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做了十八天皇帝的人是谁?李重茂当了多久的皇帝_皇帝_太平_皇后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重茂 皇帝 太平 皇后

本文目录

  • 历史上做了十八天皇帝的人是谁
  • 李重茂当了多久的皇帝
  • 年仅二十岁的李重茂为何突然离奇去世背后真相是什么
  • 即位四十天就被废掉,李重茂的一生有多悲催
  • 李重茂只做了17天皇帝,他后来怎么样了
  • 唐朝最短命的皇帝李重茂的结局有多惨
  • 李重茂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历史上做了十八天皇帝的人是谁

唐殇帝李重茂。
唐中宗李显死了之后,韦后就把年纪很小的李重茂推上了皇位。心机很重的韦后,试图想再次掌握朝中的大权,做一回武则天。但是没有想到,韦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图理想,反而在李重茂登上皇位之后,被杀死了。
在先帝的葬礼上,韦后痛骂了先帝,以为自己以后能够独自掌握着大权。却没有想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秘密地计划着,就在那天,李隆基杀死了韦后,从此,皇帝李重茂便没有了靠山,只能任凭别人的指挥。
韦后被杀当晚,太平公主深夜去了皇帝李重茂那里,逼着他退位,让他下圣旨,让自己的哥哥李旦上位。孤立又无助,胆小又怕事的小皇帝只能按照太平公主的指示做。
才登基18天的李重茂,便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别人。最后退位,封为了温王,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度过了自己余生。

李重茂当了多久的皇帝

李重茂当了10年的皇帝。唐少帝李重茂是唐朝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圣历三年(700年),册封北海郡王。神龙元年,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年),即位皇帝,嫡母韦皇后临朝称制,年号唐隆。堂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让位给安国相王李旦,复封温王。景云二年(711年),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14年),出任房州刺史,在任上逝世,时年二十岁,谥号为殇,葬在武功县西原。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第四子。《资治通鉴》写明他于景龙四年六月丁亥(710年6月7日)即位为帝,时年十六。这和《旧唐书·凉王璿传》中“将诛韦后,故温王重茂虽年十六七,竟亦居中”的记载相互吻合。据此推算他当出生在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死在开元二年(714年),时年二十岁。《旧唐书·殇帝传》中说他死时十七岁当为误记。
现已无法查证李重茂的生母是谁,李隆基起兵诛韦后时她应该还活着,但毫无影响力。从重茂应对政事极其白痴来看,她并未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对时事政治也一窍不通,应当只是一位普通宫人,很可能是中宗在房州所纳的民间女子。重茂的嫡妃陆氏,也非当时着姓。则重茂出身寒微,应无疑问。

年仅二十岁的李重茂为何突然离奇去世背后真相是什么

作为仅仅继位17天就下台的君王,李重茂的经历多少有一些狗血,而更狗血的是,在经历过一些纷乱之后,年仅20岁的他就离奇死亡了。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

一、年仅二十岁的李重茂经历了什么人生波折

如果说年纪轻轻就继承帝位的话,李重茂绝对算一个。但是在位17天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迫使他下台,成了“废君”。其实,他被废并不是意外,是必然。因为扶持他的人是韦后,从势力强弱来判断的话,韦氏集团根本不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对手。但是,和哥哥李重福不同的是,李重茂认命且安分,在被贬为襄王之后,他便在自己的驻地安居乐业,不再过问世事,但是即便是如此,也难逃早亡的厄运。

二、李重茂年仅二十就离奇去世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能够夺回争权,在皇叔李旦继位后,李重福认为自己更有资格继承大统,就把已经登上皇位的李旦称为“皇季叔”,还把自己要登基的消息昭告天下,引来了杀身之祸,而李重茂作为他的弟弟也受到连累,被贬到了梁州,次年之后便死了,葬到了武功县西原,谥号为“殇”。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而且更重要的是,做过17天君主的他在死后没有葬入帝王陵,也没有被列入帝王本纪,就连正史中也没有过于他的过多记载,可见他之后的继任者并不认可他的帝王身份。

能够坐上帝王,是李重茂的荣幸,是时势所致。而转而被废,被兄长连累,进而身死,他的一生就此完结。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史料和资料可用来做参考,所以成了一个谜团,引来无数人的诸多猜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死与李氏争权不无关系。

即位四十天就被废掉,李重茂的一生有多悲催

即位四十天就被废掉,李重茂的一生可谓是悲惨至极,因为生母身份低微的缘故导致李重茂在宫中从小就受尽了欺凌,而在三位哥哥都涉事身亡或被流放之后,作为唐中宗剩下的唯一的儿子,李重茂登上了帝位,但是可惜的是大权一直被韦后占有,后又被太平公主等人将其赶下了台,在位仅四十天就被废掉了,最终的结局是客死他乡。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个儿子,虽然贵为皇子,但是他的身份却没有他的三位哥哥那样尊贵,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没有他的三位哥哥那样好,反倒是从小就受尽了欺凌,这是因为李重茂的生母不是韦后,甚至不是任何一个稍有地位的妃子,而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宫人,所以李重茂因为这个原因从小就不受到待见。原本按实际情况来说,帝王之位是绝对轮不到李重茂的,首先从年龄来看,在他之前还有三个皇子,而所有人又都不喜欢李重茂,所以李重茂不可能成为下一任的帝王,但是命运偏偏弄人,李重茂居然成功成为了下一任帝王。

可能说到这里有人会觉得是李重茂使用了什么手段,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李重茂是名正言顺当上帝王的,因为他的三位哥哥,都因为某种罪名而身亡或者是被流放了,所以李重茂就成为了李显的唯一一个儿子,李显驾崩之后,李重茂毫无争议地继位了。原本以为李重茂就此能够过上幸福一点的生活,但是天不由人所愿,李重茂在位期间总是有人挑事觊觎皇位,其中就有以太平公主为首的支持相王的人,而李重茂即位之后也并没有手握大权,大权在韦后的手里,韦后以李重茂年少不懂事为由,临朝称制。后来韦后被太平公主一行人发动起义杀了,并且铲除了韦后的党羽,剩下的就是逼李重茂退位了。

也就是说,李重茂即位仅仅四十天就被废了,他的命运不是一般的悲惨,退位之后的李重茂被发往异乡为官,后来客死他乡,至于是病死还是遭人陷害,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李重茂只做了17天皇帝,他后来怎么样了

古代的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是万民尊崇的天子。历朝历代封建王朝内部从未停止过争夺王权的斗争。因为斗争不断,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唐朝的殇皇帝李重茂就是其中之一。他只坐了短短17天的皇帝,就因李隆基发动政变,被太平公主逼迫退位,结束了短暂的君王生涯。李重茂被逼退位时,只有15岁,仅有的后台韦皇后在政变中被杀,与她紧密关联的韦氏势力也被瓦解。李重茂变成孤君一个,面对太平公主的逼宫只得乖乖让位。之后,李重茂被贬回了藩地。关于他后来的结局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他回到封地,聊度残生;也有说他受长兄李重福反叛牵连,不明不白地死在梁州。

李重茂之所以被推上皇位,与韦皇后有莫大的关系。李重茂是中宗李显的儿子,原本年幼不该牵扯到王权的斗争中。把他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是韦皇后。众所周知,武则天开创了唐王朝女人做君王的先河。韦皇后野心勃勃,内心一直向往像武则天一样登上帝王的宝座。利欲熏心之下,她害死了中宗。但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权宜之计就只有把当时还年少无知的李重茂推上皇位,然后她在背后总览朝纲。因此,与其说李重茂当了十几天的皇帝,不如说是傀儡更恰当。

皇权的斗争是残酷的。韦皇后的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李隆基早就不满韦皇后的所作所为,最终发动政变,铲除了韦皇后及其党羽。李重茂这枚棋子就成了必须丢掉的弃子。新登基的唐睿宗李旦自然不能把一个废帝放在身边,就把他贬回他的领地,凄凉度日。也有说,后来李重茂的兄长李重福想争夺王位,发动叛乱被诛杀,李重茂被牵连,被贬谪到梁州,没过多久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可见,封建王朝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铁血无情的。李重茂以及像他一样只坐了短暂时间王位的君王不过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是悠悠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浪花。

唐朝最短命的皇帝李重茂的结局有多惨

唐朝建国289年,一共有22位皇上(包含武则天),在其中当政时间最短者,非第7任皇上-唐殇帝李重茂(又被称为唐少帝)莫属,仅当了17天皇上便被废黜。值得一提的是,李重茂也是唐朝寿命最少的皇上,年仅15岁便离逝。尽管当政时间非常短,但李重茂的一生非常艰辛,而他的死亡原因也充斥着疑团,而且去世后还被史书扼杀。

少年王爷

李重茂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唐睿宗李旦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堂兄,生于武则天延载年间。依据史书记述,唐中宗一共有4子9女,在其中嫡子李重润(因罪被武则天杖杀)和七女安乐小公主全是韦皇后所生,其他儿女的母亲均不祥,只有根据推断,觉得他们全是真实身份低下的内侍。

作为皇家贵胄,李重茂出世3年之后,被武则天册立为北海郡王,而直到唐中宗复辟皇位后,年仅11岁的李重茂又被进封为温王,授右卫大大将职位,并遥领并州大都督。李重茂虽然贵为皇上,但因为他非嫡子又排行最后,因而并没有继承帝位的很有可能。但是,李重茂最后或是得偿所愿地走上帝位,而往往这般,彻底是拜韦皇后所赐。

唐中宗去世后,韦皇后特想僣号即位,但心腹宗楚客等却觉得机会并未完善,因而劝导她应当效法当初的武则天,暂立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上,直到清除全部政敌后再即位新中国成立。韦皇后对宗楚客一向唯命是从,因而在当初的六月四日宣布册封李重茂为皇上,并改元为唐隆。接着,韦氏以皇太后的真实身份临朝听政,并与安乐公主日夜策划诛灭异已、谋反即位的事项。

为阻拦韦太后母女俩的诡计大肆宣扬,唐中宗的胞妹太平公主在李重茂即位后没多久,便跟侄子李隆基合谋,提前准备根据叛乱捕猎韦氏母女俩。行动方案明确后,李隆基率兵亲信钟绍京、刘幽求、陈玄礼等,指引被其收购的禁卫军进攻宫廷,迅速击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并将韦氏同党一网打尽,时在当初六月二十一日,世称唐隆政变。这时,间距韦氏毒杀唐中宗、临朝政摄仅有19天。

李重茂被废黜后,不但影响力一落千丈,就连生命最后也难保。李旦复辟后,降封李重茂为温王,第二年又改封为楚襄王,迁到集州照看。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李重茂因受李重福(中宗庶长子)叛变事情的牵涉,在开元二年贬官为房州知州,没多久便诡异地去世(极很有可能被唐玄宗毒死),长年才19岁。李重茂去世后,被谥为殇帝,葬于武学西原。

李重茂当政仅17天便被废黜

作为唐朝最寿命短的皇上,李重茂不但死亡原因成谜,并且在史书之中的真实身份十分难堪。原先,因为李重茂当政的时间过短、没什么权力,加上皇位归路歪斜,因而不被官方网认可为真真正正的皇上,在史书中也没有专享的本纪。在懵懂无知中即位、让位,最后又诡异去世,而且被史书扼杀,李重茂的人生道路实属一场不幸。

李重茂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唐少帝李重茂(695年-714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六位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
圣历三年(700年),册封北海郡王。神龙元年,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年),即位皇帝,嫡母韦皇后临朝称制,年号唐隆。堂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让位给安国相王李旦,复封温王。景云二年(711年),改封襄王。
开元二年(714年),出任房州刺史,在任上逝世,时年二十岁,谥号为殇,葬在武功县西原。
早期经历
李重茂延载元年(695年)出生,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子,生母不详,据推测是身份低微的宫人。圣历三年(700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元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 。
继位为帝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死,韦皇后遂立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年号为“唐隆”,由韦皇后临朝称制。
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政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政治女性。
禅位相王
政变结束后,李重茂和他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登上城楼,说:“韦皇后窥伺神器已被诛灭,百姓不要惊慌。”为安抚百姓,下令免除全城百姓全年赋税的一半。可当时政治敏感的人就感到不对,皇帝抚民,相王跟着干嘛?未过几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教唆下,下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叔叔李旦。李旦因为在政变中没有任何作为,身份尴尬所以坚辞不就。政变各人轮番上阵劝说李旦,李旦才答应做皇帝。
甲辰日被太平公主的挟持,李重茂上朝。因为中宗李显刚刚驾崩,还属于国丧期间,所以皇帝的御座就在东面,坐东朝西。西面就是中宗李显的梓宫,旁边还站着相王李旦。群臣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一见群臣各就各位,就说:“国家不安,皇帝为了稳定国家要传位相王李旦。”唐隆政变的大谋士刘幽求也适时的拿出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宣读起来。李重茂知道自己皇位难保,但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当时就傻在哪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尴尬局面,传位诏书宣读完毕,新皇帝等着接班,李重茂愣是不动。太平公主当即三步两步来到御座前,对着他说道:“人心已经都归向相王。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一把拉住领子扔在一边,到棺材旁拉着李旦的手扶上皇位,下去率领群臣山呼万岁。就这样李重茂被废掉皇帝身份,被重新降封为温王 。景云二年(711年)又改封襄王。
遭贬去世
李重茂被废帝位不久,兄谯王李重福以为自己是中宗年纪最长的儿子,理应即皇帝位,就假传圣旨到了洛阳,诏告天下自己是皇帝了,改元“中元克复”。又给了现任皇帝和废皇帝安排了工作——相王李旦封为“皇季叔”,少帝李重茂封为“皇太弟”。但是没几天,洛阳留守官员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就挫败李重福叛乱,李重福兵败身死。李重茂也受到哥哥李重福叛乱的牵连,被贬往地方,没过一年,不明不白死在驻地梁州,时年20岁,葬在武功西原。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 记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