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黄右擎苍的意思(左牵黄 右擎苍 什么意思)_出猎_苏轼_太守

本文目录

  • 左牵黄 右擎苍 什么意思
  • “左牵黄,右擎苍”,黄与苍是什么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什么意思
  • 左牵黄右擎苍是啥意思
  • 左牵黄右擎苍惶是什么意思
  •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简要赏析
  • 左牵黄右擎苍什么意思
  • 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和“苍”是什么意思呢
  •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牵黄擎苍是什么意思

左牵黄 右擎苍 什么意思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全部注释
  1.“左牵黄”两句: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
  2.“亲射虎”两句: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3.“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

“左牵黄,右擎苍”,黄与苍是什么

提到唐诗宋词,脑海里率先浮现出的就是李白与苏轼的身影。要说狂放不羁,无人出其右。“天子叫来不上船,自称爷是酒中仙”,简直就是狂得没边。但是狂也需要资本,最起码要自信,不然让你狂你也狂不起来。因为还没怎么打击你,你就蔫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人,是狂不起来的。

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又有点本事,内心承受力极强,还又狂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份自信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自信与狂放贯穿于李白整个的人生,哪怕他仕途不顺,他的风格依旧是大唐雍容华贵,大开大合的风格。他虽然惆怅,但是从没体会到郁闷在里面。用现在的话描述这种感觉就是“我去,咋又不行呢”,仅此而已,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苏轼整体和他就不一样了,仕途也不是很顺畅,但是仍旧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在面对生活。苏轼是豪放,将现实看淡,泰然处之而又不忘报国。

苏轼当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创作了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拉开了苏轼豪放诗词的序幕。在当时宋词多以柳永婉约唯美的风格为主,苏轼这首词一出,将豪放派诗词拉到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之后,苏轼的词风多属于此类。

这样的词风也颇符合苏轼豪放派的性格,一起来欣赏一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词开头就描写了在密州出猎时候的盛况,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干的事情。随后便出来一句“左牵黄,右擎苍”,这里面所说的黄与苍指的是黄犬与苍鹰。

那为什么苏轼要牵一条黄犬呢?这里的黄犬很有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中华田园犬,在文中泛指猎犬。古代的文人常给犬配一个修饰词就是黄。“青蝇为吊客,黄犬寄家书”,黄犬在文人笔下大行其道,泛指一类犬。

苏轼本词的前半部分在描写轰轰烈烈的打猎的场景,随后提出自己想要和孙权一样,亲自射杀老虎,建功立业。酒已经喝开了,内心充满了豪迈之情,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哪怕双鬓微白,又如何。我就盼望着哪一天皇帝能想起我来,派使者来给我老苏带句话,我还要去建功立业,拉满长弓,射下天狼星呢。

西北望,射天狼

话说天狼星在东南天空,为何苏轼却说,西北望,射天狼呢?首先一点可以说的是,一代文学家苏轼不会出现分不清天狼星在哪的问题,虽然古代没有星座一说,但是他既然知道天狼星,就肯定知道天狼星的位置在哪。

之所以这么讲,这里的天狼指的并不是天上的“天狼星”,而是指的位居西北方向的西夏,当时宋朝在于西夏开战,苏轼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内心热烈的期盼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此时的他却在当一个密州知州。

他时年四十,正是男人建功立业的年岁,但却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外放于此,此时的苏轼内心在苦闷的同时还是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渴望的。

时针说

单纯就苏轼个人来说,虽然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后期还屡遭贬谪,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与爱国之情不可否认的。

苏轼在面对挫折与不顺时,一直保持一颗乐观豪放的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贯穿苏轼一生的信仰。我们在遭遇生活中的不幸的时候,不妨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要记住,只有坚定的活着,不断的奋斗才能改变当下的人生,自暴自弃与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加油吧各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什么意思

1、对仗:左牵黄,右擎苍

白话译文: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夸张:千骑卷平岗

白话译文: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白话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反问:鬓微霜,又何妨。

白话译文: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借代:“左牵黄,右擎苍” 中的“黄”代之黄狗,“苍”代之苍鹰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比喻:“鬓微霜”中的“霜”比喻鬓角像霜一样白了。射天狼。“天狼”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话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此文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颇具文学底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左牵黄右擎苍是啥意思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一、原文:节选自《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二、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二、中心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左牵黄右擎苍惶是什么意思

擎苍牵黄
【拼音】qíng
cāng
qiān
huáng
【解释】擎:举;苍:指苍鹰;黄:黄犬,指猎狗。形容带着鹰和犬出猎时的姿态。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希望能帮助你,满意请采纳~~~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简要赏析

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左牵黄右擎苍什么意思

意思: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扩展资料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参考资料:江城子·密州出猎-百度百科

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和“苍”是什么意思呢

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历来深受宋词爱好者青睐。不过,许多朋友对这一首词的认识,也仅仅只限于首句“聊发少年狂”和末句“西北望,射天狼”。对于词作中间提到的“左牵黄、右擎苍”,往往有些理解偏差。

误以为苏轼“左牵黄,右擎苍”,是指左手牵着一匹黄骠马,右手托着一只老苍鹰。其实,

真相有点令人“喷饭”。原来,苏轼在“聊发少年狂”的豪壮时刻,左手却牵着了一条老黄狗!

只是牵一条中华田园老黄狗,还能“聊发少年狂”,这才是真的“狂”啊!

一、词作赏析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一首苏轼词,被视为北宋豪放词派“开山之作”。

讲的是苏轼酒后酒出的壮志豪情,他左手牵扯着一条老黄狗,右手托着一只老猎鹰,以一个财主的形象上山去打猎。过程之中,幻想自己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卷起了漫天的黄尘。自己幻想就算了,他还想趁着酒兴呼喊全城的百姓,来看他是多么的勇猛,就像少年时代的孙权一样,可以“亲射猛虎”。

胡吹一顿大气之后,苏轼被平冈的山风一吹,稍微清醒了一点点,他也知道自己喝高了。但是旋即又想到:

我头发是白了一点,可是我的精力依旧不减少年啊!

“白羽尚能一挥”,只要朝廷有需要,我也可以带头冲锋,陷阵杀敌!

二、词作背后的故事

苏东坡当时担任密州的知州,因此他在词中自称“太守”。工作之余,苏东坡尤其会享受生活。除了喜欢吃“东坡肉”、观竹,他还喜欢打猎、喝酒跟填词。

而当时的宋词以“婉约”派为正宗,以柳永为代表,描写的内容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唐诗那种豪气干云的气象。苏东坡感觉不过瘾,自创了“豪放词”。

以“有别于柳七郎风味”的作品,直抒胸臆,表达少年般的拳拳爱国之心。

词作以“千骑卷平冈”和“西北望,射天狼”的动作描写,暗示上阵杀敌。这是因为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北宋边境遭遇西夏国进犯。苏东坡在密州闲不下来,希望能赶赴前线,为国分忧。

之前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自求外放,算是他在政治上比较失意的时候。他自认是“老夫”,可是全词读下来,丝毫感觉不到老迈和颓废的意象,可见其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这一首《江城子》一扫宋词之前的脂粉气息,写得潇洒自如,豪迈中还带了一点儿风趣。

因为末句中的“会挽弓雕如满月”,容易让现在四十上下的朋友们联想到《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弯弓射大雕的动作,所以许多人根本想不到,苏东坡当时手里还牵着一条老黄狗。

既然要打仗,就算不骑汗血宝马、大宛名马、赤兔马,至少也应该来一匹黄骠马吧!结果他不骑马,不但没骑马,连驴子都没有一匹。手里牵着一条老黄狗,脚下骑着“11路”,就敢“千骑卷平冈”了。还想叫全城的百姓都来看他上山打老虎,所以说苏东坡就是这么“狂”!

诗词界评价

可算作是

结语

曹操作诗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把自己比作了有志向的老牛。而苏东坡根本不认老,也不根本服老,他依然觉得自己是一个能打虎的少年人。

他不光能上山打猛虎,他甚至可以入海擒蛟龙。三杯老酒一下肚,浑身的气力使不完,所以他想带兵去出征。

这种热血豪情,的确是一个少年人才会拥有的,这和他后来在《破阵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表达的那一种,道家悠然、闲散的心态,截然不同。

残拳锈剑今何在?热血未冷死方休!一个人的年龄,不能阻挡他满腔的爱国的豪情。不要说他的手上牵着一条黄狗,哪怕是只是拎着一条臭咸鱼,他也敢上阵去杀敌。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牵黄擎苍是什么意思

  • 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 苏轼
    老夫1聊2发少年狂3,左牵黄4,右擎苍5,锦帽貂裘6,千骑卷平冈7。为报倾城8随太守9,亲射虎,看孙郎10。
    酒酣胸胆尚开张11,鬓微霜12,又何妨!持节13云中14,何日遣冯唐?会15挽16雕弓如满月17,西北望,射天狼18。
    爱国情感狩猎宋词三百首场景初中古诗豪放
    译文
    逐句全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查看更多
    注释
    江城子: 词牌名。
    密州: 今山东诸城。
    老夫: 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 姑且,暂且。
    狂: 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 黄犬。
    苍: 苍鹰。
    锦帽貂裘: 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 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 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 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 更。
    微霜: 稍白。
    节: 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 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 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 定将。
    挽: 拉。
    雕弓: 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
    满月: 圆月。
    天狼: 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查看更多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查看更多
    作者
    苏轼 [sū sh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