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找规律教学设计
- 数学课《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的位置关系》优秀教案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的一篇课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 方法 ,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 (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游乐园图片
师:“六一” 儿童 节快到了,游乐园的叔叔阿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项庆祝活动。请看!(例1主题图)
师:游乐园里热闹吗?
生:热闹……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很多小朋友。
师:观察一下彩旗是怎么挂的?彩花是怎么串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这些物体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他们都有规律。
(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图案 )
师:我们先来看看彩旗的规律?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回答?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彩旗是按红、黄,红、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回答得太好了,表扬这位同学!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彩花呢?能像刚才的同学那样完整地回答吗?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彩花是按绿、紫,绿、紫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游乐园里还有什么?
生:还有灯笼和小朋友。
师:我们再来看看灯笼是怎么挂的?
生: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吗?到游乐园玩的小朋友都是守纪律、讲文明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吧?
生:这些小朋友是按女生、男生,女生、男生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下一位应该是女生。
2、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在摆放物品的时候啊,摆了一半突然忘记了接下去该怎么摆,你们能帮我吗?
生:能!
——例2 摆一摆
师:这一排物体有什么规律?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生:这些物体是按正方体、圆柱,正方体、圆柱的排列顺序一直排下去的,下一个物体是圆柱。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好吗?
生:好!
师:对,她说得很完整。那下一题又该怎么填呢?
生:这一排图形是三个三个一组的,按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接下来应该是橙色圆形和绿色正方形。
3、师:装修师傅在粉刷房子,想请你们做小帮手,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那请你们看吧。
——例3 涂一涂
师:这一排方格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涂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这些方格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按照绿色、黄色,绿色、黄色的顺序排列,黄色后面是绿色,再接着是黄色。
师:那这一组三角形呢?
生:这些三角形的颜色规律是由蓝、黄、红三种颜色一组轮着出现的,蓝色后面是黄色,黄色后面就是红色。
三、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师: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斑马、衣服、长城、桥、地砖、楼房等。
生:哗……好漂亮啊!
2、师: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教室的地转是有规律的。
生2:教室的窗帘也有规律。
生3:我们学校的围墙设计是有规律的。
生4:我们教室的日光灯是按照规律来安装的。
生5:我的衣服上有一些有规律的图案。
……
(教室的天花板、地板、校园围墙、自己的衣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四、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袋都非常灵活、眼睛观察得十分仔细。现在,我想看看谁的小手是最灵巧的?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涂一涂,在练习纸上设计出更好看的图形。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商量好,然后再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师:你们觉得这组同学设计的图形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他们的颜色涂得很均匀。
生:图形的颜色很清晰,他们的规律很漂亮。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找规律》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要求:
积极发言,别人回答,认真倾听。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发现规律,引发注意,揭示课题。
1、在起立的过程中选择一组男女间隔排列的站立,其余各组坐下,观察这组学生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2、教师出示一组按红蓝蓝红蓝蓝…顺序排列的圆片。
师:看了这组排列你有什么话要说呢?(学生各说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说完了,那老师提几个问题。
根据大家分的三个一组,那第一组第一个什么颜色?
第二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那第100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呢?
第N组第一个又是什么颜色呢?
那要知道它的颜色你只需知道它的什么信息就可以了呢?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象这样的规律排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2、师: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等待1秒)彩灯和彩旗呢?(同桌说一说) (快速)
3、逐个提问、汇报。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其自主说。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可争论)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五、提升练习
(1)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你知道他明年过生日那天是星期几吗?
(2)你知道7×7×7‥‥‥×7的乘积的末尾数字是几吗?
1000个7相乘
六、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师述: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只要同学们能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勇于探究,你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数学课《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归纳规律: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引导学生再举倒,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4、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5.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
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数学中遇到过很多找规律的问题,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今天我们一起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为响应学校的“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二)出示问题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200盒呢?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列式计算
6 × 2=12
6 × 20=120
6 × 200=1200
2、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四)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先来汇报第一组)谁来介绍这组算式你接下去怎样写的?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组算式的特点?
教师引导: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如果让你接着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
3、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学生写出后汇报。
如果乘30呢?如果乘100呢?
4、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利用发现的规律练习
(五)、继续探究,出示问题:
①大袋洗衣粉每袋 2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②中袋洗衣粉每袋 1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③小袋洗衣粉每袋 5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
20 × 4=80
10 × 4=40
5 × 4=20
(观察第二组算式)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这组算式,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想,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 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谁来出一组算式,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六)概括规律:
师:发现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确实存在着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完整的表述?
同桌互说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四、应用规律做练习
篇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需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思路
《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且同时探究出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验: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三、用: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你们共同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高兴吗?那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老师吧。谢谢,唉,刚才你为老师鼓了几下掌?(记住以后要做一个有心人),全体起立,看,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让我们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请坐,这次你给 老师们鼓了几下掌?(8下)同学们听好了,老师提问题了,照这样计算,两个同学鼓了几下掌?(谁能帮老师列式计算) ,20个同学? 200个同学?
8×2=16 (下)
8×20=160 (下)
8×200=1600 (下)
这三题都是什么算式,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因数)乘号后面的数也叫因数?等号后面叫积?同学们这三道乘法算式的积变了吗,猜一下,积的变化与谁有关?是的,积的变化与因数之间藏着一个秘密规律,是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规律
1、同学们,坐好了,小眼睛看黑板,请用数学的眼光来认真观察这
三道乘法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一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随着变大) 师: 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
2、那么积到底是怎样随着因数的变大而变大的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三个算式标上序号。)
一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乘儿,积就乘几。孩子们,老师突发奇想,我们的这个发现是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呢?大胆猜想一下在别的乘法算式里行吗?别急,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这还需要我们来验证一下,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举例)
3、引导学生说出举例的具体方法-------
师:通过验证,你们发现有这个规律吗?真是一伟大的发现,那就大声地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遍吧!(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4、探索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1)梳理方法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才总结出这个规律的呢? 生:先计算出得数,仔细观察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最后进行验证。(板书: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总结出积的这个变化规律。
关于积的变化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规律呢?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来研究的,请运用这些学习方法,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这组算式,你又会发现什么呢?,先自己思考(1分钟左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我们选一位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2)、运用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愿意当一次小老师到前面展示一下。(指名板前讲解)
生:我们从下往上看,仔细观察它的因数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积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是不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呢?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比如( ),大家在练习本上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师:我可以补充一下吧。)(生举例)
生:谁能说说你举了什么例子?(指名)大家有没有和我们不同的意见。所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小老师讲的真是太有条理了。我们把这个规律读一遍吧!(课件出示)
同学们针对老师总结的规律,大家还有没有想说的或想问的问题呀? 老师:0要除外。
5、概括规律:
师: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太厉害了,这么一会就发现了两个规律。 同学们,数学讲究简洁美,我们能不能把这两条规律合成一条昵,谁
篇三: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43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 清理海水浴场】
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炎炎夏日,青岛的海水浴场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游客在清洁舒适的沙滩上游玩,筛沙车每天都在忙碌着。
“ 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80平方米”根据图上的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筛
沙车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你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么多的问题我可以用一个关系式解决,你知道运用哪一个关系式吗?(学生回答)
对,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筛沙车的工作时间=筛沙车的工作总量”现在我提一个问题“筛沙车的工作总量是怎样变化的呢?”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填表格(学生每人一张)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小组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遇到小组观察统计表有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计算的算式再观察发现。
80×5=400
80×10=800
80×30=2400
80×60=4800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全班交流----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说一说筛沙车工作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通过填写的表格从左往右观察或列出的算式从上到下观察
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不变,工作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那如果用因数、因数、积分别表示这三种量,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你们发现的规律吗?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2、学生探究----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①、刚才,我们从左往右观察,发现了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的那从右往左观察表格,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还是乘几吗?积和因数是怎么变化的?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②、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③、班内交流:
④、概括发现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倍,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多举出一些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反例子出现,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有的严谨态度。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规律。
(1) 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课件出示)
2×18=36 20×4=80
4×18=( ) 10×4=( )
8×18=( ) 5×4=( )
(2)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提示:每位同学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算式,其中一组展现积随一个因数扩大而扩大的变化情况,另一组则展现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变化情况。
(3)同桌互相检查所举的例子和交流因数和积的变化是否与我们发现的规律相符。
(4)整体概括规律。
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通过验证,发现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师板书课题)谁能把这个规律说一说。
小组交流“积的变化规律”
数学讲究语言简洁严谨,谁能用一句话将上面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呢?(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现在让我们运用规律做几道题好吗?
1、基本练习
课本43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一下是怎样算的?
2、提高练习
课本43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
3、开放练习
课本43页第3题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的位置关系》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作图、分类、辨析的活动中,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
2.在辨析与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平行与垂直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作图、分类、辨析的活动中,理解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在合作、探究、辨析的过程中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意义。
教学准备:
题纸、三角板、小棒、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一)对一条线的相关知识的回顾。
1.出示,回顾旧知。
(1)出示(线段)。
监控问题:这是(线段)。谁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
(2)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成为射线。
监控问题:现在呢?(射线),它有什么特点?
(生: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能测量)
操作:将射线还原成线段,再延长线段的另一端。
监控问题::它也是(射线)
(3)将射线还原成线段,同时延长线段的两端,成为直线。
监控问题:这是(直线)它的特点是什么来着?(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
2.归纳:在这幅图上,你都能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线?来给大家说一说,指一指。
看来,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揭示课题: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有关一条直线的知识。如果在这个屏幕上画两条直线,会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就是咱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将旧知进行了复习,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知。】
二、借助分类、学生辨析,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自主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请大家想像一下两条直线会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画在纸上,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先摆一摆,再画下来。每张纸上只画出一种,画大点让大家都看得见。你能想出几种就摆几种,就画几种。开始!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搜集资源。
监控:(1)这是同学们的想法,看看,你还有什么补充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种情况标上序号。(标号)
(2)我们一起来看看,既然都是直线,又知道直线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咱们给这些直线延长延长,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学生来延长)(换一种颜色,让学生延长)
(二)集体研讨,辨析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引导学生分类,辨析。
监控问题:这么多种情况,我们怎么研究呢?(先分类)
请大家两人一组,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可以把序号写在题纸的背面,一会儿咱们一起来讨论,开始!
2.集体研讨。
①相交与不相交
②引导学生分类,建立相交、不相交的概念,并板书。
(板书: 不相交 相交)
2.借助辨析,建立相关概念。
(1)建立平行的概念。
监控问题:
①师:我们先来看两条直线的这种位置关系,有人知道这样的两条直线叫什么吗?在生活中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不相交
②数学中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行?
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平行线的概念)
提问:跟我们说的意思差不多吧?刚才咱们说的和书中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同一平面),这两条直线是在同一平面吗?为什么?(都在这张纸上)这两条直线呢?(黑板上画出一组),能再说说什么是平行吗?
④建立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a与b平行,可以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或b平行于a
(2)建立垂直的概念。
监控问题:
①这种情况我们称它为不相交,也就是平行,那你们说这种情况呢?对,相交。
提问:在这种相交的情况下,哪个最特殊?特殊在哪儿?
②建立垂直的概念。
A.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垂直?
B. 看书上的叙述。
C. 学习垂直的表示方法。
③建立相交不垂直的概念
那这种呢?相交了,但不垂直,形成了两组对顶角,每组的对顶角是相等的。追问:那垂直呢?相交之后也形成了两组对顶角,它特殊在每组的对顶角都是相等的,都是90°其实只要是相交就会形成对顶角,这些知识我们到了中学还会继续学习。
④欣赏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ppt)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行与垂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作业和课本中也能找到平行和垂直呢?)
⑤重合的处理:
预设:A.如果学生画图的时候出现了“重合”
监控问题:这个同学画出的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刚才我们研究的都不一样,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请画出图的同学介绍)演示:重合的过程 (两条直线有无数个交点)
B.如何学生没有在画图中出现,教师给图理解“重合”。
(3)小结:看来,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和不相交,还会有重合。对于重合的两条直线,我们到了中学之后还会对这样的直线作进一步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集体辨析,得到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进行了分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不同的练习中巩固新知。
1、出示平面图形和组合图形。
过渡语:刚才我们了解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在生活中看到了平行与垂直的例子,那如果是一个平面图形的呢?你还能找到平行或者是垂直吗?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求:指出下面图形中的一组垂直与平行。(学生边指边说)
(1)平面图形中的平行与垂直。
追问:第五个,有互相垂直的两条边吗?
过渡语:你们真了不起!也能在平面图形中找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那如果是一个组合图形呢?还行吗?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在组合图形中寻找平行与垂直。
看来,要想验证是不是垂直,三角板帮了我们大忙,真是数学学习的好帮手。
2.深入研究平行与垂直的传递性。
(1) 摆一摆,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吗?
(2)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过渡语:我们看了,也找了,那如果让你们动手摆一摆呢?行吗?来,小组合作,请你按照要求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开始!
监控:①哪组把你们摆的拿上来给我们大家来欣赏一下!再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②还有一个呢?先想象一下,猜猜看!然后再动手摆一摆进行验证!
③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吧!你们先猜的是什么?摆完之后呢?跟你们大家的想法一样吗?
小结:看来,数学知识有的时候不能单凭猜测,需要我们进行验证,才能知道答案是否正确!
四、结合板书,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后我们还会应用这些知识学习更多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 相交 重合
平行“∥” (对顶角)
垂直 不垂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 学习 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 学习 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难点、关键.
二、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 数学 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 学习 数学 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 教学重点 :识别相同加数.
四、 教学难点 :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五、教法和学法
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 学习 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教师在演示、看图列式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方法,再比较对照,从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的新知识.
3.创设思维的环境,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维,注意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六、 教学过程:
1.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 学习 的正迁移.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
(1)出示:5+4+5,5+5+5(2)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 学习 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 学习 乘法做了孕伏.
(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连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导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定义,并认识“×”号.认识“乘法算式”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来完成.
2.教学新课
(1)摆红花.新课一开始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投影片上摆红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师是怎样摆的`?(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2朵?(板书:3个2)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在桌上摆3个2朵,最后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红花?(板书:2+2+2=6)看算式教师问:
①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
②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2×3=6)
③认识“ד号后,师问:乘号前表示连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乘号后表示什么数?提问后教师领读2乘以3,它表示3个2相加得6,叫学生自己再读两次.
(2)摆正方形.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学生在桌上摆.3个摆一排,共摆4排.核对正误后,师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板书4个3)一共摆了多少个?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3+3+3+3=12)能否改写成乘法算式?
怎样书写?说明理由.讨论后回答.(板书3×4=12).
(3)出示摆好的圆片.教师直接出示在投影仪上摆好的圆片.然后提问学生:每份摆了几个圆片?摆了几份?一共摆了几个几?(板书4×5)5个4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4+4+4+4+4=20)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列式?(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指名学生回答后,板书4×5=20)(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2×3=63+3+3+3=123×4=124+4+4+4+4=204×5=20
①横向比较:比较2+2+2和2×3,说一说2×3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3+3+3+3和3×4,说一说3×4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4+4+4+4+4和4×5说一说4×5表示什么?
②纵向比较:比较2×3、3×4和4×5,说一说乘号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乘号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的个数)
③综合比较: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逻辑推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2.经历梳理4个长度单位间关系的过程,加深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米,会用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尺子、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尺子、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1.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3.请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关注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疏导,避免对学习新知造成障碍,为系统地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板块二 探究操作,获取新知
活动1 探究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66页)
1.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后汇报:选择厘米,因为课桌的长度不够1米,毫米又比较小,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且测量过程比较麻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方法。
方法一 以尺子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可以得出桌子的长度是97厘米。
方法二 以10厘米长的纸条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9个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还多出来7厘米,可以得出课桌的长度是97厘米。
4.比较测量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学生汇报:方法二比较好。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在方法一中,尺子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0厘米,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有的是30厘米,这样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
5.揭示课题: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活动2 观察操作,学习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教学1分米=10厘米。
拿一把米尺,指出1分米的长度。
(1)让学生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明确10个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然后思考:课桌的长度用几分米几厘米怎样表示?
(3)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用分米表示课桌的长度,然后汇报。课桌长97厘米,90厘米就是9个10厘米,也就是9分米,再加上7厘米,即课桌长9分米7厘米。
2.教学1米=10分米。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借助计算,然后汇报。
小组一 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长度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是1米,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组二 我们小组是根据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2)请学生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活动3 观察实物,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比较,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尺子上1分米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反复两次)
(2)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获胜。
请坐在南侧的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侧的同学用尺子量一量,调换角色再量一遍。(同桌之间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长度哪个更接近1分米?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同桌,让他们能用手势准确地表示出1分米。(学生操作)
2.估测,画一画,体会1分米的长度表象。
(1)估测一下,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请你的同桌帮你量一量,看你估测得准不准。(同桌活动)
(2)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请你分别画出长度为2分米、3分米的线段,画完后用米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后汇报)
3.系统梳理,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1)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①请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②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引导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 想:10厘米是1分米,
2厘米是( )个10毫米。 80厘米里面有( )个10厘米。
③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是怎样想的。
(2)反馈练习:完成教材23页“做一做”。
(3)请同学们用图示梳理出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操作指导:本板块的难点在于长度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因此,在操作时要重点建立起四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估测、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进行系统梳理,从而突破本课时的重难点。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各题中的单位用得对吗?
(1)钢笔长14分米。( )
(2)床长2厘米。( )
(3)旗杆高12米。( )
(4)写字台宽100毫米。( )
(5)作业本长2分米。( )
2.完成教材24页4题。
3.王师傅把一根长4米的木料锯成长5分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小段?(木料的损耗不计)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会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学会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我是通过观察米尺、尺子学会的;我的疑问是测量所有物体的长度都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吗?
2.布置作业。
(1)教材24页3题。
(2)教材25页6、7题。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懂,但又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一节课,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增加对分米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发现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起来比较麻烦,一是数据比较大,二是学生的尺子比较短,需要测量多次,误差较大,这时有学生说用分米作单位来测量,自然而然地引入分米,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观念。
要想知道1分米有多长,单靠听讲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强化对分米的认识。通过尺子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往往不牢固,离开尺子或间隔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走出座位找找1分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尺子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二是让学生借助身边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记忆1分米有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将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学习时让同桌合作:(1)请一名学生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画出1分米,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比画给同桌看。(2)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子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拿出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大约1分米长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通过在尺子上比画、用手比画和估计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测量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要予以鼓励。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要能放手、敢放手,在放手的同时,能够真正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本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了所有的知识点,比预计的效果还好。我想我们还是要还给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