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硕士生季子越发表辱国辱民言论,中国科学院大学都回应了什么)_中国科学院_大学_的是

本文目录

  • 硕士生季子越发表辱国辱民言论,中国科学院大学都回应了什么
  • 中国科学院大学怎么样
  • 中国最难考上的十所大学是哪些
  •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什么区别两者实力如何比较
  • 你怎么看许可馨、季子越及芳芳等之流的辱国言论
  •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生季子越发表辱国辱民言论,中国科学院大学都回应了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可馨事件还没有结束,季某某又来了……

究竟为哪般?

6月21日,一疑似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发表辱国辱民不当言论。

6月26日,该生不知悔改,继续发表辱国辱民言论……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以为跑到国外,在外国的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就能“逍遥法外”了?

很快,该生被人举报……

6月27日下午三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表紧急声明,称高度重视此事,立刻展开调查。

今日,网上出现疑似国科大学生在国外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的消息。我校对相关言论表示极度震惊和愤慨。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调查小组。如确系国科大学生发表的不当言论,我校将依据校规校纪做出严肃处理,后续结果将及时公布。感谢公众关心和支持!

同在6月27日,或许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已联系到了TA,亦或是知道自己要被查,立刻转变态度,并写了一封“致广大网友的道歉信”,希望得到国人的原谅。

我已经意识到,这些言论已给广大网友带来了严重的情感伤害,我本人对发表伤害民族感情言论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懊悔。我已经将相关内容删除,并在此向广大网友诚挚道歉。

昨天(6月27日)晚上21:27分,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查到了此人,果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

我校调查组初步查明,相关言论为我校2019级硕士生季某某在国外发表。其言行背离了我校的价值观和培养理念,严重伤害了国民的民族感情……

我校正在做进一步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据校规校纪做出严肃处理,后续结果将及时公布。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则不买账……

有网友表示,考研政治都能考过的,可见其说一套做一套的本事。

还有网友表示,不接受道歉,必须开除学籍。

季某某究竟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会出结果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来,有不少国内大学生,到了国外就跟变了人似的,一反常态,开始发表辱国辱民言论。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是本来就有这样的坏思想?

还是到了国外,受到国外势力的影响?

我想,这些问题一定要查明,否则,或许还会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结束语

老穆认为,我们学校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的家长,从小就要教育好孩子,教孩子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而不是学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在季某某的成长道路上,必定在哪一环或哪几环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TA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老穆希望这件事能够引起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是教育部评定的双一流大学——因为评定的时候科学院大学还没本科生毕业数据。但是,科学院大学本身还是很牛的,基本上可以认为与中国科技大学差不多。当然从师资与实验室资源来说,原则上中科院的研究所都与科学院大学是共建的关系,因此这些资源是最好的。

科学院大学是科学院培养自己的“嫡系子弟兵”的大学,因为一般的人都把自己的大学看成是母校。而科学院以前没有大学,都是研究生。所以大家对科学院没有母校的感情,这样不利于科学院的凝聚力。后来成立的科学院大学的领导班子也很牛,校长丁仲礼是地质专家,而且是非常坦率的学者,他最近已经升任为副国级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科学院大学有很多班级都是院士做班主任,本科生都有公费出国1年的机会,而且大学生宿舍是套间——每人一个房间,这当然是很好的。

中国最难考上的十所大学是哪些

中国最难考上的十所大学,当然都是中国一流甚至顶级名校,是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这些大学不仅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有知名度。哪十所大学最难考,有不同的版本,来汇总参考一下。

1:这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名(五年排名),以录取分数的高低为序,排出录取总指数排名,这其实也是高考难度的排名,在这个排名榜中,清华大学以0.9951的总指数排名第1位,排第2位的是北京大学,总指数为0.9577,两所中国顶级名校,最难考。排第3位的是近年大学新贵,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第4位是复旦大学,第5位是上海交通大学,第6位是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第7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第8位是浙江大学,第9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10位是南京大学。(图片源自青塔)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部队院校比如说国防科技大学等不参考地方院校排名,不在此表内。

2:版本二:这是网上另一个版本的中国大学录取难度排行,排在第一位的依旧是清华大学,第二们的是北京大学,第三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第四位的是复旦大学,第五位的是浙江大学,第六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七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第八位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第9位的是南京大学。这个排行榜与上面那个基本一致,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没有入围。这一串让人仰望的大学,都是学霸们的家园,需要天份,更需要勤奋才能达成。不过,除了这十所顶级名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选择,在非顶尖的学校,用顶尖的态度学习,也有学有所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什么区别两者实力如何比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同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我认为中科大、国科大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他之间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国科大的前身是1978创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在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如果要论两校的实力孰重孰轻,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因为中科大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此时的中科大,已经成长为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中科大”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为1860人,平均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产生一名两院院士,已有“千生一院士”之名。

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它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科大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也仅有400人,中科大和国科大身上自带的科研属性,已经深深烙印在血液里。在“少而精”的办学特色下,这两所大学输出的毕业生质量非常高。

至于两校之间哪个实力要强,这个很难说清楚。不过从目前形势来看,国科大发展趋势比中科大要好,因为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4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国科大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融合的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体系”;完善了在集中教学校区完成课程教学和研究所科研实践为主的“两段式“培养模式 ;形成了以国科大为核心和平台、以研究所为基础和延伸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国科大在本科以及研究生的培养环境方面上是无需质疑的,国科大每年招收本科生仅400人,这些本科生可以在国科大提供的400名专家中挑选一位作为自己的导师,其中一半以上是院士,这在全国所有高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些本科生在毕业后的出国深造以及考研名校的比例几乎接近100%,因此这种优秀的待遇也使得国科大正在成为报考最热门的名校之一。

你怎么看许可馨、季子越及芳芳等之流的辱国言论

其实这样的言论,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现在疫情严峻,人们都在积极地参与抗疫工作,身心俱疲,这些辱国言论在大众看来,他们非但在抗议过程中没有出一丝力气,反而大放厥词,激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才会出现大规模的声讨之声。而这些人有的是平时就是这么想的,而有的则是为了蹭这个热度,故意发表这样的言论。这两种人在我看来,都活得很可悲,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祖国都看不起,反而天天抱怨,辱骂,那他们真的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最起码做人的原则都没有,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缪老师认为,有2个原因:一是先入为主,二是标准不清。

接下来就分析一下这两个原因吧。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先入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竟是1958年成立的,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2年才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而成。前者存在的历史更久,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有着更加根深蒂固的认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他成长的历史中,有更多的故事,比如想搬迁到河南被拒绝,此后来到了安徽,比如他的少年班以培养低龄学神而闻名天下,比如为人所熟知的那一句“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都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开设的学科以基础理学为最强,培养学生的目的以科学研究为主,非常相似。

由于中科大早已名声在外,人们对于已知总是感觉安全,而对于未知总是感觉恐惧,人们对于冷冰冰的数字无感,却喜欢听温暖和人性化的故事,所以在认知上面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标准不清

通常人们在评判事物的时候,特别喜欢把标准简单化,放在这两所大学的比较上面,即使大家更喜欢用“强”或者“弱”来代替“某一个方面强”或者“某一个方面弱”,这样的确是方便交流,可是在具体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上面,却容易产生偏差。

缪老师用第一点中的观念做个例子,中科大当然历史更加悠久,但这能代表他“强”吗?不能啊,这只能代表他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更加有经验,有着更加成熟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中科大固然是在学科评估当中获得的结果更好,那就能代表他的学科实力“更强”吗?到也未必,因为在学科评估当中,要参考的标准除了师资、生源质量等等,还有上一点提到过的培养体系,科研成果等等。

所以,我们在评论一所大学“强弱”的时候,必须要把评判的标准尽量细化,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尤其是大学新生,你们上大学,学的是一所大学、一个学院、一个学科中的某一个专业, 上的是某几位老师的课,大而化之的结果,对你们没有多少参照意义。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三、哪里强?里弱?

刚才说过了,论本科教育,中科大的底蕴更深厚,国科大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国科大的本科教育实行的是小班制、导师制、项目制,他是一种新的探索,究竟是否适合国情,能培养出一个个的栋梁之才,还有待检验。

再说说师资,说国科大是国内院士资源最多的大学,应该不为过,你翻一翻所有大学官网上面的院士名录,比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中科大在这一点上面,的确没法相比。

论毕业生的质量,目前还难以评判,毕竟国科大成立时间太短,可参照的样本太少。

论办学规模,目前的中科大远大于国科大,不管是开设学科数量、招收学生数量,都是如此。

论课业要求,两所大学都很难,中科大素来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国科大的项目制则要求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所在地域,虽然中科大所在的合肥是科教城,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化机会,还有2025中国制造的政策倾向,但是比起国科大所在的北京来,无疑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想看清一所大学,就得距离近一些,乃至走进去才能看的清楚,只论强弱不说依据,似乎不够严谨,你说呢?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