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不假思索的意思-成语解释_不假思索_成语_出了

本文目录

  •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
  • 不假思索的意思-成语解释
  • 不假思索什么意思 不假思索指什么
  • 不假思索成语意思及近义词
  • 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 不假思索的意思及造句
  • 成语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
  • 不假思索的意思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

不假思索,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成语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白话释义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警戒恐惧,不需要勉强,说话做事迅速,只是一念之间,这意思就对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脱口而出,读音是tuō kǒu ér chū,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八回:“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白话释义

清·李慕容宝赞赏《文明小史》第八回:“虽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的中,至少也有一个半看熟在肚子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不假思索的意思-成语解释

  导语:不假思索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成语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来历

  1,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3,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这是岩花姐姐故意弄这难题目,哪知姐姐不假思索,竟把前朝年号以及事迹,一挥而就。”

  成语资料

  【词目】 不假思索

  【拼音】 bù jiǎ sī suǒ

  【解释】 假:借助;假借; 依靠。思索:思考探究。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示例】 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七)

  【近义词】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犹豫不决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例句】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个答案。

  成语辨析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假,不能读作“jià”。

  【成语辨形】 索,不能写作“锁”。

  【成语词性】副词。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认真考虑;真动脑筋。

不假思索什么意思 不假思索指什么

1、不假思索,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2、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不假思索成语意思及近义词

不假思索,汉语 成语 ,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关于成语不假思索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不假思索的 近义词 ,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解释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二、成语近义词

毫不犹豫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井冈山的斗争》:“一点儿也不迟疑。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脱口而出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一目十行

形容看书极快。行(háng)。

不加思索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一挥而就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 文章 、画画快。

不暇思索

此处所列为“不假思索”之典源,提供参考。

三、成语 造句

1、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2、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 儿童 。

3、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4、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5、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了,就有人不假思索地点头。

6、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批评责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接受学生的评价么?

7、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不假思索得说:我是班长。

8、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9、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10、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11、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12、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

13、以前的我遇到什么难的题目或复杂的题目,总是不假思索去问父母。

14、想怎麼写就怎麼写,看书的人也是不假思索照单全收。

15、如果你问到我,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一定会选择一幅画。

16、看见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听得大家啧啧称赏。

17、我长大想干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要上大学。

18、小张不假思索的说:“这件事已经谈了很多次了,如果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办吧!“。

19、用户不假思索就能懂,才是纯正的互联网时代基因。

20、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

21、思辩的推理哲学家们付出了那么多痛苦,却常常由俗人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形成。

22、李教授是个化学专家,你请教他任何有关化学的问题,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23、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24、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25、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小说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26、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27、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28、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29、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30、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下了这道难题的答案,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31、这种人人畏惧的事情,他竟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32、孩子是有天然的选择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假思索的。

33、在这个年代,遇到小便宜,不假思索就要占,往往会吃大亏。

34、遇到难题,不假思索的向他人求教,这是错误的。

35、我一提出请求,她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真让我喜出望外。

36、小惠对于这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提出她的疑问。

37、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38、听到河里有人在呼救,救生员不假思索地就跳下去救人。

39、他不假思索的做出决定,我劝他好好考虑一下。

40、他不假思索,而干练地干了起来。

41、有时他说话不假思索,所以闹出笑话,但是他在同学中很受欢迎。

42、贪婪的迈达斯不假思索马上表示他想拥有点物成金的本领。

43、而且,每一次进球后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亲吻球衣上的队徽。

44、不假思索,噬魂阴魈一个回身,直接就跳向了百鬼伞。


不假思索成语意思及近义词相关文章:

★ 不假思索的近义词是什么

★ 不假思索的词语意思及造句

★ 不假思索的近义词反义词

★ 不假思索的词语词义

★ 不假思索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 不假思索的意思和造句

★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

★ 成语对对子不假思索

★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 最快的阅读速度打一成语

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需要勉强,不需要思考,只是一念之间,这意思就是在。

【示例】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做事答话敏捷

【近义词】不暇思索、一目十行、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不加思索

【反义词】冥思苦想、再三考虑、绞尽脑汁、左思右想、搜索枯肠、三思而行、深思熟虑

扩展资料

1、不假思索的近义词

毫不犹豫

【解释】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

【出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点儿也不迟疑。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示例】一个有魅力的人,必定毫不犹豫,说到做到。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果断。

2、不假思索的反义词

左思右想

【解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多方面想了又想,想要一个脱身的好办法。

【示例】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复思考

不假思索的意思及造句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拼音】:bù jiǎ sī suǒ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词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造句】:

1、机会来的时侯像闪电一样短暂,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2、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有带着淡然的态度,做好当前的事情,才能如愿以偿。只有到了未来,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那都是你理想的未来。能抓住机遇的人,大都是不假思索就作出选择的人。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4、实话最好说,不假思索,怎么表达都是真的;谎话最难讲,怎么编也编不严实,不小心就说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难的,怎么做也不象真事儿。因此,丈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为难自己,到头来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说男子要有真实,真实,是最有力量的表现,最有信心的表现。

5、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6、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7、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9、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10、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11、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12、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13、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14、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小说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15、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6、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17、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

1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19、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了,就有人不假思索地点头。

20、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批评责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接受学生的评价么?

21、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不假思索得说:我是班长。

22、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23、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24、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25、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成语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什么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假思索的意思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词语分开解释:

不假 : 1.不借用。 2.不需要;不凭藉。 3.确实;真的。

思索 : 1.思考探求。

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第四卷:“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近反义词

近义词:不暇思索、一目十行、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不加思索

反义词:冥思苦想、犹豫不决、再三考虑、绞尽脑汁、慢条斯理、左思右想、搜索枯肠、三思而行、深思熟虑

不假思索造句

1.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2.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4.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5.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不假思索的意思

意思: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拼音:bù jiǎ sī suǒ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译文:不用害怕,郑重地,恭敬地戒惧谨慎独自,不需要勉强,不假思考,只是一念之间,这意思就是在。

警戒恐惧,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无需假装,不用深思熟虑,往往就在一个意念当中,这就是做真实的。

笔画

反义词:绞尽脑汁

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ǎo jìn nǎo zhī。

释义: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他思索。”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用尽了心机。

例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