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物理系院士有谁都是什么方向的?江西出了哪些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谁_中国科学院_院士_江西

本文目录

  • 吉林大学物理系院士有谁都是什么方向的
  • 江西出了哪些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谁
  • 吴式枢的论文成果
  • 上饶地区有那些伟人
  •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的学院创始人
  • 5月27日的出生人物
  • 南昌市第一中学的著名校友

吉林大学物理系院士有谁都是什么方向的

物理学院这边就只有一名院士了,现在的高院长正在评选,明年应该有戏.
现在的院士是理论物理方向的,还可以带硕博.
吉大物理这边除了物理学院还有原子分子所和国家超硬重点实验室,那里也有院士.
还有现在的高院长是光学方向的.
吴式枢教授,男,1923年5月生于北京,江西省宜黄县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后留学于美国伊利诺埃大学研究生院,于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于同年九月回国,任大连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52年,调往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物理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心科学顾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
吴式枢教授在原子核理论和多体理论领域中进行了系统的多方面的研究,建立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论性和非相对论性的新的理论体系——格林函数方法。近年来,吴式枢教授开展了核内介子自由度与量子强子动力学的重整化方面的系列性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方法。
吴式枢教授的主要学术论著有:《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方法》、《原子核单粒位阱理论》、《相对论Hartree-Fock模式和自洽效应》等。

江西出了哪些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谁

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 科学学先驱,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生,江西瑞昌人。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吴式枢 资深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原籍江西上饶,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
欧阳自远,男,汉族,1935年10月生,江西上饶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专业毕业,研究生文化,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征镒 (1916— ),1916年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仪征,从小在扬州长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1940-1942年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北大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张景钺教授是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吴征镒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后曾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云南省科协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编。他自1980年后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瑞典植物地理学会名誉会员,前苏联植物学会通迅会员。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2008年1月8日,吴征镒院士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征镒院士自1936年起从事植物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先后去过除非洲之外的四大洲观察植物。多次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胩物质的形成与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对以上各学科的造诣日深,提出了指导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迄今为止,己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10部学术专著。他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并发表了1300个以上新分类群(植物亚科、族、组等新等级不下10个,新属10个),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吴征镒院士70多年来专心从事以中国植物为中心的东亚植被和区系研究,潜心研究生物多样性,编著了大量宝贵文献,为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和其它有关研究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nal COSMOS Prize 1999),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吴征镒院士的兄长分别是著名医学家吴征鉴院士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院
熊大闰
现有院士
天文学家。原籍江西南昌,生于江西吉安。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在恒星对流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摒弃了传统的混合长的对流理论,发展了一种独立的非定常恒星对流的统计理论和一种非局部对流的统计理论,并成功地将它们用于变星脉动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论计算,解释了变星脉动不稳定区红端边界,克服了传统理论在大质量恒星演化计算中著名的所谓半对流区的理论困难。较之传统理论,新理论得到与观测更为相符的结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下面是几个工程院院士
钟掘
女。冶金机械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献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中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冶金机械的教学与科研。在轧机、水压机等金属加工机械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中,进行系统动力学、系统磨件与仿真、系统辨识与故障诊断失效分析,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冶金举机械优化与设计等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轧机驱动理论、高速轧机振动理论、冶金机械强度设计、现代高效冶金机械的技术集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多项材料加工生产的重大设备建设工程应用中取得实效。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变相驱动理论与技术开发”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双机架铝热轧新技术开发”获1995年国家看见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特薄优质铝板“获1996年国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学院院士。
袁隆平
作物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最先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并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要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育性”。攻克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选育难关,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率先育成第一个实用的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从而使杂交水稻得以在大面积生产中应用。成功杂交早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的技术难关,实现早、晚双季杂交稻的配套,促成我国杂交稻的第二次大发展,开成一个多类型、多熟期、早、中、晚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近年来,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目前,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8项国际奖。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艾 兴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江西省东乡县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山东工业大学机械系教授,中国高校切削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分会理事长。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开发了专用直流电源和砂轮,研制了专用数控机床。首创复杂表面分解重构理论,开发了相应软件系统。研究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创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各1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各1项,专利4项。发表论文300多篇,著书7本。培养硕士生40多名,博士生30多名。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伯芳
水工结构专家。江西余江县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在我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拱坝优化等新的研究领域。阐明了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基本规律,取得了混凝土浇筑块、基础梁、船坞、重力坝、拱坝等等一系列温度应力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30个工程,包括世界最高的小湾拱坝和第三高的拉西瓦拱坝,节约投资超过1.5亿元。提出两个徐变定理,解决了非均质结构的徐变影响问题。提出并女市长他凹厂区异步长算法,解决了分层施工对坝体应力影响这一高难问题。提出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徐变度、应力松弛系数等计算公式,均列入我国新编水工混凝土结构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拱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庆元
桥梁工程专家。江西省泰和县人。195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长沙铁道学院教授。创立了一套崭新的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以车辆构架实测蛇行波为激振源的车桥横向振动确定性分析理论、车桥时变系统振动的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及构架人工蛇行波、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理论、桁段有限元法、曲线轨道折线梁桥--列车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等。解决了九江长江大桥、高速桥梁等多座桥梁的横向刚度分析问题及桥梁加固计算问题。提出桥梁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国分析理论,解决了多座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分析问题。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本。指导博士生22名。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
电力机四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开发部高级工程师、主任。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奠基者之一。作为总体设计师,主持并实现了我国第一代电力机车的三次重大技术改进。主持了第二代、第三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发,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了韶山8型电力机车的研制,创造了240km/h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进入国际高速领域。主持第四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获1997年铁道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先后获“詹天佑科技成就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定蕃
有色金属冶金专家。出生于香港,原籍江西省广昌县。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重有色金属冶金研究与开发工作。发明矿浆电解新工艺,实现了金属一步撮代替原有的复杂工序,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矿浆电解厂,金属回收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出“两段逆流选择性浸出”分离铜镍的方法,为我国独创,用于处理新疆大型铜镍矿的金属化高冰镍,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功了萃取分离重金属镍、钻技术,并首次实现工业化。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矿浆电解新技术”获1998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湿法精炼新工艺”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论文40余彷篇,出版专著2本。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书钧
肿瘤医学专家。出生于江西省玉山县,原籍浙江省临安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5年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医院)副所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等。先后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有关肿瘤攻关项目,建立了具有先进水平的致癌物和抗癌物快速生物检测系统和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天然抗致癌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天然几茶素的应用获得两项国际专利,经美国FDA批准已进入临床二期试验。先后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重大成果奖(1991年),卫生部成果奖(1984年,1990年,1996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1991年),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式枢的论文成果

论文题目 出版刊物 发表时间 作者 SCI、EI、核心、会议 成果类型 引用次数 研究组 第一完成单位 Renormalization of relativistic self-consistent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 Eur. Phys. J. A 3 (1998) 49-63 1998-01-01 S. S. Wu, Y. J. Yao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相对论sigma-omega 模型中负能海的贡献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2 (1998) 247-254 1998-01-01 姚玉洁,陈晓东,吴式枢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格林函数方法--等相相互作用与重整化 Meson degreee of freedom in Nuclei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theory. CCAST-WT Workshop Series: Vol. 95 1998-01-01 吴式枢 会议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scheme and effect of self-consisitency Eur. Phys. J. A 6 (1999) 345-349 1999-01-01 S. S. Wu, J. M. Zhu, K. Z. Liu and Y. J.Yao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Renormalized baryon propagator in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 and effects of self-consistency 中国高等科学中心 CCAST-WL WORKSHOP SERIES: VOLUME 110,2. Nuclear Effective Interactions with Isospi 1999-01-01 Shi-shu Wu, Hai-xia Zhang and Yu-jie Yao 会议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A possible new effect of self-consistency in the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 Chin. Phys. Lett. (2000) 17, 720 2000-01-01 YAO Yu-Jie, ZHANG Hai-Xia, ZHU Jiang-Ming, LIU Guang-Zhou and WU Shi-Shu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Vector meson propagator and baryon current conservation Phys. Lett. B (2001) 514 2001-01-01 S. S. Wu, H. X. Zhang and Y. J. Yao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Coupled Dyson-Schwinger equation and effect of self-consistency Nucl. Phys. A (2001) 694, 489 2001-01-01 S. S. Wu, H. X. Zhang and Y. J. Yao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Negative baryon spectral function in renormalized QHD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uclear Many-body Problem and Sub-Nucleonic Degrees of 2001-07-08 H. X. Zhang, S. S. Wu and Y. J. Yao 会议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Effect of consistency on the relativistic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uclear Many-body Problem and Sub-Nucleonic Degrees of 2001-07-08 S. S. Wu, H. X. Zhang and Y. J. Yao 会议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Effect on the hadron propagators due to terms in the vector meson propagator Comm. Theor. Phys. 40 (2003) 357 2003-01-01 H. X. Zhang and S. S. Wu SCI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Relation of Dawson Furnstahl’s Empty Sea Ansatz to Dirac’s Hole Theor Dali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uclear Physics 2003 Dalian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接收) 2004-01-01 Zhang Hai-Xia, Wu Shi-Shu SCI(会议) 文章 0 理论物理组 吉林大学

上饶地区有那些伟人

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十大历史名人) 还有这些:陶侃 、王贞白 、陈康伯、 汪藻 、徐谦、 夏尚朴、 吕怀、 费宏、 胡居仁 、江永齐彦槐、 汪鈜、 洪迈等还有 欧阳自远 杨惟义 黄家驷等院士
吴官正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陈国栋 原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中顾委委员
陈 红 电影演员 郑云福 革命烈士
李小婉 制片人、导演
周 勇 导演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
杨桂仙 赣剧演员
潘凤霞 赣剧演员
方志敏 无产阶级革命家
朱 熹 南宋理学大师
姜 夔 南宋音韵学家
杨时乔 明朝官员
黄 道 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 桢 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家驷 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惟义 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鸿儒 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文京 用友软件创始人、董事长
张其德 赣东北苏维埃政府领导人之一
十大历史名人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
更具体的
上饶为信美之郡,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人杰名士灿若群星。江山代有名人出,尤以宋朝最为可观。文臣武将、英雄豪杰各有所长,或以德才,或行操守,遗惠后人。史载“江西第一人杰” 吴芮,出生在余干县邓墩乡五彩山。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十世孙,秦时为番令(时市境大部分属番邑即鄱阳),大胆革除弊政,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耕种,深得民心,被尊为“番君”。他为上饶的繁荣奠定了最先的基础。今婺源县镇头仍存有其墓葬。东晋开国名臣 陶侃,以孝廉举官,受母训勤政为民,惜时节物,虽位极人臣却始终廉洁奉公,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典范,其事迹家喻户晓,流传甚广。其母因教子有方,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其故乡鄱阳镇今仍存有陶母“截发留宾”的故事遗址。唐朝“茶圣” 陆羽,在上饶客居三年,却在全市各地留下了茶文化遗迹,也因他著述的《茶经》的介绍,使“婺绿”茶为天下所知。由他首创的茶文化,至今对上饶乃至世界仍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南宋著名理学大师 朱熹,祖籍婺源,在上饶著书讲学、种树扫墓、整修家谱、游览题词,踪迹遍布全市。以他的事迹和名字命名的景点无以计数。因他的大力倡导及亲临讲学,上饶成为书院之乡,几乎取代了官学。江西古代四大书院,上饶就占了三所(包括贵溪),仅朱熹讲过学的书院就有20多所,这在国内其它地方是不多见的。由他主辩的“鹅湖之会”,开学术“会讲”辩论之风,成为中国书院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他对上饶教育事业的贡献,大概仅次于孔子。宋代名将、爱国词人 辛弃疾,是南宋文才武略兼具的民族英雄和词杰,他为官政绩卓著,作词慷慨激昂,是封建官僚文人中不可多得的才子英杰。在客居上饶的20余年间,他以上饶风物为背景,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读来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处处闪烁着爱国主义激情和忧国忧民之心。他一生留下词作629首,其中355首作于上饶。辛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上饶人的骄傲。南宋音韵学家 姜夔,鄱阳城郊人,一生困顿未仕,但在诗词、音乐、书法、鉴赏、文学理论上均造诣极深,尤其是音乐词曲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集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文学大家,受到众多大文豪的特别推崇。国际天文学会以姜夔的名字给水星的环形山命名。爱国名臣 洪皓,与其三子 洪适、洪遵、洪迈被称为南宋“洪门四子”,均有卓越政绩和文名,文学领域内各有建树,尤以 洪迈著述最丰,涉猎最广,最负盛名。其著作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甚至医卜。代表作《容斋随笔》包罗万象,堪称百科全书,为毛泽东生前最爱。宋孝宗帝、大文豪陆游、鲁迅等都有高度评价。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谢枋得,宋末元初弋阳人,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与文天祥为同科进士,同是主战派,同样毁家纾难,誓死不降。他在乱世之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一直是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宋代乱世出名臣,如余干籍丞相 赵汝愚、弋阳籍丞相 陈康伯、广丰籍名臣 施师点、上饶县籍名臣 徐元杰等,均为治国定邦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玉山籍吏部尚书 汪应辰,“肃吏道,革时弊”,才学品德满朝文武无不服。朱熹评其“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尊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声重,而不自以为荣”。被宋徽宗誉为“江左二宝, 胡伸、汪藻”的胡伸,婺源籍。 汪藻德兴籍 ,翰林学士,为官清正,著述甚丰,所著《浮溪集》60余卷,其中36卷和《浮溪文萃》15卷收入《四库全书》。曾撰《靖康要录》16卷,评记宋金和战等重大史事,后人撰史多取材于此,对史学多有贡献。此外,还有贬居玉山的唐代丞相、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贬知饶州太守的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等,虽为客籍,但在上饶勤政勉学、政绩颇著,留下许多逸闻趣事,活动遗迹至今尤存。
明清时,上饶出了一些颇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明婺源籍吏部尚书 汪鋐,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师夷制夷”,引进西方先进武器,整顿海防,第一次击退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铅山籍著名文学家 蒋仕铨,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专修官,以戏曲、杂剧著称。他用史官的独特眼光,以史为诗,以曲为史,反映社会疾苦,是中国史上屈指可数的戏曲名家,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清代第一家”。清代名宦、天文学家 齐彦槐,婺源冲田人,官至苏州知府。勤政惠民,人称“齐青天”。工书法、善诗文,通晓天文水利科技。所制天文仪,世所未有,精微之极。还发明了水车,造福农民。还有终身布衣的理学家、教育家 胡居仁(明.余干籍)、 江永(清.婺源籍),及淡出官场、置身教育的 娄谅、娄性父子(明.信州籍),均为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江永著述260余卷,收入《四库全书》170余卷,16种被清廷定为经国治学必读之书。清末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婺源庐坑人,主持修建了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西方惊叹世界奇迹,被誉为“铁路之父”,周恩来称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涌现了 方志敏、黄道等一大批杰出的无产革命家,在横峰县葛源创建了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苏区范围包括赣东北18县、闽北6县、浙南3县、皖南7县共34县,游击区地跨闽、浙、皖、赣四省边界52县,总人口达数百万,并创建了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和第十军团,成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曾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葛源也一度成为著名的“红色省会”。共和国成立后,上饶籍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有动物学家 陈桢,著名医学家 黄家驷、昆虫学家 杨惟义、气体动力学家 俞鸿儒,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 欧阳自远等1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以辉煌业绩书写着上饶的春秋。
江西籍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位
(01)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先驱,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吴有训物理学奖”。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2)余瑞璜(1906-1997)江西宜黄人,物理学家,生前历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一级教授和吉林省人大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3)饶毓泰(1891-1968)江西临川人,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饶毓泰物理学奖”。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4)吴学周(1902-1983)江西萍乡人,物理化学家。1948年当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5)杨惟义(1897-1972)生于江西上饶,昆虫学家,生前历任江西农学院院长、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6)吴征镒 1916年生于江西九江,植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7)陈桢(1894-1957)祖籍江西铅山,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动物遗传学家。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8)黄家驷(1906-1984)江西玉山人,享誉中外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胸外科学奠基人,生前长期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9)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兽医学家,生前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一级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0)程孝刚(1892-1977)江西宜黄人,机械专家,解放前夕曾任上海交大校长、教授,解放后任上海交大副校长、教授。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1)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建筑工程专家,生前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2)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杰出的文史学泰斗和学界大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3)郭大力(1905-1976)江西南康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和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在中国最早翻译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4)邓稼先(1924-1986)祖居地江西波阳,生于安徽怀宁,著名核武器理论和理论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赞誉为“两弹元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5)吴式枢 1923年生,祖籍江西宜黄,理论物理学家,现任吉林物理系名誉系主任、一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陈述彭 1920年生,江西萍乡人,地理、地图和遥感应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
(17)刘恢先(1912-1992)江西萍乡市莲花县人,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生前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8)徐采栋 1919年生,江西奉新人,有色冶金物理化学专家,历任贵州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贵州省副省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潘际銮 1927年生,江西瑞昌人,焊接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机械系主任以及南昌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王梓坤 1929年生,祖籍江西吉安,数学家(概率论专家),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1)胡仁宇 1931年生,祖籍江西玉山,“两弹一星”功臣,实验核物理学家,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2)熊大闰1938年生于江西吉安,祖籍江西南昌,天体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3)江元生1931年生,江西宜春人,物理化学和理论化学家,曾任吉林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4)阳含熙 1918年生,江西南昌人,森林生态和植物生态学家,现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5)游效曾 1934年生,江西吉安人,无机化学家,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6)欧阳自远 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祖籍江西上饶,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家,现任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7)杨叔子 1933年生,江西湖口人,机械工程专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8)俞鸿儒 1928年生,江西广丰人,气体动力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9)高镇同 1928年生,祖籍江西都昌,疲劳和可靠性设计专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0)黄克智 1927年生,江西南昌人,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1)谢光选 1922年生,江西南昌人,“两弹一星”功臣,液体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专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和地地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2)邓从豪(1920-1998)江西临川人,物理化学家,生前曾任山东大学校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3)徐性初 1934年生,江西南昌人,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现任北京机床研究所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4)简水生 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光纤通信技术和电磁学专家,现任北方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5)徐建中 1940年生于江西吉安,工程热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6)林皋 1929年生,江西南昌人,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7)刘高联 1931年生,江西奉新人,工程热物理专家,现任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8)朱中梁 1936年生,江西南昌人,电信专家,现任西南电子电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9)温诗铸 1932年生,江西丰城人,机械设计与理论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0)黄春辉 女,1933年生,祖籍江西吉安,无机化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籍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位
(01)刘天泉(1927-2000)江西萍乡人,采矿专家,生前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02)周镜 1925年生于江西南昌,岩土工程专家,现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03)袁隆平 1930年生,祖籍江西德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作物育种专家,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4)钟掘 女,1936年生于江西南昌,冶金机械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5)朱伯芳 1928年生,江西余江人,水工结构专家,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6)艾兴 1924年生,江西东乡人,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现任山东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7)刘友梅 1938年生,江西上饶人,电力机车专家,现任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高级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8)邱定蕃 1941年生,江西广昌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高程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9)曾庆元 1925年生,江西泰和人,桥梁工程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程书钧 1939年生于江西玉山,肿瘤医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鹰潭市委台办晓凡摘)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的学院创始人

余瑞璜(1906—1997)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国际一流结晶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37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w.l.布拉格指导下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在西南联大清华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8年赴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2年领导创建东北人大物理系,任教授、系主任;1978年—1981年任第一系主任;1981—1984年任名誉系主任。曾任校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
吴式枢(1923—2008)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1951获美国伊利诺埃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大连工学院教授;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教授;1955—1957年物理系副主任;1957年——1966年、1978——1984年任系主任;1984年后任名誉系主任。现任校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朱光亚(1924—2011)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教授,历任室主任、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曾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高鼎三(1914——2002)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半导体物理及光电子学家,我国半导体科学事业开创者之一。1947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1955年回国任东北人大物理系副教授、系主任;1959年领导创建半导体系(后为电子工程系,现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系主任。
苟清泉(1917—2011)著名物理学家。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及高压物理合成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副教授、历任室主任、系副主任;1979年创建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82年调往成都科技大学,组建物理系及高温高压与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任所长。
霍秉权(1903——1988)1931——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做研究工作;193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3年赴美国做研究工作;1946——195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兼清华大学教务长;1951——1952年任东北工学院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1955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教授;1956——1988年任郑州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曾任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
郑建宣(1903——1987)1928年毕业于武昌大学;1937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w.l.布拉格指导下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广西大学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大连工学院物理系主任;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教授;1958年任广西大学副校长。曾任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高墀恩(1911——1977)1946年获协和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50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1977年任东北人大(吉林大学)物理系教授。
黄振邦(1916——)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职于航空研究院;1947年留学法国;1951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副教授;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副教授;1981年调入暨南大学物理系任教授、系主任。
解俊民(1917——)著名物理学家。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美留学;1949年任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52年任东北人大物理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58年参加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创建工作;1973年调往中国科技大学。
温希凡(1929——)1952年参加物理系创建工作,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等职;1981——1984年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1984——1988年任党委书记;1988年调往南开大学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5月27日的出生人物

1878年——邓肯,美国现代舞派创始人,舞蹈家。
1897年——约翰·考克饶夫,英国物理学家。
1891年——刘半农,中国现代诗人、语言学家。
1907年——瑞秋·卡森,世界环保运动的推动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1918年——中曾根康弘,日本首相。
1923年——吴式枢,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
1923年——亨利·基辛格,德裔美国政治家,外交家。
1941年——许信良,台湾政治人物
1967年——保罗·加斯科因,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1968年——东清彦,日本漫画家。
1970年——约瑟夫·费因斯,英国著名男演员。
1971年——保罗·贝塔尼,英国演技派影星。
1975年——杰米·特雷弗·奥利弗,英国厨师。
1976年——郑国霖,内地男演员。
1983年——唐一菲,内地80年代女演员。
1985年——姜建铭,台湾旅日棒球选手。
1986年——李蜜,中国央视主持人
1987年——热尔维尼奥,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
1988年——演员,2007年东方卫视美特斯邦威《加油!好男儿》杭州赛区冠军、全国11强陈奕龙。
1990年——克里斯·柯尔弗,美国演员
1994年——于小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出演少年宝玉
2006年——希洛·茱莉-皮特,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儿,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封面女郎,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首位婴儿明星

南昌市第一中学的著名校友

江西最早的革命团体“改造社”在南昌一中发起组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烈士和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从这所学校走上为社会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革命道路。
南昌一中走出了二十一位中外院士。他们是中国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骕、吴有训,中国科学院院士盛彤笙、黄家驷、刘高联、杨叔子、邓从豪、徐采栋、游效曾、熊大闰、吴式枢、吴有训、林皋、徐性初、阳含熙、朱中梁、张弥曼,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1AA)院士贺其治、法国航空航天科学院通讯院士孟景非、俄罗斯水利科学院院士赵业安等。
南昌一中培育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优秀人才。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涂序彦、320厂650所科技委主任刘英卫、江西科学院名誉院长廖延雄等,为我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画家刘勃舒、傅抱石,著名音乐艺术家辛沪光,著名音乐理论家肖鉴铮,以及游国恩、王易(王晓湘)、汪国垣(汪辟疆)、汪国镇(汪君毅)、熊公哲、顾祖荫、余心乐、罗元谐、黄正中、雷世懋等著名人物也都曾在南昌一中学习或工作过。 杰出校友 刘和珍吴有训夏征农吴自强(以上为部分资料,详情请参考资料) 院士风采 吴有训胡先骕盛彤笙黄家驷刘高联杨叔子徐性初邓从豪徐采栋游效曾熊大闰吴式枢林皋朱中梁朱伯芳贺其治孟景非赵业安阳含熙张弥曼 (以上为部分资料,详情请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