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中的“柳外高楼空断魂”与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 《忆王孙》李煜 赏析
- 《忆王孙》的古诗全文是什么
- 山一程,水一程,柳外楼高空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这首词是什么意思
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中的“柳外高楼空断魂”与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的《清明》中的“断魂”写出一种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则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
http://baike.baidu.com/view/39892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94.html
《忆王孙》李煜 赏析
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漫山遍野的的青草啊,象离人的愁苦一样,无休无尽。这怎么能不使我想念远离自己的心中的白马王子?杨柳之外高耸的楼宇,就是我终日徒劳地伫立盼望,独自伤神的地方!凄厉的杜鹃一声声啼叫,那悲凄的声音令凭高远眺的闺人不忍听闻。一天之中又快到黄昏了,淅沥沥的春雨打得梨花零落,忍痛回房,深闭闺门,还是自己去忍受孤独寂寞吧。
这首春词借春景来书写闺中女子触景生情,思念远去情人的伤感情怀。“萋萋芳草”实际是借用西汉刘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来交代季节,然后交代地方,小楼独居,杨柳成荫,是特别能勾起对情人思念的景象,“空”既是孤寂的伤感,又是失望的哀叹,可见她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可能也“悔教夫婿觅封侯”了吧。杜宇的啼叫更加深了悲哀的气氛,把盼归不归,欲归难归的“杜鹃啼血”的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思女回到屋里,听窗外雨打梨花,黄昏独守空房,就显得更为凄苦。真是痴情!
能在短短的一首小令里写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李重元真是绝了!他不会是那个狠心撇下心爱人去“觅封侯”的负心汉吧?还真得去搜搜他!
《忆王孙》的古诗全文是什么
《忆王孙·春词》原文如下: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
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归的王孙。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乌儿一声声啼叫,悲凄的声音令人不忍听闻。眼看又到了黄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注释
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②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③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作者
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
赏析
李重元的《忆王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闺情”词。
词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
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64851.aspx
山一程,水一程,柳外楼高空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
陈思思 - 山一程水一程
专辑:还珠格格III天上人间音乐全纪录
作词:琼瑶 作曲:项仲为
歌词:
山一程水一程
柳外楼高空断魂
马萧萧车辚辚
落花和泥辗作尘
风轻轻水盈盈
人生聚散如浮萍
梦难寻梦难平
但见长亭连短亭
山无凭水无凭
萋萋芳草别王孙
云淡淡柳青青
杜鹃声声不忍问
歌声在酒杯倾
往事悠悠笑语频
迎彩霞送黄昏
且记西湖月一轮
山一程水一程
柳外楼高空断魂
迎彩霞送黄昏
且记西湖月一轮
这首词是什么意思
【年代】:宋
【作者】: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内容】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高楼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