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ppt优秀课件((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_六国_六国论_秦国

本文目录

  •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
  • 《六国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 苏洵写的《六国论》,是讽刺当时的社会吗
  • 急求!!!!《六国论》 苏轼 注释,特殊用法,通假字等(注意是苏轼的,不是苏洵的)
  • 六国论如何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

1、A
2、D
3、(1)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 
  (2)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
4、楚、韩、魏;“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或“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六国互相攻打,弱肉强食,削弱自己,导致灭亡。

《六国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
  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作者简介
  
  苏洵(公元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郭预衡)

苏洵写的《六国论》,是讽刺当时的社会吗

《六国论》以我拙见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议论文,无论是结构的安排还是手法的搭配,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篇满分作文,内容有价值,自圆其说,一颗赤子爱国心跃然纸上。但同时它也仅仅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议论文,私以为在史论和政论上都未中要害。

首先谈谈史论这方面,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

首先谈谈史论这方面,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远远不是“弊在赂秦”这么简单就能概括的,我读史不能说很多,鉴史能力也平平,希望能得高人指点。总的来说,我认为历史事件不能以一点概括问题所在,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一些历史必然性(种族发源地,机遇,连续几代贤王等等)导致的。

大框架是秦的商鞅变法将秦无论是对军事的重视和对土地的分配都做到了六国的前面,是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基本,其次是秦几代连续出现贤主,旁观隔壁楚国就没这么好的国运了。其次就是各国不能联合的问题:韩,赵,魏,楚,燕,齐,除了韩和燕,基本上其他四国都曾有希望统一中原,但问题在于他们强大的时期各不相同以至于在他们几家有力于联合扛秦时,都有其中一家很强大到有希望统一六国所以不屑于联盟,这个单独强大的国家不是秦的对手,另外四家联合起来也不足以扛秦,故一直没有达成有效的联盟,唯一一次联合还因为各国前期的拓张策略导致彼此不相互信任,彼此之间的嫌隙经过稍微撺掇便联盟崩溃。

连贯前后几千年历史便不难发现,往往只有一把手联合四五六把手能把二把手干倒,很难或几乎没有二三四把手联合起来把一把手干倒,因为二三四把手都有机会成为一把手便存在利益冲突,共同利益是联盟构建的基础,而利益冲突便是联盟破灭的祸根,我想这可能也是一家公司或一个团队需要绝对领导者以至于个人股份(威慑力)占一半以上的原因,巨大实力差距影响配合默契。再说文中提到的燕小而晚灭,私以为完全是占了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便宜,并不是因为他的抵抗政策。

再说说政论方面

再说说政论方面,北宋疲软的军事问题背后,表面原因是一直求和,割地,赔款,但关键原因不是重文轻武的国策吗?军队强大了自然不需要考虑割地的问题,《六国论》所针砭的时弊是表象,不能构成建设性意见的。从赵大出生在因节度使手握重兵而导致灭亡的盛唐后,以及发动兵变开始的大宋王朝基本已经奠定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再加之杯酒释兵权和赵二不义上位想去打仗建立威慑确不妙屁股中箭狼狈归来,更是将它板上钉钉,这是大重点。

还有小重点便是文官担任将领一事,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还有小重点便是文官担任将领一事,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一个空降的文官,没有和将士们一同饮酒作乐,一起在泥地里摔跤,一起冲阵杀敌便建立不起“战友情”,这便体现在北宋常出现守城却少进攻的战事常态,因为进攻时的多个情况尤其考验士兵对将领的信任,如围城多日不下时,能否继续坚持围城策略,深入敌军腹地,被包围时能否聚力反抗。没有“战友情”没有好进攻。其次文人大多向往以少胜多,总是在技巧上做研究变化样,非要以少胜多展现实力,却没有注意战争经验上的积纍,苏联前期战争也弱但靠刷人头攒经验,最终得以叫板“优先国”。

后人论史自然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没有和《六国论》这样早期文章的可比性,况且以上想法不合理之处尚存希望高人指出,并且北宋在军师上的弱上面描述的只是一小点,本人认为比较直观的一点,复杂原因由于能力原因也不能尽述,毕竟只是一介无知的年轻人。能读到这里是我莫大的荣幸,如果能指正填补或轻击赞同更是感激不尽!

急求!!!!《六国论》 苏轼 注释,特殊用法,通假字等(注意是苏轼的,不是苏洵的)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几乎。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特殊用法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四、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1.赵尝五战于秦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

六国论如何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是借古喻今 还是借古讽今——对苏洵《六国论》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的探讨
中国文学史上, 出现了唐宋八大家, 宋代的苏洵名列其中。他的名气虽没有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大, 但他的《六国论》等文却在当时颇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在今天, 《六国论》也经常被选入中学和大学的教材之中。那么, 作为宋代的苏洵, 为何要对一千多年前的“六国之事”喋喋不休地大加议论呢? 这又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今天,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六国论》的写作用意及艺术特色。
  一、《六国论》不是借古讽今之作, 它重在借古喻今
  有不少文章在评价《六国论》时强调, 《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之作。如1983 年版的《中专语文教学参考》 中说:“《六国论》借古讽今, 对北宋统治者提出批评和警告。”而我认为, 《六国论》绝非借古讽今之作, 而应是借古喻今之作,它也不是对北宋统治者提出嘲讽和批评, 而是为维护北宋统治者的利益而提出的治国之策, 是对统治者改变国家策略的委婉的劝谏。
  讽者, 刺也。喻者, 比也。二者立足点不同, 其表达的目的和用意也不同, 前者重在揭露和批判, 后者在于纳言劝谏。如果不弄清这点, 我们就会错误地领会苏洵写作《六国论》的真实目的, 进而错误地评价苏洵其人对北宋帝国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借古讽今者, 应是对当前现实极为不满, 故而借古人之事以此讽刺嘲笑, 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被讽刺者的利益, 如《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 借古喻今者, 正是为了维护某个对象的利益, 对当前不满的现状借古人之事以比喻进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这种批评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是为了维护被批评者的利益的。《六国论》就应是这类文章。
  宋代文学总体上可分为士大夫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两部分。士大夫文学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道德色彩。宋代士大夫的仕宦经历和勇于用世的精神, 使文学创作始终与政治密切关联。他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比较实际和清醒, 很少再沉溺于人为编织的政治幻想; 此外, 宋代台谏自由议论和政治斗争的公开化, 使得官员、文人敢于大胆直率地发表政治意见, 这些情况都吸引了文学向政治靠近, 使文学在现实政治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还有一个方面, 宋代作家普遍将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文学的主题, 继承“唯歌生发病”的传统, 担当“执我矛戈, 与子同仇”的鼓动作用。因此, 宋代文学表现了一种经久不衰、贯穿始终的对政治的热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北宋文人苏洵, 正是抱着对国家命运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写作了议论国政、劝谏改变国策的文章《六国论》。所以, 我们首先要肯定《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六国”而实指宋朝的政治策论文。
  北宋时期, 儒学复兴成为思想界的主导。作为士大夫或文人, 都因儒家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对统治者的忠诚和爱护, 他们议论政事或从事政事, 主要是从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 而绝不会为损害或推翻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论证议政。正因如此, 《六国论》才应是借古喻今———借对“六国”灭亡原因的议论, 希望引起统治者对治国策略的改变, 表现了苏洵对大宋朝廷免于重蹈“六国”之故事的热切愿望。
  二、《六国论》的写作, 是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反映
  宋代人苏洵, 对一千多年前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原因的议论, 于是, 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问题: 宋人苏洵为何要对一千多年前的战国之事大加议论呢?答案是苏洵生活的北宋当前的生活现实促使苏洵产生了写作《六国论》的欲望。他看到宋朝一味地赂敌而越来越不景气,焦虑不安, 联想到“六国”灭亡的原因就是“赂秦”而致, 于是写作了这篇论“六国”而实论宋朝的策论文。
  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根源。毛泽东说: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说明作家写某种社会生活, 就是他对这种社会生活有所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且在写某种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就要体现他对这种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六国论》就是作家对宋代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反映。
  三、借“六国”之古, 喻宋朝之今; 《六国论》饱含着爱国之情
  文学理论认为: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 是为了通过艺术形象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传达给读者, 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作用。”苏洵虽然生活在宋代, 可他面对宋朝越来越不景气的社会现状, 忧心焦虑不安, 他不愿意宋朝就像“六国”那样因赂敌而灭亡。因此,他写作了《六国论》, 借对六国赂敌而亡的议论, 表达他希望统治者改变治国策略、挺起大宋帝国的腰杆、显示大宋帝国应有的威严的愿望。那么, 苏洵所生活的北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现状呢?
  宋朝是一个社会极不安定、各种矛盾非常尖锐的时代。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 年) 时, 为了求得苟安, 宋王朝以财赂敌, 每年贡给契丹白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到了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 年) 时, 契丹又以武力威胁、要求大宋增加割地。宋王朝又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 以求得片刻苟安。庆历年间, 西夏族又入侵, 宋王朝又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 年) 与西夏族和谈, 签订了大宋每年给西夏白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 茶叶三万斤的和约。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投降卖国的行经。这种行为与战国时期“六国”的“赂秦”情形有何二致呢?
  战国时期, 秦国东出扩张, 韩、魏、楚三国畏于秦国的势力, 主动向秦国贿赂割地, 以求苟安; 远离秦国而比较强大的齐国因暂时未受到秦国的侵略就与秦国交好, 不但不支持曾建立的联合阵线, 反而恃强凌弱, 自相攻伐; 燕、赵两国虽然坚持抵抗, 但力量有限, 又缺乏强有力的援助。就这样, 六国“赂秦”而越来越弱, 秦国却越来越强大, 终于被强秦一一所灭。
  《六国论》就是借对六国灭亡原因的议论, 反映宋朝之今的生活现实。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并在反映中渗透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发现和评价。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密切联系着, 如别林斯基所说: “如果一部艺术作品只是为描写生活而描写生活, 没有发自时代主导思想的强大的、主观的激动, 如果它不是痛苦的哀号或者欢乐的颂赞, 如果它不是问题或者对于问题的作答, 那么, 对于我们来说, 它便是一部僵死的作品。”出于对统治者的爱护, 对国家的忠诚, 苏洵奋笔疾书, 写下了借古喻今提醒统治者改变治国策略的《六国论》。《六国论》在结尾处满怀激情地疾呼道:“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这呼喊, 不正表现了作者对大宋朝廷将趋于灭亡的极大痛苦和焦虑吗? 我认为在那样特定的时代, 这种对朝廷、对君王的忠诚, 不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吗?
  四、《六国论》的艺术特色
  苏洵酷爱先秦散文, 尤其对《孟子》、《战国策》等颇有研究, 所以他的文章很有策论风气。《六国论》就是如此。
  1.《六国论》结构严谨, 推理缜密, 表现了极高的纵横捭阖的艺术结构特色。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六国论》的论证过程。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也。”文章开门见山, 直陈胸臆, 一语道出主旨。然后从“赂秦而力亏, 此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能独完”两方面进行比较, 得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的结论,说明秦国的获胜主要是来自于韩、魏、楚三国的“赂秦”, 再接着从燕、赵、齐三国不赂而后亡, 论述了赂与不赂的不同,最后提出“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告戒, 并发出“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之下矣”的呼唤, 表达出作者写作《六国论》的真正用意。从这个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六国论》的结构非常严谨, 推理也很缜密周到,显示了先秦策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2. 语言老辣犀利, 用词精确有气势
  如第二段中,“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弭繁,侵之愈急”四个对比句的运用, 加强了文章的气势。用词方面“有限”与“无厌”相对,“奉”与“侵”相对, “繁”与“急”相对, 这些词语的运用, 尖锐而有力地揭露了对强暴者屈辱贿赂的祸患, 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另外,《六国论》论证观点鲜明突出, 论证过程有理有据,显示了纵历雄奇、搏辩宏伟的纵横家的风格特色。
  总之,《六国论》是一篇艺术高超的议论文。“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 若决江河而下也; 其辉光明白, 若引星辰而上也。”就是对苏洵文章的最好评价。
  五、《六国论》的历史借鉴作用
  《六国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今天, 我们捧读它时, 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该文的表层鉴赏之中, 我们应该更深层地去体验这篇美文带给我们的思想意义。艺术创作是作家情感体验的结果。没有艺术家的情感体验, 便没有艺术创作;那么, 没有鉴赏者的情感体验, 也不会有艺术鉴赏。所以, 我们阅读《六国论》就必须要倾情深读, 必须“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在鉴赏中深刻地领会《六国论》的历史作用。常言说: 以史为镜。《六国论》就是一面镜子。
  《六国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在我国星汉灿烂的文学长河中, 《六国论》必将以它绚目的光辉提醒着人们:历史就是镜子; 历史就是教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