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火之始然翻译?火然泉达的成语解释及意思_孟子_作战_的人

本文目录

  • 若火之始然翻译
  • 火然泉达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 孟子说旷充四端“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他这样说是想表明什么道理
  •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 “凡有四端与我者,知皆而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句解
  •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之的用法
  • 九年级文言文孟子

若火之始然翻译

“若火之始然”的翻译: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原文节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公孙丑章句上》出自《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火然泉达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火然泉达 :《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后以“火然泉达”喻形势发展迅猛。急转直下:①谓情况突然转变而很快地顺势向下发展。日新月异: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变化、发展很快。悬崖转石:比喻形势发展迅猛。一日千丈: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一日千里: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迅速。一泻千里:①形容江河水势奔腾直下。②形容发展迅速。也可以说成“一泻百里”、“一泻万里”。雨后春笋:春天下过雨后竹笋长得又快又多。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语本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孟子说旷充四端“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他这样说是想表明什么道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 “凡有四端与我者,知皆而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句解

凡自身保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之的用法

结构助词。之可以是代词、介词和助词,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构助词有的、地、得作用是用于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等。

九年级文言文孟子

1. 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孟子两章》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 九年级上册《孟子》原文,谢谢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原文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3376539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译文是: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

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根据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

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3. 【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原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②,七里之郭③,环④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⑤非不深也,兵革⑥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⑦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⑧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⑨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⑾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九年级上册《孟子》原文,谢谢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原文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译文是: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

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根据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

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5. 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翻译《孟子》两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原文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6. 九年级下册古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7. 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原文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战必胜矣。

8. 九年级下 文言文《孟子》两章 的一词多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九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这个词。

(1)公输盘不说 ( )通( ) (2)子墨子之守圉( )通( ) (3)子墨子九距之( )通( ) (4)公输盘诎 ( ) 通( ) (5)亲戚畔之 ( )通( ) (6)曾益其所不能( )通( ) (7)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 ( )通( ) (8)衡于虑 ( )通( ) (9)故患有所不辟也 ( )通( ) (10)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 )通( )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通( ) (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通( ) (13)乡为生死而不受 ( )通( ) (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通( ) (1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 )通( ) (16)始一反焉 ( )通( ) (17)汝之不惠 ( )通( ) (18)亡以应 ( )通( ) (19)一厝朔东 ( )通( ) (二)说说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1)请献十金 金:古义 今义 (2)吾义固不杀人 固:古义 今义 (3)舍其文轩 文:古义 今义 (4)荆之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今义 (5)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 虽然:古义 今义 (6)吾之所以距子矣 所以:古义 今义 (7)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 今义 (8)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 今义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古义 今义 (10)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 今义 (11)小大之狱 狱:古义 今义 (12)再而衰 再:古义 今义 (13)衣食所安 安:古义 今义 (14)又何间焉 间:古义 今义 (15)一箪食,一豆羹 豆:古义 今义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义 今义 (17)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 今义 (18)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今义 (1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 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 今义 (2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 今义 (23)河阳之北 阳:古义 今义 (24)达于汉阴 阴:古义 今义 (2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 今义 (26)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 今义 (三)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2)夫子何命焉为?( )(3)必为有窃疾矣。 ( )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5)以牒为械 ( ) (6)今为宫室之美( )(7)妻妾之奉而为之( )见:(1)胡不见我于王 ( ) (2)于是见公输盘(3)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类:(1)不知可谓知类( ) (2)为与此同类( )然:(1)然,胡不不乎( ) (2)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 ) (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4)万钟于我何加焉 ( )(5)所欲有胜于生者( ) (6)欲有求于我也 ( )(7)皆以美于徐公 ( ) (8)皆朝于齐 ( )利:(1)天时不如地利( )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1)二者不可得兼( ) (2)故不为苟得也(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加:(1)弗敢加也 (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间:(1)又何间焉 ( ) (2)又间令吴广之丛所旁( )故:(1)公问其故 ( ) (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以:(1)必以分人 ( ) (2)何以战 ( ) (3)欲以子之梁国而吓邪( ) (4)必以情 ( )朝:(1)朝服衣冠 ( ) (2)于是入朝见威王( ) (3)朝于齐 ( )孰:(1)吾与徐公孰美 ( ) (2)孰视之 ( )美:(1)吾妻之美我者 ( )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方:(1)方七百里 ( ) (2)方其远出海门 ( )且:(2)年且九十 ( ) (2)且焉置土石 ( )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 ( ) (2)曾益其所不能 (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吾义固不杀人 (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吾义固不杀人 ( )亡:(1)河曲智叟亡以应 ( )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焉:(1)且焉置土石 (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许:(1)杂然相许 ( ) (2)高可二黍 (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四)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必先苦其心志( ) (4)劳其筋骨( )(5)饿其体肤( ) (6)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 ) (8)所以动心忍性(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神弗福也 ( ) (12)惧有伏焉 ( )(13)吾妻之美我者 ( ) (14)能面刺寡从之过者 ( )(15)闻寡人之耳者 ( ) (16)朝服衣冠 ( )(1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18)吾与汝毕力平险( )(19)聚室而谋 ( ) (2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九下文言知识答案(一)(1)“说”通“悦”:高兴 (2)“圉”通“御”:抵御 (3)“距”通“拒”:抵抗 (4)“诎”通“屈”:理屈 (5)畔:通”叛”:背叛 (6)“曾”通“增”增加 (7)“拂”通“弼”,辅弼 (8)畔:通”叛”:背叛 (9)“辟”通“避”,躲避 (10)“辩”通“辨”,辨别 (11)“得”通“德”,恩惠、感激 (12)“与”通“欤”,语气助词 (13)“乡”通“向”,从前 (14)“徧”通“遍”,普及,普遍 (15)“孰”通“熟”,仔细 (16)“反”通“返”;返回 (17)“惠”通“慧”,聪明 (18)“亡”通“无”;没有 (19)“厝”通“措”,放置(二)。

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两章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0346662,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