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诗到底是谁写的(现在网络上流传有很多仓央嘉措的诗,有人说是他写的,有人说不是 到底这些诗是出自谁呢比如《见与不见》)_的诗_藏文_都是
本文目录
- 现在网络上流传有很多仓央嘉措的诗,有人说是他写的,有人说不是 到底这些诗是出自谁呢比如《见与不见》
-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啊
- 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等 都是他本人写的吗如果不是,那真正的作者又是谁呢
- 网络上仓央嘉措的诗有哪些是真正是他本人写的
- 仓央嘉措的诗,真是后人帮他补写的吗
- 仓央嘉措的诗集最早是哪位文人或作家译出来的
- 《仓央嘉措》这一首诗,出自哪里
- 仓央嘉措的诗《见或不见》是否是他本人所作
现在网络上流传有很多仓央嘉措的诗,有人说是他写的,有人说不是 到底这些诗是出自谁呢比如《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不是仓央的。在08年第20期的《读者》上被误写成是仓央的。
《信徒》《问佛》“不负如来不负卿”(PS:宋朝人翻译)那首诗是他的。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啊
仓央嘉措《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有事问百度。
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等 都是他本人写的吗如果不是,那真正的作者又是谁呢
是,传闻说不是他写的,从风格上看也不是出自仓央嘉措之手,也许只是民间的一首诗被划到他名下,并没有具体的历史考证,不如只是欣赏这首诗,不要在乎到底是谁写的吧。
网络上仓央嘉措的诗有哪些是真正是他本人写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 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 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 顶聪明矜 世智, 叹他 于此 总茫 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的诗,真是后人帮他补写的吗
诗歌是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的,从简单的诗到复杂的诗似乎我们都学过,学过的诗多也就意味着我们学过的诗人肯定也多,就比如仓央嘉措诗人,相信我们对她肯定是有所了解的,因为他的诗我们也是学过的,但是有人就会好奇的问仓央嘉措的诗,真是后人帮他补写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仓央嘉措的诗都是没有名字的,只是后人帮她收集整理之后归纳的,所以他的诗还是他自己的创作,并不是别人帮写。
我们通过学习仓央嘉措的诗我们会发现,他的诗大多数的都是情诗,而且诗歌都是没有名字的,我们现在所学他的诗是后面人们帮他整理收集再一起的,所以经过这样的收集之后可能有的人就会认为他的诗都是后人帮写的,其实不是,后人只是帮整理和收集,并没有对文章进行修改,所以诗还是仓央嘉措自己写的。
仓央嘉措的一生都是再写情诗,所以有的人就会怀疑他的诗都是写给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但是这个疑问也只是人们的猜测,因为并没有人可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学习过他的诗我们可能都会感觉到他这个很狂傲,因为在他的诗歌里都是没有给诗歌进行命名的,都是直接的步入主题,其实这只是他个人的个性而已,也是有这样的个性我们可以更加的确定他的诗歌不是后人帮写的。
我们在评论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对其下定论,因为事实可能和我们想的或说的不一样,俗话说得好“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为虚”,所以再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证实一下他的真实性,不要妄下结论,就像仓央嘉措的诗一样,并不是后人帮写的。
仓央嘉措的诗集最早是哪位文人或作家译出来的
于道泉(1901—1992),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省临淄县人。
1920年入齐鲁大学,主攻数学、社会学和欧美史。后到国立北平大学,任梵文教授钢和泰男爵的课堂翻译,并从其学习梵文、藏文、蒙文。
人物简介
于道泉(1901~1992.4.21)字伯源,临淄区齐都镇葛家庄人,是著名教育家于明信先生的长子。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从小受其父的熏陶和影响,养成了凛然正气和笃学的精神,季羡林曾评论他:“是一个有天才的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淡泊名利”;据《民族学院院报·语言奇才于道泉》说他:“掌握了十三种语言,有藏、蒙、满、英、法、德、日、俄、西班牙、土耳其、世界语等”。
1920年入齐鲁大学,主攻数学、社会学和欧美史。后到国立北平大学,任梵文教授钢和泰男爵的课堂翻译,并从其学习梵文、藏文、蒙文。1927年入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学习土耳其语、藏文文法、蒙文文法和民俗学。
193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讲授汉语、藏语和蒙语。将100 多首藏族民歌译成德文。194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藏文教授,后随专业一起并入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从事藏学人才的培养。著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以外的文字介绍藏族文学的专著,受到当时国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1951年,他根据拉萨话的语音系统,设计了一套藏语拉丁化拼音方案,效果很好。1953年开始主持编纂藏汉对照的拉萨口语词典,1983年出版。
70年代以后,工作重点转向对号码代字和号码代音字的研究。他设计了藏文数码代字,这种字在文献、资料检索以及通讯和计算机输入等方面有许多便利之处,而且它不仅可用于藏语、藏文,还可以用于其他的语言文字。
作为我国藏学事业的奠基人,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藏学,有力地推动了藏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了一代藏学人才,为藏学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做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文革”中于老先生在劫难逃, 他成为第一批住进“牛棚”的“座上客”,白天先生在一座楼前浇灌花木,晚上到“牛棚”受训。记得一次对他的批判会,全系教师及部分学生共200多人。主持会议的党总支副书记先作了简短发言,要全系师生批判相信有灵魂的迷信思想,帮助于道泉先生。
发言者一个接一个踊跃举手,慷慨陈词,有的声色俱厉,有的甚为惋惜其落后,有的十分鄙夷其陈腐,有的引经据典指陈其谬误,总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闹腾了3个小时。而我们的于老先生却端坐在一根柱子后面,一手抚摸下巴,一手一根一根地拔自己的络腮胡子,全神贯注,神情肃穆,已进入了沉思状态。
主持人叫道:“于先生!于先生!”他完全没听见。主持人急了,提高八度厉声喝叫:“于道泉!”他这才惊醒,茫然地问:“什么事?”主持人说:“刚才大家帮助你3个钟头了,你也表个态,说几句嘛!”
于老先生颇感惊讶:“什么?帮助我?3个钟头了?对不起,我一句也没听见!”引得哄堂大笑!这是真话,他的确没听别人在说什么。老先生早已置身事外,进入自己的冥想王国。他在琢磨“一对多”的翻译机械化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道泉
《仓央嘉措》这一首诗,出自哪里
《仓央嘉措》这一首诗,出自:《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1、作者介绍
仓央嘉措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
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
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
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的押解途中圆寂。
2、作品介绍:
《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诗坛的奇花异卉。作者虽然是宗教领袖人物,但他敢于写出人的内
心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表现了诗
人巨大的勇气。这些作品不但思想内容是积极进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格律结构
上,《情歌》采取了谐体民歌的形式,除个别六句、八句外,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
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分为三拍。即“四句六言三顿”,节奏响亮,琅琅上口。
3、文学成就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
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
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
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
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
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
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
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
得纪念和尊敬。
仓央嘉措的诗《见或不见》是否是他本人所作
不是
这首诗歌,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2008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2010年12月22日,在电影《非诚勿扰2》的片尾出现,由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川川在其父的人生送别会上念诵。
2011年10月法院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就是广东肇庆女子谈笑靖(笔名扎西拉姆·多多)。
2011年初,在漫画《偷星九月天》的第十四册单行本中出现过。
2011年2月也作为湖南台电视剧《宫》的片尾曲之词出现。也曾出现在电视剧《宫》第35集中雍正给晴川的信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