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放歌须纵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_纵酒_放歌_还乡

本文目录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 唐诗闲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白日放歌须纵酒是什么意思
  • 白日放歌须纵酒的下一句是什么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出自哪里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
  • 白日放歌须纵酒的下一句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青春是什么意思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的意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是: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全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唐诗闲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平生有两个愿望:
1、在仕途上像他的祖上一样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完成自己的治国平天下梦想;2、以他自己的话说:“诗是吾家事”,一定要在诗歌领域有所成就,做好传承与发展,在诗坛取得应有的地位。这两个愿望贯穿了杜甫的一生,他一边在追求入仕、愤而辞官的路上不断挣扎,一边以自己的视角,用诗歌表现他所看到的大唐世界。
他所处的时期(先是李林甫把持朝政,他没有入仕机会,后是安史之乱中的乱政,使他无从作为),使他在仕途上的成就非常小,小到对于唐代的社会几乎没有影响。杜甫的仕途是这样的:他在756年的春天在率府里管理了几个月的兵甲器仗,从757年5月到758年的6月在肃宗(玄宗之后的新皇帝)身边做了一年的左拾遗,再加上不到一年的华州司功,他一生实际的仕途生涯,除却后来在成都严武的幕中工作一个短时期外,断断续续一共不过两年半。
(诗圣杜甫像)
杜甫是战乱的实历者,他饱历战乱,在逃亡人群里挣扎于乡野泥潭过,他在辞官(觉得那个官没意思)之后,先在甘肃肃天水居于草庐,后又辗转西南的成都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之下安家“杜甫草堂”,此后又有离乱的两年逃亡生活,逃亡之后,又在成都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此后又到夔州(今天的奉节)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继续寄居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埋没在自己悲惨生活里,他仍然是心怀家国天下,他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名句,他的悲伤不是一个人的悲伤,是国家的悲伤,他的快乐,也从来不是他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也是跟家国有关的。也正因此,杜甫的诗是沉郁悲壮、苍凉老辣的,是接地气的,是关注人民生活和家国命运的,是“诗的历史”,因此,杜甫在后世获得了“诗圣”的称号。
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远在四川的杜甫唐代宗(这是杜甫经历的第三个皇帝)广德元年(763年)春才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一首七律:
(诗意图)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有几个地理概念需要弄清楚:剑,指剑门关,剑外指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洛阳,杜甫有一段时间在洛阳安家,那是杜甫一生正式所谓的“自己的家”。我们试想,一个饱经战乱之苦,寄居异国他乡的赤子,听到自己的家乡光复的消息时,心情该是如何激动啊。杜甫的心情有多激动呢,这首诗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思想感情的潮水奔涌直泻,放纵奔流。
“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澜,这是喜极而悲、悲欣交集的真实表现。从此战乱将息,山河满目的疮痍、黎民倒悬的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自己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也总算熬到了头,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再也无法压抑,于是泪如雨下,眼泪鼻涕一起下,弄了个满身满怀。
身边的人呢?“却看”就是“回头看”。为什么要回头呢,或者是诗人此时正是老泪纵横需要稍加掩饰,或者此时诗人正伏案作诗,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此时无声胜有声”,不需要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终于散去,“妻子”家人们不再愁眉苦脸,大家都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家人的喜又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他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压抑了七、八年的情感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诗意图)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白日”,有一版本另作“白首”,称杜甫头发俱白,但通行的版本好像就是白日,杜甫长年奔波,再加上体弱多病(前面有文说过),而“白日”里“放歌”“需要”纵酒“也足以说明杜甫的老迈,因为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才行,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杜甫年老的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这样美好的季节,在鸟语花香中,诗人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更绝的还在尾联,尾联是诗人“还乡”的狂想,这一联巧妙地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认为:“老杜好句中迭用字,惟“落花游丝”妙极。此外,如……“便下襄阳向洛阳”之类,颇令人厌。”他认为这一句极不好,但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却认为这一句:“一气流注,不见句法字法之迹。”是好到了极致。其实这两句除四个地名堆叠好坏判断之外,妙处在于“穿”和“向”,这两个字使四个生硬的地名平铺变成了时空的高速转换,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得以充分展现,诗人的欢乐使诗人展开联想,到了这一联,诗人似乎已经奔走穿梭于回乡的路上,他的心早已到了洛阳老家。
杜甫诗的国度里,极少有写“欢乐”的诗,他的诗是他现实生活的写照,他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他也极少纵酒狂欢,他始终是理智、清醒的,这跟李白完全不同,李白的主调是欢乐的,笑中偶有悲,杜甫的主调是悲伤的,悲中偶有乐,因此,当我们在他所有的诗中检出这一首来读时,一边深深折服于诗圣对于“欢乐”情景的描摹手段,感叹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手段,一边也深深代入到诗人欢喜若狂的情感之中,因此也更加感动。杜甫描写欢乐的诗唯其少,更显可贵。难怪清代刘濬《杜诗集评》中称此诗:“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

白日放歌须纵酒是什么意思

放歌:指尽情地高声歌唱
放和纵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原文如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释: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分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
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白日放歌须纵酒的下一句是什么

白日放歌须纵酒的下一句是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

全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出自哪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原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文释义: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的大片土地相继被官军收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青春作伴好还乡。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是: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启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青春是什么意思

杜诗“青春作伴好还乡”别解

丁启阵

对历来学者如上并无分歧的解释,我一直心存疑惑。“青春”一词,无论是在杜甫诗集里,还是《全唐诗》里,都是仅此一见。因而说青春指春天、春景,实在有些可疑。刘希夷《出塞》诗有相近的意思,但他用的是“春色”:“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杜甫写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时间是代宗广德元年(763),这一年杜甫52岁,已经是个衰弱多病的老人。同时稍前,诗里充斥着“老”、“病”之类字眼,心态苍老,心境苍凉。例如“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客亭》)。这个年龄,突然冒出“青春”这样的词语,太辣眼睛了。

但是,苦于没有文献证据,我也一直没能想到更合理的解释。

直到今天早晨,随手翻阅其实已经翻阅过多遍的《东坡题跋》,这个在我心中郁积多年的疑惑才得以涣然冰释,豁然开朗!《东坡题跋》卷二:

退之诗曰: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杜子美亦云:“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裴铏作传奇记裴航事,亦有酒名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则抛青春亦是酒名也。

韩愈《感春四首》诗句中的“青春”是酒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青春”又何尝不是酒名呢!

把“青春作伴”理解为“携酒而行”,诗意、句法,就都一下子畅通无碍了。上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下句接“青春作伴好还乡”,假如“青春”指春天、春景,诗意扞格。酒后之人,哪里还有心思欣赏一路的花明柳媚呢?醉眼蒙眬,早已自拟羲皇上人,谁还在意路途是否鸟语花香呢?把“青春”理解为酒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上句说理想,下句便兑现,合乎情理。律诗讲究对对子,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句法结构是:出句设问,对句解答。即:

问:妻子愁何在?

答:漫卷诗书喜!

颈联自然也得是设为问答的结构:

        问:白日放歌须痛饮吧?

        答:还乡怎能不携酒呢!

把“青春”解读为春天,就破坏了这种对称的句法结构:

问:妻子愁何在?

答:漫卷诗书喜!

        问:白日放歌须痛饮吧?

        答:春天跟家人回老家。

小而言之是答非所问,大而言之是破坏了诗意的完整性。

此外,把“青春”理解为酒名,既符合杜甫“性豪业嗜酒”的为人特点,也符合曹操所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歌表现愁去乐来的惯用手法。

原址 网页链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是我想在晴朗的日子放声高歌,痛饮美酒,并趁着明媚春光,结伴一同返回家乡。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流寓于梓州的杜甫在听闻收复蓟北的消息后所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的意思

作者:杜甫
诗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含义: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到此算是结束。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