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全诗(“为人性僻耽佳句_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意思)_杜甫_律诗_语不惊人死不休

本文目录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意思
  • 古代文学34:诗圣杜甫!语不惊人死不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意思_
  •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称为
  •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被称为什么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出自哪首诗全诗有哪几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意思

1、解释: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2、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全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生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4、注释
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随随便便敷衍而成,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①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值奇景,无佳句,故曰聊短述。聊,姑且之意。
②此二句杜甫自道其创作经验。可见杜甫作诗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耽(dān),爱好,沉迷。惊人,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③此句是说如今年老,已不像过去那样刻苦琢磨。浑,完全,简直。漫与,随意付与。这话不能死看,杜老年作诗也并不轻率,不过由于功夫深了,他自己觉得有点近于随意罢了。)
④此句承上而来。莫,没有。愁,属花鸟说。诗人形容刻划,就是花鸟也要愁怕,是调笑花鸟之辞。韩愈《赠贾岛》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又姜白石赠杨万里诗:“年年花月无闲处,处处江山怕见君。”(《送朝天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可以互参。
⑤新添,初做成的。水槛,水边木栏。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故着(zhuó),又设置了。槎(chá),木筏。

古代文学34:诗圣杜甫!语不惊人死不

盛世在前,会有很多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前程而驱驰,如李白宛若仙人,飘然世间;乱世之中,亦有很多忧愤之士,秉笔直书,慷慨陈词,如诗圣杜甫。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作品多为战乱后期所写,忧国忧民之思,爱国情怀溢于言表。
玄宗后期,沉迷声色,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天宝后期亦有很多农民流离失所,人民生活贫困,如此危机便潜滋暗长。天宝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首先发动兵乱,协同众多少数民族反于范阳,潼关失守,玄宗仓皇入蜀,整个北方地区大都陷入战乱之中,为期八年的战乱拉开序幕。这场巨大的灾难改变了文坛的风气,失意的士人开始描写社会的不公,人生的艰辛,诗人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首先感受到衰败的到来,写了很多关于动乱的诗歌,后来唐人元结将此做成《箧中集》,给予很高评价。元结亦写了很多此类的诗,最出名的当属《贼退示官吏》,写赋税之灾害,杜甫读过此诗给予了很高评价。盛唐诗人由此将抒写理想转为描绘人生悲苦。而这类诗人中,当数杜甫最为著名。
杜甫是陕西西安人,生于河南巩县,为晋朝大将军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爱民思想贯穿一生,青年时代在盛唐悠游岁月,车马轻裘,二十岁南下吴越,四年后到洛阳举进士不第,三十岁回到洛阳成家,三年后遇到被谗贬退的李白,两人同游梁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他们去泰山,在此他写下了《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也有过做官理想抱负,但是这个理想在他入长安后便破灭了,后来他又一次来到长安,两次共十年的长安生活让他了解了人民疾苦,十年里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等作品,反映天宝后期动乱社会的面貌。安史之乱中,杜甫落入敌手,被押解到长安,在这里他写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他听到玄宗儿子即位的消息后,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赶往风翔,被封为左拾迷。后被贬,他写出了“三吏”、“三别”,两年后,他终于看透官场,决定带着家人孩子前往蜀中。在这里他结草堂而居,一直动荡不安,大历三年,在自潭州赴岳州的途中于船上病亡。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不仅仅因为他在诗中细致的描写了动荡的社会,还因其提供了比历史更广阔,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他给予人民的无限同情,让人读之动容。杜甫的诗史性质决定了他写作手法的变化,他用叙事手法写时事,借鉴《诗经》;他既叙述事件的经过,也用力于局部描写,于精微之处见真实;在叙事过程中,他还融入自我感情,客观叙事无主观抒情的结合融为一体,反映的是历史画面,抒发的却是一己情怀。这是杜甫诗歌的特色,是诗歌表现方法的转变,也是杜诗异于盛唐诗歌的地方。
杜甫写时事的诗多为古体诗,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有更辉煌的成就。首先,他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不仅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而且用之写时事,他的这类律诗多抒情和议论而少叙事。他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尤其是《秋兴八首》名句很多,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这组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但是外族入侵仍然不断,作者的挚友先后离去,诗人依然漂泊,山城秋色引发了他的故园之心和对京华岁月的怀念。这八首诗就是在这个脉络上展开的,一层深入一层。在声律上,杜甫把律诗写的纵横恣肆,非常合律而看不出来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全诗把一种骤然而来的狂喜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语随意却又巧夺天工,表达方式如同散文,感情流畅,不受律体束缚。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在于把体式写的浑融流转,无迹可寻,让人忘却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写出来,末联又有一种蓦然回首的惊喜。杜甫律诗的另一成就,在字与句的锤炼,常用倒装,叠字,使句式富于变化,杜甫自己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运用很大的精力在炼字上。
杜甫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这是一种悲愤的心情,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的处世态度能够将这种喷薄欲出的悲伤给抑制住,让它变得缓慢、低沉、变得低回起伏,所以杜甫的悲伤是娓娓道来的,而李白的心情是呼之欲出的。除此之外,萧散自然,也是杜诗的特色,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种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了这种萧散的特色。像这样的诗还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不同风格的形成,与他不同时期的遭遇有关,战乱时期他悲歌慷慨,这时表现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比较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的诗歌,成都草堂时期这样的诗歌就不少。
元稹、秦观都曾给过杜甫很高的评价,这些都是就他的作品而说的。但是从他的诗歌里,我们还能看到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与屈原相似的深沉忧思。在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以及《诗经》那样的慷慨悲歌,它们缘事而发,与建安诗歌有关;铺陈技巧也有汉赋的影响,五言诗广泛受到魏晋南北朝人的影响,如阴铿、何逊、鲍照、沈佺期,他自己说“颇学阴何苦用心”;他还主张转益多师,像初唐四杰、王维、孟浩然、李白致敬。到宋代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象征。
后来很多爱国诗人读了杜甫的诗,感觉如同身临其境,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曾经说过“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甫能够在后代找到很多惺惺相惜的人,而且这种共同的感情是爱国情怀,足以显示他的伟大。他心系国家安危,同情人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敬。
赞曰:

杜甫诗歌万古传,沉郁顿挫可称仙。

悠悠华夏五千年,碧血丹青书汗简。

三吏三别为人赞,七律五言可堪全。

倘若诗圣能在世,倚马万言又何难?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意思_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出自唐代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原诗: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代: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漫兴 一作:漫与)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释义:

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人已越来越老,诗写得不怎么经心了,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扩展资料: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诗圣)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于公元761年,当时的杜甫恰好50岁。这首诗歌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这14个字也是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写诗的态度,诗人写诗的技巧,诗人写诗的价值追求。

这首诗的一开篇,就写出诗人写诗的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对待写诗的态度是一丝不苟的,平生写诗就喜欢细细琢磨,以求能够提炼出最佳诗句,以求能够让诗句深刻隽永,在世间广泛流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杜甫会下决心仔细琢磨研究,死不罢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这两句其实写的是杜甫今日写诗的状态,因为年纪很大了,精力不济,虽然还在坚持写诗,也很喜欢写诗,但是却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执着那么认真了,更多的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敷衍。即便是之前看到春天的花鸟都会感慨一番,今天似乎也都没有那份力气和深情了。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年老对于写诗已经没有太多追求,反而更加注重生活的细节,这两句杜甫写垂钓,写小舟在江水游荡,意在渲染今日的生活,由此也能更好的引出后面两句。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今天我的诗情并不如过去那样富有生机,但是如果能够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陪伴左右,相信此时的我们必将会饮酒畅谈,写诗作赋共同漫游了。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前两句表现出了诗人之前写诗的态度,也告诉我们对待文学的正确态度。在后面的诗歌写作中,诗人表现出一副看似平淡、消极的心态,但是却也引出“焉得思如陶谢手”,抒发出没有诗友唱和的遗憾,也影响了自己诗词创作的心态。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成为(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白话译文:我为人情性孤僻,醉心于作诗,写出来的诗句一定要惊人,否则不肯罢休。

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扩展资料: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 。

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被称为什么

被称为诗圣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一语惊醒梦中人”出自哪首诗全诗有哪几句

一语惊醒梦中人出自一句话并不是诗。整句话为: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九言指的是九句格言,指春秋时郑国子大叔告诫赵简子的九句话。这里也是指劝诫之意。意为:要用很多劝诫之语去劝醒一个迷途的人,但有时一句话就可以惊醒思想模糊的人。

整体的寓意是指一个人本来处于混沌、糊涂的状态,忽然一个人对他说了一句话,他立刻觉悟的意思,也就是恍然大悟。

一语惊醒梦中人例句

1、老师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顿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了解父母对我的期待。

2、李将军拍案叫绝:“这位小兄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偷袭并不是有利于我军的做法。”

3、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完她的话,我拧开台灯开始奋笔疾书。

扩展资料:

一语惊醒梦中人近义词

1、一语道破: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出自清·戏确《与张考夫书》“自唐虞至战国二千余年,圣人相传心法,一语道破。”

2、豁然开朗:豁:宽阔。然:的样子。开:宽阔。朗:明亮。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3、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造句: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