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新增一所“国字号”大学,利好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_中国科学院_成都_成都市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竣工,成都新增一所“国字号”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顺利竣工,四川省、成都市新增一所“国字号”大学。

早在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就确定落户成都市天府新区,该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承办,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学院。未来十年,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3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是985、211高校,但是每年高考分数线却能比肩清华、北大,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每年只招收三、四百人。学校的保研率已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北大。重点学科(A类学科)全国第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指数相当之高,在2022年1月发布的最新ESI排行榜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居国内所有高校第一,全球排名第44,超过清华、北大。

此次落成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是继广州学院、福建学院、南京学院、重庆学院之后又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学院。

展开全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利好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成都市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除成都外,南京、武汉、西安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仅有4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合肥、大湾区,审批极为严格。

目前四川省拥有53所本科院校,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全部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重点院校资源丰富,是四川省绝对的科教中心。

成都已经于2020年建成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的加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科学城的整体实力。创建综合性国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数量是两个重要指标,堪称“国之重器”。目前,成都建成了新一代“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新增了一个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大科学装置,聚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6个,在与南京、武汉两座城市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近年来,成都市科研经费领跑国内二线城市,研发费用超过500亿元,占到整个四川省比重超过50%,研发强度突破3%,可见成都市对科研重视程度直线提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对提升成都作为“强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