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在哪个博物馆(四羊方尊出土于什么地方)_青铜_出土_宁乡县

本文目录

  • 四羊方尊出土于什么地方
  • 四羊方尊出土于哪里呢
  •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现在在哪里 现在分别保存在哪个博物馆里
  • 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 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
  • 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哪个展厅
  • 四羊方尊是哪儿出土的呢
  • 四羊方尊出土地点在哪

四羊方尊出土于什么地方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出土于哪里呢

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的宁乡县,是现存的商代最大的青铜方尊,记住啊是青铜方尊不是鼎!四个角上有四个卷角羊头,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

当然和大多数文物一下,这一款文物其实也经历过一些磨难,最悲惨的时候炸成了许多碎片,后来被人给拼凑了出来,当然这些故事我也不怎么清楚,只是听别人说起过。

其实仔细想想,湖南宁乡县,这地方在商贷那个时候绝对不是说权力的中心或者是王朝的中心,当时很多文化或者文明仍然是以黄河作为依托,因此也诞生出了大量璀璨的诸侯部落和王朝。比较而言,那个时候的湖南宁乡县可能稍微属于蛮夷之地,可就在这个地方居然出现了一大批的青铜文物,从道理上来讲,宁乡并没有制作这些文物的条件,这些文物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运输过来的,可为什么要这么做?

学术界没有给出正确的解释,也没有人能解释这种怪异的情况,那本人就稍微解释一下,一种猜想同时也代表我对于那个时代的一种见解有可能是错误的,请大家各抒己见,当然,喷人的我是绝对不会饶过他。

从道理上来讲,如此精美的青铜仪器,其祭司肯定跟几种情况有关,第一种是帝王的封禅,第二种是诸侯的祭祀,第三种是军事上面的行动。

前面两种咱们基本上可以跳过,为什么就当时湖南的情况,发生上面两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地方没有铸造厂,很显然就不是一个行政中心,如果说是诸侯或者是帝王在这个地方举行祭祀仪式,跑那么老远干什么?又没有人在旁边远观。

个人更加倾向的是第三种,也就是军事行动的祭司。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商贷也有多处体现,比如说商王后,妇好,有一次为了战争之前的军事行动,屠杀了数千人作为祭祀活动,思可现商代举行祭祀活动,发动军事战争,这是一次很常见的事情。而在商王朝时期,其实发动了很多次的远距离作战,比如说妇好就曾经率领自己的军队去西方打通与昆仑山之间的通道,去获取高贵的和田玉。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现在在哪里 现在分别保存在哪个博物馆里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

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四羊方尊是是商代晚期的文物。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2013年08月19日,四羊方尊被确定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

文物特征: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

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

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是一种祭祀用品。四羊方尊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于炭河里遗址。目前,四羊方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省宁乡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绝大多数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特征一致。“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尊”,常与“彝”并称成组的青铜礼器,此类器物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
  四羊方尊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2000年5月,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遴选馆藏青铜器十大顶级国宝,四羊方尊位列其中。2013年08月19日,四羊方尊被确定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 。

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哪个展厅

两个鼎都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扩展资料:

《古代中国陈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级文物521件。陈列以王朝更替为脉络,以珍贵文物为核心,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先秦时期。

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传说的始祖皋陶敬羊,《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说法。

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

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

四羊方尊是哪儿出土的呢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四羊方尊研究成果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

四羊方尊出土地点在哪

四羊方尊出土地点在宁乡市黄材镇。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1938年出土于宁乡市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它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列为四大镇官之宝之一。

四羊方尊的外形特点: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

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