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白话文在线阅读(镜花缘文段摘录)_君子国_百花_的人

本文目录

  • 镜花缘文段摘录
  • 镜花缘君子国文言文

镜花缘文段摘录

《镜花缘》是清代有名的小说,以下是我整理的镜花缘文段摘录,欢迎参考阅读!

1.尽人事,听天命。

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自然规律的。人事: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规律。语出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尽人事以听天命”“尽人事以听天命”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基本同为一理。尽人事:可以理解为,尽一切人力所能为。听天命:为此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了,这里的上天是指,天时地利,万事存在太多的变化和未知,没有人能把控一切(规律),而人只能尽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回。这两句大意是:宁可把衣服弄湿了,也不可乱了步子。作者在原文中以此两句形容一种“一步三摇,斯斯文文”的步态,并认为这种人“过于拘板”。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办起事来宁可遭受损失,也要死守旧的教条,不也一样可笑吗?这两句可用于讥刺那些墨守成规,不肯因情变通的人。

3.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大小:指年长年幼。这两句大意是:学问不论年长年幼,应该以某一方面擅长的人为师。该名句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拜师求知之道。人的才能不是以年龄的累积计算的,往往许多聪明早慧的人,学问反倒在自己的师长之上。所以,从师求教的唯一标准应该是“能”,即在某一方面确有其长。如果耻于向年轻后生学习,把自己封闭在虚荣的小圈子里,要做到博学多能是十分困难的,该名句说理透彻,给人以启迪,虽用语通俗。却有格言之风。

4.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这两句大意是:人总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见其中的.危害;鱼总是只看见钓钩上的食物,而看不见钓钩。人世间许多事情都是利害相连,祸福相关的,而见利忘害,谋福忘祸,以致因利致害,求福得祸,这也是常见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这两句以鱼见食而忘钩比喻人见利而忘害,非常生动恰当,也很有说服力,可用于感叹某些人贪图小利,忘记祸害,提醒人们警觉。

5.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两句大意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不败,四时八节总有绿草长青。此二句可从两方面去理解:或者形容南方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青草;或者说明大自然四季都有花草,不必伤春悲秋,徒增苦恼。可用来形容四季长青的自然景色,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作品内容

镜花缘(李汝珍创作小说)  在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对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后心月狐奉玉帝诏下凡,临行时,嫦娥告诉她,当令百花齐放,以显威名。于是,心月狐下界,转世成为武家女儿,后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才人。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为秀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十二名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国”商人收低价讨好货,国王严令禁止臣民献珠宝,否则烧毁珠宝并治罪;“大人国”的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女儿国”里林之洋被选为女王的“王妃”,他被迫像当地妇人一般穿耳缠足;在“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虚伪狡诈;“无肠国”里的人都没有心肝胆肺,他们都贪婪刻薄;“豕喙国”中的人都撒谎成性,只要一张嘴,就都是假话,没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国”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明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君子国文言文

1. 君子国的君子国原文与译文

作品原文 《山海经-第四卷-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奢比尸)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作品译文 奢比尸的北边是君子国。君子国的人个个衣冠楚楚,人人佩带宝剑。

他们都饲养野兽,身旁总有两只大老虎。 他们性格谦和,为人忍让不好争斗。

君子国有一种植物,名叫薰华草,寿命极短,早晨生长,到晚上便会死。 扩展资料:君子国出自《镜花缘》一书,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

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

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这样的一个君子世界,也是我们所向往的。想作者李汝珍所生活的清朝咸丰年间,肯定是市场盛行欺诈,必定是寡人好货,贿赂公行。

他是在借君子国这个虚无的国家,来述说着自己对那个时代的不满与无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国。

2. 镜花缘的译文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产生隐遁之志,抛妻别子跟随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他们路经几十个国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岛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的女子。唐小山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国”商人收低价讨好货,国王严令禁止臣民献珠宝,否则烧毁珠宝并治罪;“大人国”的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女儿国”里林之洋被选为女王的“王妃”,他被穿耳缠足;在“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虚伪狡诈;“无肠国”里的人都没有心肝胆肺,他们都贪婪刻薄;“豕喙国”中的人都撒谎成性,只要一张嘴,就都是假话,没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国”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明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唐小山又去参加“红文宴”。

【文章主旨】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作者借想象中的“君子国“,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这里的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脱尽仕途习气“,使人感到可亲可敬。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卖主力争少要钱,售出上等货;买主力争付高价,取次等货,彼此相让不下。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苞苴盛行的现实社会。

3. 《镜花缘》全文阅读

《镜花缘》内容简介:

武则天夺取唐朝的政权,改国号为周。一日游上苑,武则天下诏迫使园中百花在残冬大雪中开放。上天见百花不经请示,适时开花,乃将百位花神滴降凡尘。总管百花的花神百花仙子拓生在秀才唐敖之家,后取名唐闺臣。唐敖因不满武后,同多九公、林之洋到海外游览,历经君子国、女儿国、不死国、两面国、无肠国等四十多个国家,亲见许多奇人异事、奇风异俗,有的人长两面,有的耳长垂地,有的歪心,有的无肠,有的专爱撒谎,有的一毛不拔,千奇百怪。唐敖在游历中还无意间结识了滴贬海外凡尘的许多花仙。后恍然觉悟,入小蓬莱修道。武则天为选才女,下诏开科考试女才子。百位滴降凡尘的花仙,从海内外齐奔京城应考,并均中试。乃欢聚一堂,弹琴赋诗,弈棋作画,行令论文,说艺猜谜,各显才华,尽欢而散。 此时,遭武则天陷害的徐敬业、骆宾王的后代余承志、洛承志同剑南节度使文姜等,联合起兵反对武氏朝廷,先后攻破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城,武则天被迫同意唐中宗复位,从而把政权仍归还李氏王朝。数十名被滴贬尘凡的女花仙在讨伐武氏朝廷中殉难,唐闺臣亦去小蓬莱寻父入山不返。 作者对当时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不满,在书中均有暴露、批评。且因作者博学多才,文字功底坚实,采撷古籍中的神话传说联缀故事,借论文赋诗、讲谈笑话、游览猎奇等故事情节讽喻现实,信口而出,得心应手,写得光怪陆离,幽默风趣,生动流畅,极具可读性和吸引力。作者具有改良主义倾向,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假道学、伪君子和某些封建迷信,并精心编造了君子国等所谓理想社会的故事,但由于作者阶级立场、思想矛盾以及时代的局限,仍脱离不了封建糟粕的窠臼。尽管如此,《镜花缘》仍不失为一部有成就的经典小说。

4. 镜花缘第六到十回主要内容.

镜花缘六到八回主要介绍如下:1、第六回:众宰承宣游上苑,百花获谴降红尘。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6665主要内容: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对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2、第七回:小才女月下论文科,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主要内容: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为秀才。

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3、第八回:弃嚣尘结伴游寰海,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主要内容: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十二名花仙转世的女子,唐敖不仅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陆续服食跃空草、朱草等仙家异物,有负重、跃高之能,也坚定其出世离尘之念,最后入小蓬莱成仙。4,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众女子子饭后散步,来到了古桐台,在古桐台上,尧蓂、尧春,舜英,素云,瑶芝五个人她们一起弹琴,那琴声真好听,声清韵雅,山虚水深,五琴齐奏,彩云欲停,师兰言称之为“绝调。

尔后,众人又来到了牡丹亭吃点心,牡丹亭的周围开满了牡丹,姚黄魏紫,烂熳争妍,在亭中林书香谢文锦等八个人写了春上。又有燕紫琼和易紫菱手拈冷玉,息气凝神在下棋,真可谓是琴棋书画,风雅无比。

5,第10回:诛大虫佳人施药箭,搏奇鸟壮士奋空拳。三人躲入树林。

风头过去,有只斑毛大虫,从高峰撺至果然面前。果然一见,吓的虽然发抖,还是守着死然不肯远离。

那大虫撺下,如山崩地裂一般,吼了一声,张开血盆大口,把死然咬住。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大虫著箭,口中落下死然,大吼一声,将身纵起,离地数丈,随即落下,四脚朝天。眼中插著一箭,竟自不动。

多九公喝彩道:“真好神箭!果然‘见血封喉’!”唐敖道:“此话怎讲?”多九公道:“此箭乃猎户放的药箭,系用毒草所制。凡猛兽著了此箭,任他凶勇,登时血脉凝结,气嗓紧闭,所以叫‘见血封喉’。

但虎皮甚厚,箭最难入,这人把箭从虎目射入,因此药性行的更快。若非本领高强,何能有此神箭!不意此处竟有如此能人!少刻出来,倒要会他一会。

扩展资料:《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国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

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通过对于《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了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它主张男女平等。

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