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真的吗,那些在外违反君命的将领都是什么结局_在外_不受_吴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将在外 在外 不受 吴王

本文目录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真的吗,那些在外违反君命的将领都是什么结局
  • 将在外出自什么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问这句话典出何故
  • 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本书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什么意思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什么意思
  • “将在外”这句诗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是谁说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孙子兵法·九变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
现代引申义为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真的吗,那些在外违反君命的将领都是什么结局

众所周知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很慢,但将军在外作战战况又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就有了“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它的意思是指,为了不延误战机,将军为了胜利,违背帝王的命令,随机应变以做到最好的选择。历史上能有胆子做到这点的不多,并且也大多没有好下场。

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率军收复北宋大片河山,在眼看收复北宋旧都的时候,被宋高宗连催十一次,最终扛不住压力,选择班师回朝,而后就被捉入监狱最终被害死。还有就是战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两个人因为差不多的原因也被迫下岗退休,可见在那个皇命不可违的年代,公然抗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但是历史上也有几位因为抗命而受到帝王奖赏重用的人,比如写了《孙子兵法》的孙武,在训练宫女的时候,违抗命令杀掉不听指挥的宫女,但听完孙武的治军解释之后,吴王十分信服,反而拜他为将军,孙武也带领吴国走向强大。同样的还有周亚夫,在汉武帝准备犒劳士兵进军营而被阻拦,听闻将军宣布的军营只听将军命令而不听帝王诏令的时候,开明的汉武帝不仅不生气反而奖赏了周亚夫。

世人常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古代战况瞬息万变,稍不留神便是亡国毁家的后果,抗命的行为是有作为的将军所敢做的,但是后果则要看当朝帝王是否贤明。

将在外出自什么

将在外出自《魏公子列传》,作者是司马迁。
“将在外”这句诗的后面一句是“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意思是将军在外作战。国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魏公子列传》歌颂了信陵君心系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
传中详细地叙述了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不耻下交的一系列活动,如驾车虚左亲自迎接门役侯嬴于大庭广众之中,多次卑身拜访屠夫朱亥以及秘密结交赌徒毛公、卖浆者薛公等;着重记写了他在这些“岩穴隐者”的鼎力相助下,不顾个人安危,不谋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窃符救赵”和“却秦存魏”的历史大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问这句话典出何故

(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主将从国君那里接受使命,征集民众和组成军队,(在行军作战中)如遇毁圮难行之圮地,慎勿驻扎;如遇四通八达的衢地,则注意结交邻国;如遇环境险恶生存困难的绝地,就不要停留;如处不易找到出路的围地,就需设计免难;如陷走投无路的死地,那就需要奋力作战以死里求生了。 (二)〔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译文:有的道路可以不走,有的敌军可以不打,有的城邑可以不攻,有的土地可以不争,国君的命令也并不是件件都必须听从。 (三)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译文:所以,将帅若能精通上述各种应变策略之运用及其产生的不利,就算懂得如何用兵了。将帅若不精通这些策略的运用及其产生的不利后果,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充分发挥地理条件的有利作用。用兵作战,若不懂得如何运用上述各种应变策略的方法,虽然也知道这五个“有所不“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 (四)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译文:所以,明智的人思考问题,必须同时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充分考虑到利的一面,所从事的事业才能顺利完成,充分考虑到害的一面,祸患才能预先排除。 (五)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译文:所以,要用对敌不利的事去伤害它,使其困屈;用一些小事去驱使调动它,使其频于应付;用小利去引诱它,而使其疲于奔走。 (六)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译文:所以,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袭我,而要依靠自己随时应付敌来的充分准备;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攻我,而要依靠自己有着使敌人不敢攻我的强大实力。 (七)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将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只知硬拼,就有被杀的危险;贪生怕死,就有被掳的危险;刚忿急躁,就有被轻侮的危险;清廉自好,就有被污辱的危险;宽仁爱民,就有被烦扰的危险。以上五点,是将帅的过失,也是用兵的灾害。军队败没和将帅被杀,都由上述“五危“引起,是不可不予充分重视的。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97244.html?fr=qrl3

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本书

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完整句子是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有些城不要去攻打,有些城池不要去争夺,就是连有些君命也是可以不接受的。而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这句话同样适用,比如在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员工如果能自行处理的就需要灵活应变。

君命有所不受的经典战例:

春秋时吴王与孙武的孙子十三篇的使用有点怀疑,孙武用宫女练兵,三令五申后以吴王两个爱妃为首的300宫女仍然嬉闹不听将令,孙武要斩杀领队的吴王两个爱妃,吴王派人持节杖要求赦免。孙武说军中无戏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斩杀二爱妃,又挑选二名队长继续操练,把300宫女训练像正规部队一样。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现代引申义为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原则。但凡明君圣主,只要头脑清醒,对于征战在外的将帅,只是遥相节制、赋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而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干预前线兵务。结果往往是前者得胜,后者败北。

扩展资料: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案例:

东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的一天,吴、楚两国军队在柏举摆开阵势,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请示阖闾说:“楚国的将军子常很不仁道,他的部属都没有誓死拼战的意志,我们先向他进攻,必获全胜!”阖闾不同意。 

夫概又说:“做人臣的见到合理的事情应立即去做,不必等待君命,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夫概不顾阖闾的反对,自行率领部下5000人首先攻击子常的部队。结果楚师溃散,子常逃奔郑国。显然,这种情况下的“君命有所不受”应当是允许的。 

孙子还有一句名言:“将能而君不御。”也就是说,对于有才能的将领,国君不必控制,放手让他们去干。就是要允许“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九变篇》,主要意思就是将领在外远征打仗,紧急情况下需要随机应变,有些时候甚至不用过于遵守上司和君王给出的意见和命令,而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这句话同样适用,比如在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员工如果能自行处理的就需要灵活应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句是什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原句“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为了验证这句话,吴王就让孙武带领和训练后宫嫔妃,据说当时在训练时,大部分妃子都不听孙武的,为了能严明军中般的铁律,于是孙武就想出了杀鸡儆猴的一招。

当时孙武就拿妃子中最受宠爱的两位下手,直接决定不请示吴王就杀死这两位妃子,而后来吴王急忙传令不让孙武下手,但是孙武最终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作为理由,直接不听吴王的命令,将两个爱妃杀死,虽然吴王最终并没有针对孙武,但是这样以来也让吴王感受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威胁,害怕士兵听信后会出现造反的举动。

历史上其实有不少关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故事,比如韩信就曾经在外征战时获得了刘邦的权力下放,当时刘邦对他非常的信任,而韩信也就打了不少的胜仗,逐渐发展出一支非常庞大的军队,甚至可以说能威胁到皇帝,于是刘邦就在陈平的建议下擒住了韩信,最终韩信也被杀死。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什么意思

原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

现代引申义为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读音: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释义:将:将领;受:接受。

1、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

2、将士在外随机应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

3、现代引申义: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或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孙武,齐国人,将兵法献给吴王阖闾后受到赏识,并得以在宫中选出180人来小试练兵之道。于是,他将这些人分为左右两队,以吴王的两位宠妃为队长。

约定规则后,孙武陈设斧钺执法台。接着开始击鼓,指挥队伍向右,但众人都笑成一片。孙武感叹“指令不明、解释不清,是将军之罪”,继而又对规定加以重复说明。

再次击鼓的时候,孙武指令队伍向左。谁知,众人依旧笑成一片。孙武道:“指令不明、解释不清,是将军之罪。既已解释清楚,仍不按命令操作,则是兵长之罪!”于是,欲斩杀左右队长。

吴王在台上观看,见孙武要杀自己的爱妃,急忙派遣使者下令制止。孙武以“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为所动,一举斩杀两个队长以示众。众人见此皆惊惧。

孙武又任他人为队长,重新击鼓操练时,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坐、起立等皆合乎指令。经过此事,吴王知道孙武善于用兵,即命其为将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于诸侯。

从表层处看,这场吴宫杀人事件反映了兵道的重要内容:治军严明,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且军法公正,不阿一人。同时,用兵之际,将帅为三军主心,可不接受国君指令,随机行事。

进一步来看,它还反映了用兵之道贵在“知己知彼”。此次演练事件可视为孙武与吴王之间的一场战争。起初,战争主动权在吴王手中:吴王首先发难,临时要求孙武演示兵法,且以妇女为士,显然有些戏弄的意思。但是,孙武掌握了决定胜败的基本要数,即对吴王和天下的了解。

“将在外”这句诗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将在外”这句诗的后面一句是“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释义

将军在外作战。国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出处

《魏公子列传》【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本篇突出描写了信陵君魏公子无忌的形象,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品德,并记叙了他在侯赢、如姬、朱亥等人帮助下窃符救赵的壮举。信陵君能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从大局考虑,不计个人生死,这种精神与当时“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一样,是值得称颂的。需要注意的是,侯嬴为信陵君策划窃符夺晋鄙兵事,不见于《战国策》,亦不见于先秦的其他载籍,可能是大梁长老之逸闻,是司马迁首次将它写入史册。

《魏公子列传》详细地叙述了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不耻下交的一系列活动,如驾车虚左亲自迎接门役侯嬴于大庭广众之中,多次卑身拜访屠夫朱亥以及秘密结交赌徒毛公、卖浆者薛公等;着重记写了他在这些“岩穴隐者”的鼎力相助下,不顾个人安危,不谋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窃符救赵”和“却秦存魏”的历史大业。从而,歌颂了信陵君心系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这也是本传的主旨所在。诚如《太史公自序》所言,“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值得注意的是,传中以大量笔墨描写了下层社会的几个人物(也可以看作是附传),特别是门役侯嬴,他身处市井心怀魏国,才智远非那般王侯公卿所能比。如果说,信陵君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窃符救赵”的壮举而为人们所称颂的话;那么,门役侯嬴则是这幕壮举的总导演,他更令人敬佩、景仰。这反映了司马迁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进步历史观。信陵君的结局是不幸的,他才高遭嫉,竟被魏王废黜,以致沉湎酒色,终因“病酒”而死。这既真实地揭示了信陵君思想性格的弱点,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最高统治者嫉贤妒能,打击忠良的丑恶行径,可以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是谁说的

  【成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读音】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释义】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出处】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五十七年(癸卯,前258)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示例】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原则。但凡明君圣主,只要头脑清醒,对于征战在外的将帅,只是遥相节制、赋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而非“事无巨细”、身必躬亲地干预前线兵务。结果往往是前者得胜,后者败北。
经典战例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平定羌乱的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宣帝已调发六万人准备大战。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提出建议:羌人以畜产为生命,现在都已离散,汉军分兵出击,虽不能全诛灭之,只要夺了他们的畜产,掠了他们的妻子,然后退兵,冬天再次出击,大军频繁打击,羌人必定丧胆。
  宣帝把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与校尉以下知羌事者博议。赵充国以为辛武贤之策不妥,他与长史董通年上书权衡利弊后,慎重建议:欲捐、开暗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策。意思是,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选择了解羌俗的良吏抚慰羌民,这才是万全之策。宣帝将其上书发给群臣议论。公卿议论者都以为先零部落兵马强盛,而且倚仗开部落的协助,难以对付,不先破、开等部落,就无法打击先零。这种意见完全与赵充国之策相反。
  宣帝于是任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发下玺书嘉纳其策。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并说天道顺当,出兵必胜( 由此可见政治家在军事上不一定是行家,中兴英主汉宣帝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可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极端重要性)。
  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并不放弃己见,他以为将军带兵在外,虽受诏命,只要能安国家,就应按便宜行事。于是上书表面上承认过错,实际上进一步陈述用兵利害,说:侵扰者乃先零羌,而不是羌。“今置先零,先击,释有罪,诛无辜,起一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计也。”先零羌为主谋,深恐汉军到来而羌、开羌背约,如果汉军“先击羌,先零必助之”,以“坚其约,合其党”,这样,必然耗费巨大,旷日持久。最后说:“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如果马上进兵,“诚不见其利”。宣帝从谏如流,很快地采纳了赵充国之策。
  赵充国领兵到了先零羌所在地。先零羌因长久驻于一地,思想上松懈,突然看见汉军大部队到来,抛弃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道路险隘,赵充国缓慢地驱逐之。有人说逐利宜速不宜迟,赵充国说:“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果然,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斩首五百多人,获得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多辆。汉军到了羌地区,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羌知道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汉果不击我矣。”他们的头领靡忘派人来说:“愿得还复故地。”赵充国报告这个情况,还未得到答复。靡忘亲自前来,赵充国招待饮食,让他回去告谕众。护军以下的军官对这件事都有争议,有说对于这种反虏,不可放他回去。赵充国说:“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意思是,你们都是从自己方便考虑,而不是忠于国家的打算。他的话还未说完,答复的玺书已到,命对靡忘以将功赎罪论。后来羌竟不烦兵而平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