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定窑位于哪个省?曲阳县的旅游景点_保定_曲阳_曲阳县

本文目录

  • 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定窑位于哪个省
  • 曲阳县的旅游景点
  • 曲阳有哪些景点 曲阳景点推荐
  • 保定市的名胜古迹
  • 保定哪里好玩啊
  • 在保定有什么旅游景点
  • 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定窑

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定窑位于哪个省

河北省
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曲阳县的旅游景点

  曲阳县隶属于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处于北京经济圈内,曲阳县有13个乡,以下是“曲阳县的旅游景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曲阳虎山风景区 AAAA

  虎山景区虎山,位于保定市西部,曲阳县最北部,因其山顶的一块巨石颇似蓄势待发的猛虎而得名。与著名的古北岳恒山相连,主峰“三尖梁”海拔1100多米,由于与唐县、阜平接壤,形成了“一脚踩三县”的山岳旅游景观,景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虎山,一直深藏于太行山中,峰峦起伏,多年来人迹罕至,自然生态保持了原汁原味。山中气候湿润,空气异常清新纯净,细雾蒸腾,迷蒙如雨,似着上轻旅纱衣,被游人誉为大自然的“天然氧吧”。黄羊、松鼠、各种鸟类等野生动物不时出没于山间。虎山有很多景点,“鸟鸣涧”、“求水庙”、“金水泉”、“矿工生活区”、“三连瀑”、“神仙瀑”、“许愿树”、“空中草甸”、“三尖梁”、“淘金洞”。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也体现了虎山不同的风景和文化。山中叮咚作响的“金水泉”奏响了虎山一曲天然之歌。

   2、曲阳北岳庙 AAAA

  曲阳北岳庙位于保定市曲阳县城西的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间(500——512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庙宇。从正门朝岳门进去,沿中轴线一路往北,经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到最北面的德宁之殿。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整个大殿建在石砌台基之上。大殿面阔9间,进深6间,外带回廊环绕,高30米,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砖木结构建筑。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天宫图》,两幅画各高8米,长18米。东壁画为《云行雨施》,绘有众多天神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3.3米;西壁画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胜利完成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西壁的“飞天神”是壁画之精华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腾空飞奔,又被称为“曲阳鬼”。

   3、灵山聚龙洞

  灵山聚龙洞又称灵山溶洞,位于曲阳县灵山镇东北2公里处莲花山脚下,由于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景观又多为龙状,故取名灵山聚龙洞。聚龙洞分为猿人古洞、聚龙大殿和地下迷宫三部分,约长2800米,洞内景点达百余处,景观千余个。洞内气温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7-18℃,是四季皆宜的游览胜地。猿人古洞内有古猿人生活留下的灰烬沉积剖面长达12米,厚3米,深2米。洞壁深处发现有26万年前绝迹的古动物化石堆积物。据说为河北省首例发现,在我国考古学上具有重大意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率众转战河北,在曲阳驻扎时,曾到此,赞叹“真乃神仙洞府也”。清乾隆皇帝去五台山进香,途经此地,称其为“地下天堂”。苏东坡出任定州知州时也来此洞赏景,并且在石壁上题写“蓬莱”两个遒劲的大字,还在右侧的小洞内写下了“别有西方此地是,乐浮休也”的赞句。那内涵丰厚、神话般的人文景观与神秘幽深的天然景点连为一体。聚龙大殿为洞内主体部分。

   4、定窑遗址

  涧磁村定窑遗址座落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涧磁村定窑遗址是宋代的著名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1951年故宫博物院首次发现了定窑遗址,1960年~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窑址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的历史史实。定窑以其烧制的白瓷驰名于世,器形以碗盘居多,瓷胎细腻,釉色润泽,白中略显青黄或灰黄,口沿因为覆烧而不挂釉。当时已熟练掌握了用覆烧装窑的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器物内壁多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的技法装饰花纹,图案繁复而严谨,层次分明,各种花卉和动物是主要的图案题材。北宋时期,这里成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为宫廷和官府烧制出大量精美的瓷器,窑址还出土有很多刻有“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等字款的瓷片。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多饰龙凤图案,工艺极为精巧。

   5、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境内北岳庙南300米处。塔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层,通高32米,造型奇特。第二层塔身特别高大,一反传统造塔的0样式与密檐样式,周身砌小型塔龛110座,呈现“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华严法界胜境,建筑界称之为“花塔”。“花塔”实质上是佛教信仰中国化在建筑上的反映,而此种形制的塔类建筑流传下来的的确非常少见。此塔年代据塔身所嵌一方石碑载:“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斗岩等村邑众共修舍利塔一级。”可知此塔始建年代应早于北宋。1953年,在修德寺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至唐代的汉白玉石雕佛教造像。修德寺纪年造像中,以隋大业年间造的最多,共48躯,其次是北齐天保年间的,共33躯。修德寺石造像的题材,经历了对释迦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度到重视阿弥陀佛和菩萨信仰的过程。修德寺塔出土造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

   6、八会寺

  八会寺黄山八会寺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处黄山上,因黄山古时有上阁、下阁、菩萨、钟楼等八座寺院,故称八会寺。初建于齐周,逐渐成为冀中佛教圣地,并有“先有八会寺,后有五台山显通寺”之说。山顶石佛龛,俗名“千佛庵”,是八会寺代表性景物,里面有石雕佛像和石刻佛经。对研究历史、佛经、书法等均有重要价值。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河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上的天池,名为华严集圣池,为常年不干枯的古泉,气候越干旱,水质越甜。附近还有汉张良房遗址,宋苏东坡题写的“燕南奇胜”等许多古迹。

曲阳有哪些景点 曲阳景点推荐

1、曲阳著名景点有:北岳庙,定窑遗址,灵山聚龙洞。

2、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部恒州镇北岳路2号,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总占地面积为173982平方米。北岳庙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北岳庙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

3、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涧磁村、野北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该县曾属于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定窑是中国北宋时期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以生产优质白瓷著称于世。定瓷窑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在涧磁村北一带,至今,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堆积仍很多,有13处高大堆积,最高的堆积达15米。经调查和试掘,取得了重要收获。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代。定窑遗址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

4、灵山聚龙洞又称灵山溶洞,位于曲阳县灵山镇东北2公里处莲花山脚下,由于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景观又多为龙状,故取名灵山聚龙洞。聚龙洞分为猿人古洞、聚龙大殿和地下迷宫三部分,约长2800米,洞内景点达百余处,景观千余个。洞现以开发面积4万平方米,约长2000米,洞内气温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7-18℃,是四季皆宜的游览胜地。

保定市的名胜古迹

1、大慈阁

大慈阁建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位于保定市裕华路北侧。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99号。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的衙门。该署前身可上溯到元朝,世祖至元七年(1270)顺天路(后改保定路)总管府治中周孟勘修建了宣化堂,作为衙署,明初为保定府衙,永乐年间改作大宁都司署。

主体建筑在中路,共五进院落,均为青砖起脊小式硬山建筑,保留了雍、乾时期的风貌,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筑。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保定仍为河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保定,奠定了保定的工业基础,也增强了保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市建设。

但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保定的发展也有过曲折和徘徊。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使保定各项事业的发展真正步入快车道。保定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兴的现代产业再次受到世人关注。

1954年6月,定县专区撤销,原由其所辖的定县、曲阳、阜平、博野、蠡县、安国6县划归保定专区,行唐、新乐、无极、深泽、安平、饶阳划归石家庄专区。原属保定专区的固安县划归通县专区。保定专区辖22县。

1958年4月,保定市划归保定专区,为县级市。5月,省会由保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辖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完县、满城及清苑县部分并入)、定县(曲阳并入)。

阜平、涞源、涿县(新城、雄县及涞水县大部分并入)、易县(定兴县大部分及涞水县部分并入)、高阳(蠡县并入)、徐水(容城、安新及定兴部分并入)、安国(博野并入)、唐县(望都及清苑部分并入)。

保定有“红色之城”之称,是中国早期革命家的摇篮——留法勤工俭学的发祥地。在土地革命时期,保定创建了中国北方最早的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高蠡暴动、五里岗暴动、二师学潮等革命运动先后发生。

在抗日战争中,保定军民写下了许多英雄诗篇,从狼牙山上的五壮士,到白洋淀的雁翎队,从保定外围的敌后武工队,到冀中平原游击战斗的冉庄地道战,到处是杀敌的战场。

保定还产生一批红色文艺经典,如《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红旗谱》等等。


保定哪里好玩啊

  保定市有:大慈阁、古莲花池、钟楼、直隶总督署、慈禧行宫、清真西寺等。
  保定下属县市有:
  【野三坡自然风景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保定城北150公里涞水县城西北的太行山深处。
  【燕下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52公里处易县县城东南。
  【满城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
  【紫荆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89公里处易县城西北紫荆山岭上。海拔1080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义慈惠石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60公里处定兴县县城西北石柱村。柱身刻有《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颂文3000多字。
  【易县道德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60公里处易县城内龙兴观旧址。
  【定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60公里处曲阳县涧滋村和东、西燕川村一带。该县曾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
  【定州开元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62公里处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
  【阁院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150公里处涞源县城西北隅。
  【开善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大寺“、“大佛寺“。位于保定城东北60公里处高碑店市原新城县城内东北角。系唐时所建,明清重修。
  【慈云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大悲阁。位于保定城北51公里处定兴县城内十字街中心。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五月。
  【北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83公里处曲阳县城西部。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
  【古莲花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南侧。地处保定旧城中心,占地面积3.15公顷,池水面积0.79公顷,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一座实景园林。
  【直隶总督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99号。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的衙门。
  【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80公里处易县梁各庄西。是清朝皇室陵墓群。
  【大慈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东大街南侧,北大街南端。为保定古八景之一,称“市阁凌霄“。又名大悲阁,亦称真觉禅寺。
  【淮军公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环城西路南段。是一座具有江淮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所址初为县城隍庙、土地祠旧址。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位于保定旧城东偏北2.5公里处,占地100万平方米鐧惧害鍦板浘

在保定有什么旅游景点

 1、保定市区内风景名胜: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西周属燕,至战国中期为燕国辖地,北
  魏建县,唐至明为州、路、府治,清为直隶省省会。今旧城始建于
  宋,明增筑,尚存部分城墙。保定不仅是历代军事重镇,还是一座
  著名的文化古城。自宋设州学,清末、民国初年曾为北京的文化辅
  助城市。革命纪念地有保定师范学校、育德中学、协生印书局、石
  家花园等。文物古迹有大慈阁、古莲花池、钟楼、直隶总督署、慈
  禧行宫、清真西寺等。
  2、保定市下属县区风景名胜:
  【野三坡自然风景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保定城北150公里涞水县城西北的太行山深处。
  【燕下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52公里处易县县城东南。
  【满城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
  【紫荆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89公里处易县城西北紫荆山岭上。海拔1080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义慈惠石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60公里处定兴县县城西北石柱村。柱身刻有《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颂文3000多字。
  【易县道德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北60公里处易县城内龙兴观旧址。
  【定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60公里处曲阳县涧滋村和东、西燕川村一带。该县曾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
  【定州开元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62公里处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
  【阁院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150公里处涞源县城西北隅。
  【开善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大寺“、“大佛寺“。位于保定城东北60公里处高碑店市原新城县城内东北角。系唐时所建,明清重修。
  【慈云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大悲阁。位于保定城北51公里处定兴县城内十字街中心。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五月。
  【北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南83公里处曲阳县城西部。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
  【古莲花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南侧。地处保定旧城中心,占地面积3.15公顷,池水面积0.79公顷,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一座实景园林。
  【直隶总督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99号。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的衙门。
  【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80公里处易县梁各庄西。是清朝皇室陵墓群。
  【大慈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东大街南侧,北大街南端。为保定古八景之一,称“市阁凌霄“。又名大悲阁,亦称真觉禅寺。
  【淮军公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环城西路南段。是一座具有江淮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所址初为县城隍庙、土地祠旧址。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位于保定旧城东偏北2.5公里处,占地100万平方米。

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定窑

定窑是中国宋代主要瓷窑之一,后世誉为 宋代五大名窑 之首。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曲阳县 宋属定州,故名。烧瓷始于唐,盛于北宋,元以后衰落。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宋 邵伯温 《闻见录》、元刘祁《 归潜志 》、明曹昭《 格古要论 》、清朱琰《 陶说 》等文献,均对定窑有所记载。 古陶瓷 专家 叶麟 趾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率先调查了定窑,确认了曲阳涧磁村窑址。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 定窑遗址 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定窑的烧瓷历史、烧制工艺、装饰特点、产品品种以及与邻近地区的相互关系。受定窑影响并烧制定窑风格产品的窑业,多集中在山西省境内,有 平定窑 、阳城窑、 介休窑 等。四川省的 彭县窑 也烧造定窑风格的白瓷。

定窑瓷器 传世品较多,原清宫收藏的也不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长沙,浙江临安,陕西西安,江苏镇江、南京、江浦, 河北曲阳 、定县,河南安阳,辽宁朝阳和北京通县、丰台等地的唐、宋、辽、金墓葬、塔基、窖藏中均出土了许多定窑瓷器,仅 1969年 发掘的河北定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和至道元年(995)的两座塔基,就出土了完整精美的定窑瓷器 100余件。 定窑产品多为生活日用的饮食具、酒具、茶具、寝具,还有 佛前供器 ,以民间用瓷为大宗,北宋后期亦烧制宫廷或官府使用的精致器物。瓷器的品种以白瓷为主,兼烧青釉和少量的黑釉、彩釉及绿釉瓷。器类有碗、盘、杯、碟、盏、盏托、 渣斗 、盆、洗、瓶、壶、罐、薰炉、枕等。白瓷胎质细腻,色洁白,釉色白中闪黄,光泽莹润。其碗、盘类的口沿大多无釉,称为“ 芒口 ”,器外壁多有薄层垂釉,其形如“泪痕”,是 定窑白瓷 的特征。河北定县两座北宋塔基出土的 100余件定窑白瓷、南京市明墓出土的定窑 白釉刻花梅瓶 、河北曲阳 宋墓 出土的定窑白釉印花 云龙纹 碗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窑白釉孩儿枕,都是代表作。明曹昭《格古要论》说:“有紫定,色紫。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藏品想快速出手联可系166,,,3817...8073在窑址遗存与传世品中,均有黑定器,以碗为多,胎质洁白与白瓷无异,釉色黑亮,光可鉴人。“紫定”尚无传世品或窑址遗存器加以印证。但有一种胎质洁白,釉色近于 芝麻酱 色的盘、碗器,陶瓷史家曾认为即是“紫定”。1974年江苏镇江北宋熙宁四年(1071) 章泯 墓出土两件稀有的定窑 酱釉 瓶、 定窑绿釉瓷 ,既不见于记载,亦不见于传世品。

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查定窑遗址时,发现了绿釉瓷盘的残件,胎色洁白,胎质坚硬,釉色翠绿,刻划龙纹装饰。据当地人士介绍,涧磁村曾出土过绿釉瓶。 定窑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和白釉印花为主,还有白釉 剔花 和金彩描花。划花多与刻花相配。白釉印花最富特色。北宋早期定窑的刻花,其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刻花技法有五代越窑剔刻技艺之风,具有 浅浮雕 效果。如河北定县北宋塔基出土的定窑白釉刻花净瓶、白釉刻花莲瓣纹碗、白釉刻花莲瓣纹盖瓶,表现出北宋早期定窑刻花装饰的特征。

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日臻精妙,独具一格。用单齿、双齿、梳篾式等刀具,刻划出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物象,生动自然,有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云龙、游鱼等为主。纹样以折梅、缠枝、交枝式构图,饰于盘、碗的器壁与立体器物的腹部。一些大碗的内、外壁均刻划纹饰,技艺精湛。 台湾故宫博物院 收藏的定窑白釉刻花双凫纹盘,盘面上以柔畅的刻、划线纹,勾勒出塘水扬波、莲苇摇曳、双鸭仰首嬉游的湖塘景色,是北宋定窑刻、划装饰的代表作。印花装饰出现在北宋中期,成熟于晚期。印花纹样多饰于盘、碗器的里部。题材以牡丹、莲花、菊花等各种花卉纹为多,动物、禽鸟、游鱼等也屡见不鲜,婴戏纹为少。以串枝、折枝式构图组成的花卉、石榴、孔雀牡丹、鱼莲、天鹿、婴戏纹等画面,具有构图严谨、层次分明、纹样清晰的特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收藏的定窑印花花卉纹盘,以缠绵的牡丹花枝环绕盘壁,衬起盘心的仰覆有致的荷叶、莲花,宛如一幅精致富丽的织锦图案。在白、黑或酱色釉器上描画金色花纹的金彩描花装饰的作品,发现极少。仅见: 日本箱根 美术馆与大和文化馆收藏的黑釉金彩描花碗,画在碗内的金色牡丹花枝光彩熠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3件白釉金彩云龙纹碗与安徽合肥文物管理处收藏的酱釉金彩荷莲纹瓶,虽金彩大多伤脱,但纹样仍依稀可辨。定窑的这种描金技法,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曾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 定窑覆烧工艺于北宋中期创用。其法是用垫圈组合式 匣钵 ,扣装盘、碗坯件,入窑烧成。覆烧盘、碗的口沿部位无釉,有毛涩感,称为“芒口”。故常以2~4毫米宽的铜、银、黄金等金属镶饰器物口沿,因有“金装定器”之说。 定窑瓷器的题铭有16种,大多与宫廷有关。其中的“官”、“新官”、“会稽”、“易定”、“ 尚食局 ”、“ 尚药局 ”、“食官局正七字”、“五王府” 8种题铭都是在烧窑前刻于坯足上。

传世定窑瓷器中有“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题铭,这类铭文都与宋代宫殿名称有关,是 在制品 入宫后由宫廷玉工刻的。16种题铭中“官”字款居多,据不完全统计,已见到题有“官” 字铭的盘、碗、瓶、壶、罐等器近百件,它们大多出土于辽宁赤峰、建平、法库及内蒙古、北京、河北和湖南长沙地区的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墓葬。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亦藏有定窑白釉“官”字款盘、碗、罐、盂等器。另外河北 定州市博物馆 收藏的 1件1969年定县出土的白釉刻莲瓣纹碗,底部题“孟” 字,极为罕见。印款的定窑器仅知 1 件,早已流失国外,为白釉盘,盘心印阴文“定州公用”楷书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