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白居易主旨(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愁”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_相思_泗水_时方

本文目录

  • 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愁”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
  • 七彩课堂五年上册长相思诗意中心思想
  • 《长相思》白居易中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 白居易的长相思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 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愁”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七彩课堂五年上册长相思诗意中心思想

 一、《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意: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
  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
  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二、《长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三、《长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3、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4、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簟,凉席。
  5、帷:窗帘。
  6、青冥:青云。
  7、渌水:清水。
  8、关山难:关山难渡。
  9、摧:伤。
  诗意: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白居易中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写一女子,在明月下的楼中思念亲人的情景.整首词充满了思念,怨恨.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白居易的长相思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

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长相思·汴水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比较新颖奇巧。它写一个闺中少妇,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充满无限深情。词作采用画龙点睛之笔,最后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悬念。
  上片全是写景,暗寓恋情。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写少妇丈夫外出,随着汴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同时也暗喻少妇的心亦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远去。第四句“吴山点点愁”才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前三句是陈述句,写得比较隐晦,含而不露如若不细细体会,只能看到汴水、泗水远远流去的表面意思,而看不到更深的意,这就辜负了作者的苦心。汴水发源于河南,古汴水一支自开封东流至今徐州,汇入泗水,与运河相通,经江苏扬州南面的瓜州渡口而流入长江,向更远的地方流去。这三首是借景抒情,寓有情于无情之中,使用的是暗喻和象征的手法。“吴山点点愁”一句,承“瓜洲古渡”而入吴地,而及吴山,写得清雅而沉重,是上片中的佳句。“吴山点点”是写景,在这里,作者只轻轻一带,着力于頙的“愁”字。著此“愁”字,就陡然使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山之秀色不复存在,只见人之愁如山之多且重,这是一;山亦因人之愁而愁,这是二;山是愁山,则上文之水也是恨水了,这是三。一个字点醒全片,是其笔力堪称强劲。
  下片直抒胸臆,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前三句写她思随流水,身在妆楼,念远人而不得见,思无穷,恨亦无穷。“悠悠”二字,意接流水,笔入人情。“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与《长恨歌》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各擅胜场。《长恨歌》写死别,故恨无绝期;此词写生离,故归即无恨。“恨到归时方始休”,句意拙直,不假藻饰,然而深刻有味,情真意真。末句“月明人倚楼”,是画景也是情语。五字包拢全词,从而知道以上的想水想山,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楼时的心事;剪影式的画幅,又见出她茫茫然远望驰思,人仍未归,恨亦难休,几乎要化为山头望夫石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