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导游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游记)_克里克_千佛洞_造像

本文目录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游记
  • 千佛洞导游词(400字)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游记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约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柏孜克里克"维吾尔语有山腰的意思,这对千佛洞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一个相当准确的描述。

柏孜克里克石窟凿于麴氏高昌国时期,唐西州时名叫宁戎寺,是当时重要的佛寺中心,寺内僧人众多、久负盛名。

现存石窟主要是九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尤其是11世纪所遗存的壁画是窟群艺术中的精华。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柏斯克里克千佛洞衰落为民间寺院,15世纪中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异教徒的冲突中遭到毁灭。

18号洞窟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上方有华盖式图案型的菩提树冠,相间排列,整个色调以石蓝等冷色为主。

16号洞窟是一副完整的伎乐图,佛端坐莲台上,手方包说法印,上绘菩提树冠,左侧上方绘有金刚,下绘比丘。南侧残存有供养人像,能看出是一男性的突厥人形象。

33号洞窟顶部绘千佛,后部是绘塑结合的《涅槃经变》,卧佛塑像已毁损,后部上方绘沙罗双树,表示佛于天竺国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入灭。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有16国盼依了佛教。佛涅槃后,16国王子赶来追悼,这些王子形象,从壁画上看,已完全中国化了,不仅有头戴冲天冠的汉族帝王,还有突厥、吐蕃、回鹦等名民族王子的衣冠形象。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它对于研究维吾尔族的古代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千佛洞导游词(400字)

佛洞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故俗称七佛沟。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洞内原有七窟,现残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
千佛洞建筑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面有山门。正殿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南北两则建有配房,砖木建筑。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供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
千佛洞
洞内现存窟龛三十多个,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画数百平方米,皆分布於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佛龛较少,造像紧贴崖面,表现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背负圆光,两侧各有二胁侍菩萨,造型庄严肃穆,古朴自然,现存几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释迦佛庄严慈祥,菩萨温柔恬静,阿难朴实天真,天王威武强悍,供养人和善虔诚,地神拘谨怯懦,真可谓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馀造像,分浮雕和龛内泥塑两种类型。龛多为圆拱形,现存二十多个。雕塑风格和技法已与上部迥然不同。结树布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体。造像一般身材修长,衣纹舒畅,丰盈清秀,形神兼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