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_孟子_机杼_母亲

本文目录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拼音是什么
  •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的意思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好幼年丧父的孟子,曾经三次搬家。孟母见儿子不爱学习,经常逃学,便割断了织布机上梭子的线,以启发孟子专心读书。

    “昔孟母,择邻处”讲的其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家里很穷,他很小就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开始的时候,他们住在简陋的草房里,草房就在墓地旁边,时不时有人来这里举行葬礼,孟子也经常学着人家哭丧。孟子的母亲很着急,虽然没有钱,仍旧竭尽全力搬家。这次搬到了商业街的附近,邻居是个屠户,他每天杀猪剁肉,孟子很好奇,也跟着学。孟子的母亲没有办法,一咬牙,直接搬到了学堂的旁边。从此以后,每天都有琅琅的读书声传来,也促使孟子从小就跟着一起念书、学习,为孟子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孔子曾经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与仁相处是完美的,不选择与仁相处,不能算明智。孟母三迁,终于使孟子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教育。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生长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之后,孟子长大一点要上学堂了,但他玩心太重,经常逃课。他的母亲知道了,并没有责骂他,而是直接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这一匹布织出来要很久,无数个日夜的辛劳都白费了。孟子吓了一跳,慌忙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学习就像织布,并不是天就能学成的。一根根线,积少成多,要很久才能织出一匹布,然后才能做衣服、做被单。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就像这匹布一样,以前的辛劳也就白费了,何时才能学有所成?“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从此专心致志,一心向学。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拼音是什么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一、出处:

《三字经》

二、释义:

昔:从前,古代 择邻处:选择邻居居住 子:孟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三、典故故事:

这是一个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子幼时很贪玩,有一次,他逃学回到家中,正遇见他母亲在织布,孟母生气地说:“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孟子不敢作声。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了。她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读书,成为了一个伟人。

四、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的意思

意思是: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出处:宋代 王应麟《三字经》

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