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清平调李白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家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谢谢!!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谁群五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什么意思
清平调李白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1、全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家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三章。
这是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 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赞杨贵妃之美貌的同时也赞颂皇恩浩荡,颂扬了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恩德之重;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 反复作比,极力夸赞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甚至于让凡人疑为天人的美貌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 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满溢,却不露痕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谢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作者
李白 (lǐ bái)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谁群五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什么意思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比喻手法,只不过从眼前实际的景物移开,转换成天上仙境,群玉山,是西天王母娘娘所居之处,据说山上多产美玉,因以为名;而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也是王母娘娘的仙宫。若非,会向,均为当时口语,和如今口语中“如果不是”和“应该就在”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说,(这样美若天仙的女子)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中见到,也只应该在瑶台仙境碰上。言外之意,这种难得的盛事,即“赏名花,对爱妃”所带来的极大的感观享受与心灵美感,岂是一般的俗人所能想象的?这就不仅仅是在赞美杨玉环惊人的美艳了,而且也分明是在说唐玄宗身为大唐一代的太平天子,既然使得眼前这人面与花光浑融一体,让其同蒙恩泽和雨露,而使其焕发出生命的美好与韵味,自然理所当然地应该享有和独占这一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