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古诗文网(《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二)_将军_天子_军营
本文目录
-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二
- 曩者霸上棘门军的划分节奏
- 求初高中课本中选入的所有古文(含古诗词)的篇名
- 周亚夫军细柳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 愚公移山和周亚夫军细柳是文言文吗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周亚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此真将军矣!”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3.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4.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步骤二:研读课文,揣摩写法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3.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技巧?
明确: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曰”,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步骤三:思考探究,拓展延伸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三、课堂小结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在当今社会,我们也要学习周亚夫的做人原则。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曩者霸上棘门军的划分节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细柳营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作者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在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扩展资料
《细柳营》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细柳营是指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而周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恪尽职守,治军有方,刚正不阿,尽职尽责,不畏强权。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本文主要讲了,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这篇文章分三段。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
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 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
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
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回答于 2019-05-06
赞同262
8
怎样学习好语文?有效提高成绩的6个步骤
根据文中提到的古诗文为您推荐
怎样学习好语文,别家孩子成绩为什么好?掌握这6个步骤,孩子自然成绩好帮助孩子提分很简单,掌握方法是关键,立即查看!
陕西龙科风南教育咨询广告
执业药师考试:重庆急缺,高薪聘请,1000份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执业药师报考中心广告
大家还在搜
拼音打字
唐诗三百首全集朗读
中学生必背古诗文
古诗朗读
古诗词大全300首
音乐网
诗歌散文大全
好背的古诗词
唐诗三百首300首,买东西,上淘宝,榜单好物随心购!
唐诗三百首300首,买东西去哪里?上淘宝,达人精选热卖好货,看这里!品牌集结,畅享购物!超值精选好货,品质放心,大家都在买!一站购齐,尽在淘宝,淘你满意!
广告
周亚夫军细柳营朗读节奏 用/划分,具体一点 急急急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九和方法:一、按章节兼意义来划分.例1.故人具鸡泰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分为:故人俱鸿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俱鸡黍.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渐燕豚春泥.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为:谁家渐燕/啄l春泥.二、连在,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天璐释伏任斤提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川各碑/大任/于是人也.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凄仔/邑人徕砒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凄子/邑人徕砒绝境.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例如,余闻之也久.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例⒉此庸夫之怒也.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七、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例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这是四字骈句
游冬莲ch
59点赞1评论
更多专家
古诗文细柳营的朗读停顿标示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细柳营全文节奏划分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掠甚众。峰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昔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扩展资料1、背景介绍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2、译文: 冬,匈奴三万骑兵入侵上郡,三万骑兵入侵中郡,杀掠很凶,报警烽火连绵不断,直通甘泉、长安。汉文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兵飞狐,派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兵句注,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派河内太守周亚夫驻军细柳,派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以防备匈奴入侵京都。 汉文帝亲自劳军,经霸上、棘门军,车驾直接驰入,毫无阻挡,将领都恭侯迎送。到细柳军,将士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弓箭。天子的先头护卫到,不给进军营大门。护卫说:“皇上快到了。”守门军士说:“我们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书。”一会儿汉文帝到,也不得入内。于是汉文帝派出使者,带着手谕去见周亚夫,周亚夫才传令打开壁门。这时壁门守卫请车驾慢走,军中不得驰驱。汉文帝吩咐车夫慢慢行走。到了军营内,将军周亚夫带着刀剑向皇上行揖礼,说:“披上铠甲不下拜了,以军礼致意。“汉文帝很受感动,改变了原定的仪式,直起身子用手扶在车木上,表示敬意,并派人通知说:“皇上特前来慰劳,”完成仪礼而去。出了军门,群臣感到吃惊,但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过去到霸上、棘门劳军,简直像儿戏,这些将军可以被袭击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将军,岂可被袭击的么”称赞很久。过了一个多月,汉兵到边境,匈奴兵远去关塞,汉军罢手不追。于是汉文帝提升周亚夫为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亚夫军细柳
xp19971025
9点赞1.4万浏览
诗词大赛征稿_点击进入
根据文中提到的古诗文为您推荐
厦门市鑫美奇文化传播广告
2022全国诗词大赛,诚邀诗词爱好者,免费报名参赛
值得一看的诗词大赛相关信息推荐
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广告
全部
求初高中课本中选入的所有古文(含古诗词)的篇名
初中:
爱莲说 周敦颐
陋室铭 刘禹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大风歌 刘邦
卖炭翁 欧阳修
出塞 王昌龄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陨石 沈括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游子吟 孟 郊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绝句 李清照
孙悟空巧取芭蕉扇 吴承恩
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 白
梅花
曲突徙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石灰吟 于 谦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鸟鸣涧 王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大铁椎传 魏禧
凉州词 王翰
绝句 僧志南
河中石兽 纪昀
乌衣巷 刘禹锡
约客 赵师秀
墨梅 王冕
新竹 郑燮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题都城南庄 崔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秋夕 杜牧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去私 《吕氏春秋》
长歌行 《乐府诗词》
山居秋暝 王维
回乡偶书 贺知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山中杂诗 吴均
生查子 朱淑真
题画梅 李方膺
小石潭记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观猎 王维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核舟记
口技 魏学洢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游山西村 陆游
竹石 郑燮
活板 沈括
元日 王安石
赠范晔 陆凯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愚公移山 《列子》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七步诗 曹植
反七步诗 郭沫若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社日 王驾
对酒 秋瑾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诗 陶渊明
望江南 温庭筠
旅夜书怀 杜甫
蒹葭(节选) 《诗经》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渔歌子 张志和
曹刿论战 《左传》
子鱼论战 《左传》
虞美人 李煜
浣溪沙 晏殊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朱子家训(节选) 朱柏庐
如梦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弃疾
诗词两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小重山 岳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池州翠微亭 岳飞
别云间 夏完淳
焚书坑 章碣
奕喻 钱大昕
日喻 苏轼
渔家傲 范仲淹
小车行 陈子龙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行宫 元稹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黄鹤楼 崔颢
泊秦淮 杜牧
葫芦僧判葫芦案 曹雪芹
干将莫邪 干宝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论诗 赵翼
论诗 赵翼
《儒林外史》序 惺园退士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南浦 王安石
山园小梅 林逋
墨池记 曾巩
夜月 刘平方
赤壁 杜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观沧海 曹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潍上与友人别 郑谷
题菊花 黄巢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子夜吴歌 李白
凤凰琴
武陵春 李清照
咏煤炭 于谦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陌上桑
出师表 诸葛亮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登泰山记 姚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诗词改字 洪迈
推敲 胡仔
每周一诗
题画 沈周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过零丁洋 文天祥
高中:
爱莲说 周敦颐
陋室铭 刘禹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大风歌 刘邦
卖炭翁 欧阳修
出塞 王昌龄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陨石 沈括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游子吟 孟 郊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绝句 李清照
孙悟空巧取芭蕉扇 吴承恩
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 白
梅花
曲突徙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石灰吟 于 谦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鸟鸣涧 王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大铁椎传 魏禧
凉州词 王翰
绝句 僧志南
河中石兽 纪昀
乌衣巷 刘禹锡
约客 赵师秀
墨梅 王冕
新竹 郑燮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题都城南庄 崔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秋夕 杜牧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去私 《吕氏春秋》
长歌行 《乐府诗词》
山居秋暝 王维
回乡偶书 贺知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山中杂诗 吴均
生查子 朱淑真
题画梅 李方膺
小石潭记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观猎 王维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核舟记
口技 魏学洢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游山西村 陆游
竹石 郑燮
活板 沈括
元日 王安石
赠范晔 陆凯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愚公移山 《列子》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七步诗 曹植
反七步诗 郭沫若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社日 王驾
对酒 秋瑾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诗 陶渊明
望江南 温庭筠
旅夜书怀 杜甫
蒹葭(节选) 《诗经》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渔歌子 张志和
曹刿论战 《左传》
子鱼论战 《左传》
虞美人 李煜
浣溪沙 晏殊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朱子家训(节选) 朱柏庐
如梦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弃疾
诗词两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小重山 岳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池州翠微亭 岳飞
别云间 夏完淳
焚书坑 章碣
奕喻 钱大昕
日喻 苏轼
渔家傲 范仲淹
小车行 陈子龙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行宫 元稹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黄鹤楼 崔颢
泊秦淮 杜牧
葫芦僧判葫芦案 曹雪芹
干将莫邪 干宝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论诗 赵翼
论诗 赵翼
《儒林外史》序 惺园退士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南浦 王安石
山园小梅 林逋
墨池记 曾巩
夜月 刘平方
赤壁 杜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观沧海 曹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潍上与友人别 郑谷
题菊花 黄巢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子夜吴歌 李白
凤凰琴
武陵春 李清照
咏煤炭 于谦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陌上桑
出师表 诸葛亮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登泰山记 姚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诗词改字 洪迈
推敲 胡仔
每周一诗
题画 沈周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过零丁洋 文天祥
(二)诗词曲(30首)
氓《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 原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 潜
山居秋暝王 维
蜀道难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兵车行杜甫
蜀相杜 甫
客至杜 甫
登高杜 甫
登岳阳楼杜 甫
石头城刘禹锡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 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 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周亚夫军细柳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周亚夫军细柳原文节奏划分
古诗文细柳营的朗读停顿标示,原文及标示如下: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愚公移山和周亚夫军细柳是文言文吗
是的,愚公移山和周亚夫军细柳都是文言文。
一、愚公移山
作者:列御寇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二、周亚夫军细柳
作者:司马迁
【题 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
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黄屏)
【注 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5)祝兹侯:封号。 (6)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7)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8)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9)上:指汉文帝。 (10)被:通“披”。 (11)彀(gòu够):张满弓弩。弩(nù):用机括发箭的弓。 (12)持满:把弓弦拉足。 (13)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4)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5)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6)按:控制。辔:马缰绳。 (17)揖:拱手行礼。 (18)介:铁甲;胄:头盔。《礼记·曲礼》:“介者不拜。” (19)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 (20)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的武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