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在诗品中对什么的评价
-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对吗
- 刘勰和钟嵘谁在前
- 钟嵘诗歌理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
-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及艺术价值对吗
- 钟嵘怎么读
- 钟嵘《诗品》的问世,对唐代诗歌盛世的开创究竟有何意义
- 钟嵘《诗品》评价“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陆、潘指的是
- 钟嵘的《诗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在诗品中对什么的评价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在诗品中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称。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在《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称。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
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对吗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对。
因为陶渊明在诗里一再地描写着隐居的快乐,这固然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但也不能排除他以此作为坚定自己隐居决心的一种方式。所以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对。
对钟嵘《诗品》中陶渊明品第问题的诟病,是后人出发点错误导致的,钟嵘《诗品》的观点本身没有问题。
刘勰和钟嵘谁在前
刘勰在前。根据查询刘勰和钟嵘的相关信息得知,刘勰和钟嵘,刘勰在前。刘勰生于家秦始元年(465),卒于梁普通三年(522)。钟嵘生于宏泰始四年(468),卒于梁天监十七年(518)。
钟嵘诗歌理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钟嵘的诗学富有美学性质,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钟嵘是南朝齐梁时期最重要的一位诗歌理论批评家,《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美学的最高成就。钟嵘评汉魏到齐梁一百二十余位诗人五言诗,分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
对所评诗人的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建立了一个以审美为中心的诗学体系。钟嵘的诗学富有美学性质,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人生体验与诗的本源
钟嵘对魏晋南北朝诗学的贡献是他明确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丰富的人生体验作为诗之本源的重要方面。钟嵘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官,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诗品.序》)
钟嵘所论述的情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自己的命运起落变化中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
诗人不仅从四时更替、岁月流逝中感慨人生的命运遭际,从悲欢离合、穷达荣辱的人事变化中也能“感荡心灵”,激发诗情。在《诗品》中,钟嵘最推崇的诗歌表现由人生遭际而引发的悲怨慷慨的情感。他列为上品的诗歌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他评价李凌诗“文多凄怆,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谐,……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诗歌的审美体验扎根于人的命运变化和人生经历之中,这样的生命体验自然会感天动地。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其艺术价值
钟嵘《诗品》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为后人所重视,然而历代诗论家对《诗品》所评诗人的品第问题多有微词,如所谓品陶不公,第谢不允的指责。《诗品》中被历代评论家所非议者,大约有魏武帝、魏文帝、宋征士陶潜、宋临川太守谢灵运、梁左光禄沈约等几条,其中最甚莫过于陶潜条。《诗品》对所评诗人的品第安排问题与那个时代的文学观、钟嵘的文学观以及后来《诗品》和陶渊明分别被接受的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故于此略申拙见。
《诗品》因其致流别之体例,所面临的第一个责难就是陶诗的渊源问题: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云:(钟嵘)论陶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百一诗》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不相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意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意,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仿之?此乃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六亦云然。《江西诗派宗派图录》山谷云:渊明于诗直寄焉耳,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宁复有派?夫无派,即渊明之派也。钟记室谓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果何所见而云然耶?清人沈德潜对此亦有类似语。日本近藤元粹评《诗品》:陶诗实得诗人温厚之旨,为千古一人,应璩、左思辈安得比拟哉。这些诗论家由于对陶渊明的推崇,表达出对钟嵘这一推源溯流的不满,仿佛应璩使陶诗大打折扣,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应璩的五言诗以《百一诗》流传后世,诗讥切时事,讽规之意正与陶诗同,所谓语时事则指而可想也。且陶诗风格上亦与钟嵘所评应璩善为古语雅意深笃相类。《诗品》推源溯流之体例源于其所谓《七略》裁士,正如张伯伟所说:钟嵘运用推源溯流法评论诗人时,其评语至少有两部分组成,即渊源论推溯诗人风格的渊源所自;本文论考察诗人及作品的特色。胡大雷更进一步指出:钟嵘渊源论是或有或无的,且推溯诗人风格的渊源所自,并不推溯至最源头而只考察其最近。也就是说,钟嵘溯源只是其体例的一部分,且所溯之源,取距离所评作者时代最近者,而不是将最上源也说出来,其说陶诗源于应璩,只是因为应璩诗中有与陶的共通处,且与陶诗有共通处之诗人以应璩距陶渊明时代最近,并不一定陶诗于应璩以上之诗人没有相承处。这样来看,叶梦得等人怕因应璩而抑制陶渊明进而对钟氏进行责难就显得没有必要了。他们只关注到其源出于应璩,而忽略了又协左思风力之说,即钟氏认为陶诗中另有一番刚劲之气则非应璩所备,所以紧接一句又协左思风力,以左思之风力评价陶诗可谓恰合。
诗人风格本身就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钟嵘以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评价陶渊明,正是切合实际的表现,所以后人也有为钟氏鸣不平的,如王夫之评陶渊明《拟古迢迢百尺楼》时说:此真《百一》诗中杰作,钟嵘一品,千秋定论耳。游国恩以为左思胸次高旷,笔力雄迈,与陶之音节苍凉激越,辞句挥洒自如者,同其风力。许文雨支持此观点,曰此论甚是。逯钦立亦同意此说,并说:钟嵘之论,甚足玩味,未可慢然视之也。王叔岷《疏证》在分析钟嵘所论之后言:后人非议钟氏之评陶诗,但就其源出于应璩一语为说,而忽其所谓又协左思风力一层,此非钟氏不知陶公,盖由后人不解钟氏耳。王运熙更是从应璩诗与陶诗具体内容入手,分析其风格体貌之相似,指出陶诗受应璩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左思是第二位的。此论在应璩诗不多见的今天看来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然思钟嵘当时,恐怕亦确如王先生所言以两人诗之具体内容作评,只是由于时代久远,作品流失,我们无缘得见而已。由此可见,钟嵘对陶诗的溯源论还是比较中肯的。
溯源之后,钟嵘对陶诗风格特点的评语部分,有意见者几无。至于最后钟氏评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胡仔、黄文焕以为隐逸之宗不足以尽渊明而叹钟嵘之陋,然考钟嵘之意,并未以隐逸之宗尽渊明,二人之批判又从何说起?这一点,王夫之、陈衍、古直等均同意钟嵘的看法。再者,当时陶诗多被认为是田家语,而钟嵘质疑此说,以为田家语不足以尽渊明,故曰岂直为田家语?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可见,正是钟嵘扩大了陶诗的内涵。诚如朱东润所说:彭泽之诗,仲伟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推许至此,殆难复过。此正是钟嵘对陶渊明推许之词,而胡仔辈以此贬低钟嵘,吾不知其于陶公,果扬耶?果抑耶?鉴于现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的观点已为学界接受,兹不再论。
关于钟嵘将陶渊明放在《诗品》三品之中品的问题,明闵文振《兰庄诗话》说:其上品十一人,如王粲、阮籍辈,顾右于潜耶?论者称嵘洞悉玄理,曲臻雅致,标扬极界,以示法程,自唐以上莫及也。吾独惑于处陶焉。王士祯《渔洋诗话》曰:陶潜宜在上品。沈德潜《说诗晬语》云:陶公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诗自能旷世独立。钟记室谓其源出于应璩,目为中品,一言不智,难辞厥咎已。陈延杰同意王士祯的陶潜宜在上品说,并在《诗品注》中引《太平御览》文部诗之类来证明陶诗在《诗品》中原属上品,后来讹误而居中品。冯开《论诗示天婴》亦言:不解品诗钟记室,却将潘陆压陶潜。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及艺术价值对吗
钟嵘的诗品极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重新发现及艺术价值,是对的。经有关资料的查询,钟嵘在《诗品》中所阐发的诗歌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对诸多诗人的评价也备受认可。而陶诗所具有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价值也在苏轼的大力发掘后被给予肯定。钟嵘将陶诗置于中品而非上品的做法受到了特定时代的风格及审美原则的影响,他以偏概全地将陶渊明封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与此因素有关。无论如何,我们都认为钟嵘对陶诗的评定并非滑稽之谈,而显得颇为合理。
钟嵘怎么读
钟嵘拼音如下:
钟嵘(约468年—约518年),字仲伟,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人,魏晋名门“颍川钟氏”之后。
齐代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
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
《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品第之外,还就作品评论其优劣。后以《诗品》定名。在《诗品》中,钟嵘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钟嵘在对历代作家的艺术特点、风格进行品评的同时,还在序言中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以及当时诗坛所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流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反对当时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风尚,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品评准的。它的出现,和当时诗歌创作的发展、清谈和品第人物的社会风尚等,都有密切关系。
钟嵘《诗品》的问世,对唐代诗歌盛世的开创究竟有何意义
《诗品》是《文心雕龙》之后的第一部对诗歌进行品评的著作。钟嵘,颍川人,生于何时死于何时都不清楚,但是参过军做过官,于公元五百一十三在南京写了《诗品》。《诗品》和《文心雕龙》会在同一时代但是不同时间内相继出版,都是为了反对那个时候的文风中的形式主义而出现的,也不是什么偶然。《诗品》虽然出现在《文心雕龙》后面,但却是第一部对诗词进行品评的作品,因此对后来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诗歌的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给了很多人的观点或方法或形式都有了很大启发都有了很大的影响。
《诗品》并不是品评所有的诗词。《诗品》的品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在书中,总共品评了一百二十二人,并把这一百二十二人分成了三品,为上品中品下品。钟嵘在《诗品》中发表了自己对于诗词的看法:第一,诗不仅要单方面的强调赋单方面的强调比兴,而且还要把赋和比兴两者互相结合起来一起使用;第二,诗不饿能够单方面的强调内在或强调外在,应该把内在以及外在放在同一水平,两者都要同等重视。在这两个方面,钟嵘其实和刘勰的看法是差不多一样的,只是有一方面也就是比兴略有不同而已。
钟嵘认为写诗不能用典。他认为,在诗中用典,就是没有自己想就是抄袭,因为这些典故直接就可以查到根本不需要自己进行思考。他还重点批判了宋朝末期因为诗坛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而导致作诗就像抄袭的风气。在这一点上,刘勰就不像钟嵘那样认为诗词不应该用典,他觉得诗词可以用典,但是你要用典的话就要用的准确用得恰当。
钟嵘反对四声八病。四声八病的这一诗律主张诗沈约等四人提出的,但是钟嵘严格反对他们。因为这四声八病的限制对于作诗实在是太难了,就是连提出四声八病的沈约四人都无法完全遵守,因此钟嵘就严厉的批判了他们。
钟嵘《诗品》评价“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陆、潘指的是
“陆海潘江”这个成语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其中“陆”指晋朝的陆机,“潘”指晋朝的潘岳。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潘岳(247年―300年),即潘安,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陆海潘江”,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钟嵘的《诗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钟嵘的《诗品》大约写于502年到513年之间。此书以当时诗坛最主要的诗歌形式五言诗为中心,把诗人分为上中下3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每品又依时代先后次序排列,一一予以品评,每品为一卷。共论及从汉朝至梁代的诗人122人。他对这些诗人及其作品的成就、风格、优劣作了总体评价,并且分流立派,各溯其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