观桑台等),在今中南海西北角处建桑林织堂,整个仪式过程分两处完成。后来为了后宫出入及取水浴蚕方便,嘉靖皇帝拆除北郊建筑,在西苑重建亲蚕台,并将原来分开的两个功能合二为一,由此所有仪式都在皇家禁苑内完成。

清朝经由雍正朝酝酿,从乾隆起,正式确立皇后亲蚕之礼,袭明制,也是在皇宫内苑进行,新选址在西苑东北角,也就是今天北海公园先蚕坛的位置。这样一来最大限度符合了周礼中于北郊亲蚕的制度,二来此处有水源,方便浴蚕。乾隆九年(1744)农历三月初三,新建成的先蚕坛迎来第一次亲蚕大典,孝贤纯皇后按仪礼圆满完成国之大事,乾隆欣喜之余,命郎世宁等宫廷画家绘《孝贤纯皇后亲蚕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亲自题诗其后。孝贤纯皇后深受乾隆宠爱,她逝世后,乾隆还命人将乾隆九年亲蚕礼成后所得蚕丝织成帛,挂在先蚕坛。

据董绍鹏叙述,从先蚕坛门进入,东侧有一条南北向的浴蚕河,河东是养蚕的蚕舍及蚕神殿院,河西及南侧空地是先蚕神台及观桑台旧址(两处今已无存),观桑台的东西南三面广种桑树。神台北侧是两进的亲蚕殿院,前为具服殿,后为织室。此外还有蚕署、宰牲亭、福晋及命妇室等一些附属建筑。

从乾隆开始,祭蚕神作为国家礼仪制度被固定下来,一般选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吉巳日。早春二三月,正是惊蛰前后,暖气上升生灵苏醒时,由江南选拔来的养蚕妇女能手(蚕母)就开始在蚕舍内育蚕种了,以备迎接接下来的春日祭礼。礼分三步:先是吉巳日当天的祀神礼,由皇后率妃嫔、福晋等祭拜蚕神;之后,根据当年气候,视蚕的孵化和桑叶生长情况,择日举办躬桑礼,按周代古制,皇后、妃嫔、福晋各用金、银、铁钩,分别采三、五、九片桑叶,由蚕母送至蚕舍饲养蚕虫;待蚕吐丝作茧后,择日在亲蚕殿院行缫丝礼,由皇后象征性在金盆内缫丝三次。至此整套亲蚕礼仪方毕。根据每年气候差异,从前期准备到礼成,可能历时一两月之久。

作为一种程序性的象征仪式,皇后一般并不参与具体的劳动过程,唯一例外的是隆裕皇后。她不受光绪皇帝宠爱,一度心情郁闷,她不仅按期行礼,很长一段时间就住在先蚕坛里,亲自参与养蚕丝织的全过程,她是古代皇后亲蚕的一个特例。

如今,从这座朱红的先蚕门,以及郎世宁的画作、喜仁龙等人的摄影中,能想见当时的光景。

蛰虫偏知春气暖

惊蛰是个和“虫”有关的节气。不过,无论是诗句,还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释义,都是一种诗意的描绘。科普博主@小阳的昆虫世界(下简称小阳)向记者解释说,其实春雷跟生物复苏并没有直接关系,生物的生活节律主要是跟温度、气候有关,而惊蛰前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冬季蛰伏的昆虫、蛙类、蛇等生物自然就会恢复活力,出来繁衍和觅食。

所谓“蛰虫”,小阳介绍,其实也分好几类,有的是直接以成虫的方式过冬,如蚂蚁、蜜蜂冬天躲在自己的巢穴里,黄钩蛱蝶、麻皮蝽(俗称“臭大姐”)、一些蚊蝇等则躲在隐蔽的角落甚至人类的建筑里;还有的是以卵、茧、幼虫等方式过冬,如螳螂、蝗虫、粉蝶、蜻蜓等。惊蛰前后,气候逐渐温暖,它们从隐蔽处出来,或破卵出茧,熙熙攘攘,参与到春日的热闹景观中来。三月初的这个时节,随着花季来临,在户外,首先会跃入人们眼帘的是一些蜂类和蝴蝶,如最早出现的黄钩蛱蝶、美眼蛱蝶、斐豹蛱蝶等,都非常有观赏性,此外某些瓢虫和金龟也会陆续出现。

在城市里,该去哪里“偶遇”昆虫呢?小阳说,那些天然植被丰富的公园、郊区以及森林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靠近溪流更理想。特别是翻翻叶子背面、花朵、树皮以及石头下面、朽木里面,或许有“惊喜”。

也许是地气还没到时候,记者在踏访户外时,还未来得及见到昆虫成群结队的盛景。不过在北京,有一个接近和了解昆虫的好去处,那就是位于奥运村附近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昆虫馆。昆虫馆位于博物馆二楼,陈列了各个类目的昆虫标本及介绍,能给人们去野外观察昆虫提供一些先期的“知识储备”。旁边还另辟有一个专门的蝴蝶展厅,在里面能看到来自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蝴蝶标本。那些精致斑斓的薄翼一列列排开,仿佛如艺术品,令人不禁感叹天工造化的神奇。

在探访昆虫馆之后不几日,记者在广渠门外的龙潭公园踏青时,惊喜地发现,玉兰的芽鳞已在枝头吐露,水边的迎春花已经悄然开放。过不了多久,便又该是蜂舞蝶忙的时节了。

值得一提的是,惊蛰一般在公历3月5日左右,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前后。龙乃百虫之长,因此这天也有许多和龙、虫有关的习俗,正应合了惊蛰的景象。北京城的地名也有很多与龙有关。龙潭公园与原先的龙须沟形成首尾之势,龙潭公园更是一座别出心裁、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公园,这里不仅处处能见到龙的造型,各种亭台桥阁还直接以龙命名。在这万物“惊醒”时节,“拜会”生灵之首,也是一种奇妙有趣的体验。

鸣禽时在春景中

惊蛰,“惊”的不只是蛰虫,也是自然万物,包括人类自己。这时节去户外走走,猛然发现北方漫长的冬天苏醒了。

在北海公园,沿着湖边行走,阳光轻柔地洒下暖意,到处都有锻炼身体的老人和嬉戏的孩童,猫了一冬的人们纷纷享受着早春的和煦晨光。头顶上“百鸟声喧”,仰头看去,高低不一的树木映着丽日晴空,早已是鸟儿们的乐园:十来只灰喜鹊舒展蓝羽,时而掠过高空,停在毛白杨刚刚吐露新芽的高高的树梢上;近前离地数尺的树枝上,昂然栖着一只乌鸦,身如墨染,和时而盘旋飞过的白色鸽群相映成趣;林间空地上,一只机警的乌鸫(dōng)扬着黄色的喙,和两三只大喜鹊各自悠然漫步……

惊蛰三候中,二候“仓庚鸣”(仓庚乃黄鹂)和三候“鹰化为鸠”都和鸟有关。“野Why自然教育”创始人罗鹏告诉记者,黄鹂即黑枕黄鹂,在北京并不太常见,春天时能偶见于高大乔木上。“鹰化为鸠”,从生理学上说,鸠当然并不是鹰变的,不过从自然现象看,这个季节老鹰处在换羽期间,旧羽大多已经脱落,而新羽还没长成,影响飞行和捕食,看起来好像变成了没有攻击力的鸠一般。这里的“鸠”,有说在古代指布谷鸟(杜鹃)。罗鹏说,北京的布谷鸟要在五六月份才会到达,这个时节,正活跃的“鸠”是珠颈斑鸠(见下图),它看起来就像是脖子上戴着珍珠项链的“鸽子”,一般公园里都能见到。

巧的是,就在记者观察乌鸫和喜鹊散步时,旁边踱来了两只珠颈斑鸠,加入了“鸟类春游”的队伍,自得地走走停停。倏地又振翅飞起,融进树枝黑灰的影里,脖子上的“珍珠”却依然格外显眼,像春天的一个宝贵记号。

名家

春雷初动发声启蛰

▌宗春启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

惊蛰,在汉朝初年叫“启蛰”,后来为避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的名讳,改叫惊蛰。蛰,《说文》的解释是“藏”;《尔雅》的解释是“静”。本义是藏起来不动。古人把昆虫、动物的冬眠叫作“蛰伏”。启蛰,就是将“蛰伏”的动物、昆虫唤醒。是谁把蛰伏的动物和昆虫唤醒的呢?在古人看来,是春雷。春雷初动,发声启蛰。《吕氏春秋》中说:“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

今年的惊蛰是农历二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的第二天。北京地区“龙抬头”的说法始自元代。其来历一直被解释成是因为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此时从东方升起——这个解释着实有些勉强。惊蛰节气,大多在农历正月末、二月初,有的年份会恰好在二月初二。于是,古人很自然就把惊蛰节气和龙蛇始动联系起来。因为龙为鳞虫之首,也在“蛰虫”之列。唐人元稹诗句:“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龙抬头”为什么选择在“二月二”?因为这个日子好记呗。

元代时,二月二这天,元大都人要“引龙回家”:凌晨五更,在井畔撒上一圈石灰,再引出白道,直入家中水缸。这天不许扫地,怕眯了龙的眼睛。一早,街上会传来吆喝声:“买大小金鱼儿嘞!”小贩挑着担子,“以竹拴琉璃小泡,养数小鱼在内,沿街擎卖”。这小金鱼从元大都时代起,一直卖到明清时。

二月二不仅要“引龙”,还要“灭虫”。北京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惊蛰过后,农民准备春耕了。民谚:“二月二,接宝贝儿,宝贝儿不来掉眼泪儿。”“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怨愁。”这一天,母亲盼着出嫁的女儿带着外孙回趟娘家、说说话,因为农事一忙,就没有了工夫,再回来就得是大秋忙完之后了。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北京晚报,版权归属原作者】编辑:何玉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