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_对影成三人’’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_明月_李白_诗人

本文目录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 古诗中 对影成三人 的三人是指
  • 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是指哪三人
  • 什么什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此句出自李白
《月下独酌》全诗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写了诗人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
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点出了一个“独“字.“独酌“乃此篇之诗眼.诗人有酒无亲,只好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来做伴了.这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一句话中出来的,不过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对影成三人”了。明月自然不会喝酒,影子也只能默默跟随着自己,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不至于那么孤独,就暂且在月影的伴随下,及时行乐吧!孤独的诗人还进一步来要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既因为月亮、影子等是没有知觉情物的事物,也含有不沾染世俗关系的意思,诗人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最真诚的。
此诗从表面看,邀月对饮,及时行乐,似乎有些消极出世的思想,但这也却是诗人别具一格的表达方法。透过“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的诗句,诗人内心深心的极度凄凉孤独之感跃然纸上,而且就其对社会上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恶与否定而言,也是含有积极意义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选自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古诗中 对影成三人 的三人是指

三人是指李白,月亮,影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千古名句。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情景。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春心荡漾。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指饮罢杯中酒)便再也找不到你们(酒中的自己)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即兴相聚在这浩邈的大雅的诗篇。

扩展资料

诗人李白上场时,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三人”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是指哪三人

“对影成三人”是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一句,是诗人把天边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的场景。表现的诗人孤独又不独,由不独显孤独的复杂情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能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那是一个春夜,鲜花盛开的院落,空气中有淡淡的清香,石板上放上一壶酒,如此良辰美景,李白却只能一个人独酌,只能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地上的身影,一起对饮,这是一个多么孤独的夜晚。

李白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浪漫诗人,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没有几人可以共鸣,唯有山间明月是知音,地上的影子是挚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人生的喜怒哀乐等诸般心情,他都托之于月,诉之于月。孤寂的日子只有月亮和影子不离不弃。“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

举头邀明月,明月不解饮,低头视影子,影子徒相随。对影成三人,看起来热闹了,实际上还是独酌,无法排遣心中的孤独,怎么办呢?暂时把明月和身影相伴,在这春暖花开时节,及时行乐。

酒越喝越多,渐入醉乡。酒兴起,既歌又舞。歌时月色徘徊,似在倾听欣赏;舞时身影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三人相互交欢,醉后三人各自分离。诗人回房睡,月光留窗外,身影也不见。诗人告别时和明月、影子相约,永远结伴交游,去那邈远的上天仙境。

这首诗反映诗人三种心境,一是孤独,有陈子昂的悲凉“有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二是达观,自得其乐,即使是独自一人,也可以借酒相邀明月、影子,组成酒局,畅饮而醉。三是悲凉。“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不仅是饮酒只有月和影,以后的交游也只有它们相伴。

什么什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诗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月既不解饮: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6)徒:徒然,白白的。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美好的春光。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忘情游,拜托世俗、不计得失利害的交往。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