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
- 关于徐霞客的资料
- 《徐霞客游记》是什么朝代地理学家
-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呢呢
- “登山里许
- 徐霞客游记 天台山游记赏析
- 宁海旅游,《徐霞客游记》开篇必去的5个景点都有哪些
-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 《》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学家徐霞客所著
- ”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是什么意思
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
《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是《游天台山日记》,记录他第一次游历浙江天台山的九天。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读者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原文节选: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关于徐霞客的资料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介绍: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是什么朝代地理学家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1、《徐霞客游记》学术价值
《徐霞客游记》中描写事物所采用的清新优美文笔,使读者爱不释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以前的一百三十五年间,完全靠读者用笔抄写来流传。乾隆四十一年以后,才有刻本流传。对《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不少名家有过中肯的评论。
2、徐霞客介绍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呢呢
1、徐霞客是明朝人。
2、简介: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登山里许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出处: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翻译: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白话译文: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创作背景: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书中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描绘了出来,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 (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游记 天台山游记赏析
《游天台山日记》这篇游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
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游天台山日记》是明代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是公元1613年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
扩展资料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并为他制作远游冠,以壮行色,但直到天启五年(1625),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
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1625)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这期间历游浙、闽、赣、楚、粤西、黔、滇等地。
徐霞客的游历日记,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他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季梦良先是推辞,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徐霞客就过世了,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
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仅将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手迹,整理残稿,补上王忠纫所没有补的那部分,按照地区分类,整理成篇。《徐霞客游记》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抄本。
宁海旅游,《徐霞客游记》开篇必去的5个景点都有哪些
宁海是一座埋藏在浙东群山叠峰之间的小县城,风光优美,历史悠久,早在400年前徐霞客就曾游历宁海,《徐霞客》游客开篇地就是描绘的宁海这片美丽的土地,“中国旅游日”也是发源于此。
前童古镇,国色天香
在这里,依然保存着数量颇多的名人私家别院,比如清代举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宽住的宅“职思其居”、泽思居、五福临门、童氏祠堂等,大多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见证着这里的历史变迁。
十里红妆:2000多件藏品再现“女儿梦”盛世红妆
十里红妆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婚嫁民俗,其中“十里”指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数十里,当然实际并没有那么长,但也非常的壮观。
伍山石窟:山海之间的洞窟奇观
置身洞窟之中,不得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如此高度的落差,且石壁之上如此的光滑,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时也惊叹古人的智慧、技艺之高。
许家山石头村:犹如置身石头的海洋
置身村落之中,一栋栋石头建成的房屋、一条条石头铺砌的小道映在眼前,这些石头皆取材于当地的山上,因时间久了,原来的青灰色石头变成了青铜色,所以这些石头也被称之为“铜板石”。村落中大多生活的是一些老人,以叶姓为主,近些年来游人的增多,老人们也做一些小买卖,比如当地的一些特产,闲暇时间便坐在门口聊聊天,很惬意。
宁海湾:少有人知的海上千岛湖
宁海湾上除了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外,在大海之中还分布有许多的海山,犹如散落于大海之上的明珠,所以宁海湾也被冠以“海上千岛湖”的美誉。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登山里许出自明代徐霞客创作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写作者的武彝之旅。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汨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峰。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曲真高下随岩宛转。
注释:
(1)许:表示约数。
(2)三姑:地名。
(3)幔亭峰:山峰名。
简介: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区进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进行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16个省市。
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以散文和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经历和观察到的各种地理现象、自然规律、气候状况、动植物情况,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
常考题目: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登山里许。许:________________
(2)然业已上登。业: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些许,一些既,已经看,回头看就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答案:A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学家徐霞客所著
1、简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学家徐霞客所著。
2、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3、拓展: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是什么意思
早上去看碧海晚上又看到苍松山,见识青天追赶白日,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释义:
1、朝:早上。
2、碧海:碧蓝色的海。
3、睹:看。
4、白日:太阳。
作者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