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孩儿枕图片(中国九大镇国之宝是什么)_孩儿_太阳神_北宋

本文目录

  • 中国九大镇国之宝是什么
  •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民间传说
  • 166件国宝入驻香港故宫,都有哪些文物将会惊喜亮相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都有哪些罕见文物亮相
  • 十大传世国宝分别是什么
  •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国宝欣赏
  • 孩儿枕是什么窑
  •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概述
  • 9大镇国之宝都是哪些现在都在哪
  • 北宋定窑烧造的瓷枕——孩儿枕,有哪些特点

中国九大镇国之宝是什么

九大镇国之宝:

一、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

二、青铜器:西周利簋;

三、石刻壁画:秦石鼓文;

四、文献书简:《孙子兵法》竹简;

五、书法:《平复帖》;

六、绘画:《五牛图》;

七、工艺品:真珠舍利宝幢;

八、陶瓷:定窑孩儿枕;

九、玉器:渎山大玉海。

详细介绍

太阳神鸟金饰:三千年前的飞天梦

太阳神鸟金饰,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太阳神鸟金饰又随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象征着中华民族如神鸟一样,实现了千年飞天梦。

西周利簋:武王伐纣亲历记

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过程中,碳14测年专家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给出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

秦石鼓文:大秦帝国的“东方红”

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代,几千年来学者讨论不断,提出各种看法,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都赞同的确定的结论。现有多位学者认为它是秦景公时的作品。

西汉《孙子兵法》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其作者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有“兵圣”的美誉,他留下来的唯一著作——《孙子兵法》,不但成为其后中国历代研习兵法者必读之书,而且较早就有十余种文字的译本发行海外,因此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平复帖》:见证汉字流变

现存的《平复帖》是孤本,没有其他作品可供比对,所以无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陆机之手,但这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五牛图:重金购回的神妙绝品

韩滉《五牛图》卷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堪称“镇国之宝”。

真珠舍利宝幢 :北宋苏州工艺集锦

选择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一是因为它有具体的出土时间。这件宝幢制造于北宋年间,时代很早,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二是工艺极为精湛,使用了镂雕的技术,分作三层,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

定窑孩儿枕:观音赐子,栩栩如生

瓷枕的烧制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以后日渐增多,为古代寝具,古书记载“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大都为实用的瓶、罐、碗等,孩儿枕是难得一见的器型。

渎山大玉海:酒瓮里的改朝换代

玉器是最早从古代文明中产生的文物,它的制作和使用也从未在中华文明进程中被中断,历朝历代都有玉器文物珍品流传。玉器文物还没有类似碳14追踪年代的技术,其价值的判断主要还是靠鉴定者的丰富经验和细致的考证。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民间传说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定窑孩儿枕的传奇故事。北宋时期,定窑已成规模。有一对夫妻,同为烧窑能手,虽然结婚10余年,生活幸福美满,但眼看两人都已近而立之年,却无子嗣。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习俗叫“栓(拴)娃娃”,也叫“抱娃娃”。是说婚后不孕的妇女到当地的天后宫,拜求送子娘娘赐子,然后用红线拴上一个泥娃娃,抱回家,再供奉起来,就能顺利怀孕。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就请了一个泥娃娃。  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夫妻二人仍然没有得子,妻子日日为此伤心,丈夫则一气之下将泥娃娃摔了个粉碎。但这一摔却将妻子的心摔了个粉碎,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怀孕生孩子的可能,在哭泣中蒙眬地进入梦乡。
睡梦中,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娃娃在草地上欢笑着奔跑,口中还不停的叫着娘。跑累了,小娃娃头倚靠在胳膊上,笑盈盈地躺在了地上。一觉醒来,她的心情好了许多,睡梦中孩子的笑脸也一直留在了她的心里。思来想去,她画了一个样子,挑了一块上好的坯土,描摹出了一个小孩样的瓷枕头。丈夫见妻子如此这般,就将妻子所描绘的枕头精心烧制。这只孩儿枕,精巧秀丽、栩栩如生,特别惹人喜爱,妻子枕着它睡觉,仿佛便能在睡梦中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娃娃。没想到过了半年,竟然怀孕了。夫妻二人喜出望外,认为孩儿枕起到了天后宫泥娃娃的作用。依照民间习俗,请回泥娃娃的妇女成功怀孕后,每餐要给泥娃娃安排碗筷,逢年过节还要摆上水果糕点,换上“百家衣”。于是,家里的孩儿枕便也有了同样的待遇。后来,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孩儿枕就成了孩子的大哥,还要按照民间的习俗,叫这瓷枕为“娃娃大哥”。

166件国宝入驻香港故宫,都有哪些文物将会惊喜亮相

故宫院的914件文物将轮番亮相,其中一级文物有166件,属“国宝”级别。展览文物绝大部分是首次在香港展出,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这也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物出境系列展览。此外,还有香港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借出的100多件展品,以及巴黎卢浮宫借出的13件珍贵藏品,它们与故宫珍宝交相辉映,一同助力博物馆盛大开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都有哪些罕见文物亮相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比较重要的博物馆,里面是收藏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而就在香港也建立了一个故宫文化博物馆,在日前已经正式开放了,也就是说民众现在可以购买门票,进去观看珍贵的文物。那么又有哪些珍贵且罕见的文物,在这次香港的故宫博物馆出现了,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众所周知,故宫的文物是经历了历史的沉淀而流芳百世传下来的记忆,他们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精巧的记忆,在此次香港故宫博物馆做展览的真品中,有这样几件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其中第1件就是北宋时期的定窑孩儿枕,数量十分稀少,世界上仅仅只有三件,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到这个瓷器的制造工艺十分精巧,上面的孩童栩栩如生,显得憨态可掬,令人心生喜爱。同时还是白瓷,白瓷更显这个瓷器晶莹剔透,像玉一般华贵,这件瓷器可谓是香港故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瓷器之一了,足以可见它的珍贵程度。

除去这件北宋的定窑孩儿枕之外,还有另一另一件瓷器也是夺人眼球,就是北宋的汝窑,它是一件淡天青釉洗,它的品级也是非常高,是国家一级文物,从图片中看,该瓷器淡淡的天蓝色非常好看,上面的颜色并不显得生硬,反而非常的柔和,淡淡生光,由于汝窑的瓷器流传下来非常少,而且就现在所存在的文物来讲,连100件都不到,所以这一件天蓝色釉洗是乳窑中的精品更是珍贵异常,有机会去香港故宫博物馆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这件珍品,除却两件瓷器之外,玉质文物也是非常出名,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玉玺了,这一块玉玺就是清朝初期的帝王,所使用的玉玺被称为“大清受命之宝”,从玉玺二字就可以看出这件文物的珍贵,除去玉之外,还可以观看一些书画作品,比如南宋的《江山万里图》北宋的《行书研山铭》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如果有些小伙伴有机会能去香港的故宫博物馆进行参观,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珍品,这些都是传世之作,异常珍贵。

十大传世国宝分别是什么

十大传世国宝分别是:商周太阳神鸟金饰、西周利簋、渎山大玉海、四羊方尊、越王勾践剑、商司母戊鼎、定窑孩儿枕、五牛图 、石鼓文、东汉铜奔马。

1、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是一件漂亮的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

2、渎山大玉海

忽必烈时期制作,主要是为了表示元朝的强大。渎山大玉海被评为镇国之宝玉器之首。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

3、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用于祭祀的商周晚期青铜礼器。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的山坡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制作精美,体现了我国青铜制作高超的手艺。

4、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国家一级文物,出土时剑身锋利无比,没有锈迹,是越王勾践的个人配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国宝欣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我国台北“故宫”中也收藏了两件北宋时期的定窑孩儿枕,与北京故宫的孩儿枕如出一辙。
北宋定窑烧造的孩儿枕,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1.8厘米。质地洁白,通体施釉,釉层均匀,仅在衣褶等凹处有积釉现象,但绝无挂釉的缺陷,釉色白润如玉,光亮可鉴,釉层较厚处,色泽白中透青。
瓷枕造型为一儿童俯卧于枕座之上,只见他抱拢双臂,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将头枕于手臂上,并转向左侧,目光正视前方,右手中还执着一条丝绦状织物,其上缀有一个绣球,绣球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丝绦在绣球的两边各打了一个蝴蝶结,十分可爱。
儿童的两只小腿向后举起,并交叠在一起,顽皮逗人。再看他的面部表情:脑门宽阔,两耳肥大,眉毛高高挑起,眉下是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眼神中透出灵气,带着幼稚。胖胖的两个腮帮之下是肥肥的下巴,在两颊与下巴之间两边各有一道凹沟,愈发衬托出脸颊与下巴的丰腴。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头顶梳理的是“鹁角儿”发式,即在头顶两侧各扎一髻,这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发型,样式与成年人的发型迥然不同,风格十分活泼。
如果完整地来欣赏一下这个儿童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人们将会留下一个神态稚朴、天真有趣的印象。特别是他收拢的手臂和弯曲的双腿,似乎表明这个瓷枕的枕座太短了;而他头枕双臂,侧面前望的姿态,又仿佛在提醒人们注意,尽管这是一个瓷枕,但他自己却只能头枕双臂,真是意趣无穷,匠心独运。
另一方面,通过儿童形象,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质朴的审美情趣和向上的生活信念。儿童的面部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双耳肥大,是属于传统观念上的“富贵”之象。但他的表情天真无邪,反映了工匠们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儿童的服饰比较简单,上衣有两层,内衣为长衫,从臀部的纹饰,可以看出它是有纹绣的,外衣是无袖的坎肩,后裾较长,下身穿的是长裤,比较肥大,脚上的鞋子不太清楚,估计是软底布鞋。这套服饰形象是研究宋代服饰特别是儿童服饰不可多得的资料,它比平面绘画的形象,更具有立体直观的长处。这件孩儿枕的枕座是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扁圆体,约占整个器高的三分之一。四周有一圈浮雕图案。在扰座的两头和前后中部,共有四个用椭圆形或菱花曲线圈起来的图案,如同陶瓷装饰艺术中的“锦地开光”,只不过前者是立体雕塑的,后者是平面绘画的。圈中的图案为卷草纹,圈外间隔有云头纹,两者都是雕刻而成的,但圈内的纹饰要比圈外的纹饰低一个层次。这些图案简洁拙朴,富有装饰意味。
总之,这件定窑孩儿瓷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保存了民俗史、服饰史等方面的珍贵材料。此外,它也反映了定窑的工匠们对生活情景的真实捕捉和高超的艺术再现技能,特别是刻画衣纹皱褶,使用不同的刀法,表现出软硬不同的质感,一丝一布,使人一目了然,令人叹为观止。

孩儿枕是什么窑

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

定窑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宋代六大窑系之一,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以其白中闪黄的釉色和独特的装饰方法独步宋代白瓷之魁。故宫的定窑孩儿枕,高18厘米,长30厘米。以孩儿背为枕面,孩儿两臂交叉环抱,头枕其上,臀部鼓起,两只小脚相叠上翘,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定窑孩儿枕的特点

孩儿枕是一种以孩儿造型为主的瓷枕,主要产自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除烧瓷技术过硬外,在刻花技术上也较为高超,因此孩儿枕相比于其他瓷枕的质量上来说是上乘。

定窑瓷器中,婴戏纹饰多为体现吉祥如意的图案,多见于碗、盘、碟、洗之类的器物内壁上,孩儿枕也有发现。其技法多为印花、刻花工艺装饰图案,图案布局严谨、繁复,层次分明。孩儿枕的雕塑水平和造型能力也显示了定窑在制瓷工艺中的成熟,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概述

“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孩儿枕从整体上看,枕做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做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枕身釉做牙黄色。底素胎,有两孔。

9大镇国之宝都是哪些现在都在哪

镇国之宝都是国之重器,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这九大镇国之宝分别为:第一,太阳神鸟金饰,第二,西周利簋,第三,秦石鼓文,第四,孙子兵法竹简,第五,平复帖,第六,五牛图,第七,真珠舍利宝幢,第八,定窑孩儿枕,第九,渎山大玉海。

第一,太阳神鸟金饰此案存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是因为他的画面上的图案就是神似一个神鸟,所以由此而得名,他表达了人们想要飞天的梦想,是中国人的部落图腾。也是表达额我们今天中国飞天梦实现的一个象征。第二,西周利簋,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他的意义也是非同凡响的,他存在与武王伐纣时期,所以记录了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牧野之战,所以对中国五千多年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第三,秦石鼓文最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他是对秦人历史功绩的歌颂以及他在书法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所以被称为镇国之宝。

第四,孙子兵法竹简记录了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军事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相关的历史有证明作用,所以说也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显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第五,平复帖,从“帖”自可以直接看出,这又是一部书法作品,而且是草书,所以他的主要贡献也是在书法方面。第六,五牛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绘画技艺的高超。

第七,真珠舍利宝幢展示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品高超的技艺,在线了当时中国对于工艺品的雕刻细致以及精美绝伦的状态。第八,定窑孩儿枕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是一件精美的展示刀工的雕刻品,非常的细致,雕刻的惟妙惟肖。第九渎山大玉海是一座精美的玉雕,展示了元代雕刻技艺的高超。

九件镇国重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国宝,对中国历史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北宋定窑烧造的瓷枕——孩儿枕,有哪些特点

孩儿枕,是北宋定窑烧造的瓷枕,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1.8厘米。质地洁白,通体施釉,釉层均匀,仅在衣褶等凹处有积釉现象,但绝无挂釉的缺陷,釉色白润如玉,光亮可鉴,釉层较厚处,色泽白中透青。瓷枕的造型为一儿童俯卧于枕座之上,只见他抱抚双臂,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将头枕于臂上,并转向左侧,目光正视前方,右手中还执着一条丝涤状织物,其上缀有一个绣球,绣球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丝涤在绣球的两边各打一个蝴蝶结,十分可爱。儿童的两只小腿向后举起,并交叠在一起,顽皮逗人。再看他的面部表情:脑门宽阔,两耳肥大,眉毛高高挑起,眉下是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眼神中透出灵气,带着幼稚。胖胖的两个腮帮之下是肥肥的下巴,在两颊与下巴之间两边各有一道凹沟,越发的衬托出脸颊与下巴的丰腴。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头顶梳理的是“鹁角儿”发式,服饰比较简单,上衣有两层,内衣为长衫,从臀部的纹饰,可以看出它是有纹绣的,外衣是无袖的坎肩,后裾较长,下身穿的是长裤,比较肥大,脚上的鞋子不大清楚,估计是软底的布鞋。这套服饰是研究宋代服饰特别是儿童服饰不可多得的资料。枕座是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扁圆体,约占整个器高的三分之一,四周有一圈浮雕图案。

定窑孩儿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