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悲欣交集什么意思(解释弘一法师“悲欣交集”)_交集_法师_众生

本文目录

  • 解释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 的意思是什么,悲欣交集其字极丑,悲欣交集的意思解
  • 历史上,弘一法师去世时为何写道“悲喜交集”
  • 悲欣交集
  • 悲欣交集是什么意思
  • 如何理解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和佛家的 「慈悲」
  • 我们终将相聚,于悲欣交集处,是什么意思
  • 弘一法师为什么写悲欣交集
  • <<见观经>>里的“悲欣交集’是什么意思.

解释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这是弘一法师在临走的时候绝笔写下的四个字,他欣慰的是他解脱了,但他悲悯的是世人都被功名利禄所迷惑,不追求解脱,故写下“悲欣交集”。

的意思是什么,悲欣交集其字极丑,悲欣交集的意思解

应为:

悲喜交集

bēi xǐ jiāo jí

  •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   唐·房玄龄《晋书·王扎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   集;不能读作“jiē”。

  •   集;不能写作“结”。

  •    惊喜交集 悲喜交至

  •    无动于衷 麻木不仁 心如枯井

  •   用于人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   主谓式。

历史上,弘一法师去世时为何写道“悲喜交集”

“悲欣交集”的“悲”字,在佛教中有更深的解释。《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欣”就是欣求极乐,看破红尘,在圆寂之前心灵得到升华,内心得到安慰。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10月23日,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心性多少会受到点影响,加上受到家里学习佛教文化的影响,李叔同小时候就开始背诵《大悲咒》了,从小心里就种下了佛根。

李叔同的家世不错,所以从小就受到了不错的教育。15岁就能作诗了,可能是从小缺少父爱的缘故,竟写下了如此不符合年纪的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15岁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但李叔同却已经有了对人生的思考,其心智已远超同龄人。
1918年6月30日晚告知徒弟和妻子要出家,此后再未与妻儿相见。从此,弘一法师就开始研究佛法,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

1941年8月28日圆寂,留下”悲欣交集“四字绝笔,从此弘一法师与世长辞。纵观弘一法师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凉的,5岁丧父,25岁丧母,年少便看破红尘的他是悲凉的,出家以后潜心研究佛法,无忧无虑,最终终于参透佛法,这是欣。

悲欣交集

这是弘一法师——也就是出家前的李叔同——圆寂时写下的四个字,字面意思是:此刻离开现世,心中既感到悲哀,又觉得愉悦。
作为艺术家和痴情人的李叔同,也是高僧大德的弘一法师。这两重身份里,都藏着一个疑问。
按说,文人相轻是常态。一个艺术家,这派人说好,那一派就不以为然。但李叔同不同,从民国到当代的文艺名家,提到他时,个个顶礼膜拜:对他艺术造诣,美学家朱光潜、书画家启功、作家叶圣陶,都佩服得不得了;张爱玲够骄傲了吧?她也说“至少在弘一法师的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谦卑。”
历史上不乏遁入空门的艺术家。一般来说,他们做了和尚,也还是惊世骇俗,像明末的画家石涛、近代的诗人苏曼殊,或者言行怪诞,或者放浪不羁。但弘一法师又不同。他向世人和僧侣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苦行,什么才是严守戒律?有出家人说,全国有上百万僧人,找不出几个像他那样严守戒律的。
李叔同和弘一这两个名字,看上去代表两种割裂的、剧烈转折的身份,又有一种连贯的精神在内,简单地说,就是认真做事。他做世俗之人时,是旧上海的“第一等翩翩公子”,全情投入的艺术家;出家以后,就是最勇猛精进的僧人。我们对他的人生,尤其是他最终走入的境界,没法完全了解。但我们看到了:现实之中,真的有人清晰地走通了这条路。我想,世人对他的赞叹,正是来源于此。
他的人生和修行,现代艺术和佛学,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彻底、坦荡的认真。
用丰子恺的话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他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这一层,于是爬上三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
他的前半生,把个人情感的敏锐和丰富程度,都推到了极致;他的后半生,又从感知里排除掉了个体欲念,将内心融入十方世界,关怀世间众人。甚至是万物:比如,当他看到草庵寺养的几箱蜜蜂中毒而死,也要端正地做法事超度。老鼠在寺里咬坏了佛像,他就每天喂老鼠两次,发愿这些老鼠“早得人身,乃至速证菩提”。那么,他临终所感到的悲欣,也许不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在世界上游荡的所有悲欢。

悲欣交集是什么意思

“悲欣交集”之“悲”字,在佛教中有更深的解释,《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由于弘一大师发心广大,度生心切,现在又能见闻佛法,往生极乐证无生法忍,可以真正去实践多生以来的度生大愿,此种悲与欣之心境交集在一起,非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大师临终前谓妙莲法师云:“我生西方以后,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弘一大师大愿如此,而临终所现与《观经》所说之境界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发愿“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现在成为事实,能不“悲欣交集”!
  据以上资料分析,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弘一大师临终前心境所现与《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又与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有着相同的感受——见到《观经》所说的极乐世界种种景象。而“见”,“现”在古汉语中两字相通,是否此处之“见”当作“现”解。当《观经》之境“现”与弘一法师眼前时,弘公自然就发起了悲悯众生沉沦生死之苦,欣喜自己离苦得乐;并由于当下见佛闻法证无生,了却大师多生多劫度生“普利一切诸含识”之大愿。此“悲”转化为拨除众生之苦有大力量了,“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而感到欣慰无量。如此感受之“悲”“欣”交集在一处。故而自然写下“悲欣交集”之感受,并请大家不可以凡情测度,特指明“见观经”即依现出观经之境界,去理解当时之感受。

如何理解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和佛家的 「慈悲」

悲欣交集。需结合背景理解。
我对背景不甚了解,只能字面理解。
悲欣交集旁边还有见观经三个字。
应是证得了观无量寿经的境界,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悲者悲一切众生冤枉生死,冤枉受苦
欣者一切生死,轮回苦乐皆如梦幻,本非真实,而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苦乐,不动如如,也就超越了
非但我今超越,实是一切众生本来超越,自然欣慰于心。
慈悲二字
慈者兹心,悲者非心
兹心非心,非心兹心。是这个心,不是这个心。
一切众生,种种苦乐,幻化一切诸境界相,皆由此心。
然,众生于境界中迷失自心,忘失此心,错认自我,妄想是非。颠倒轮回。
意识思维心,依托境界相而生,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法生种种心生),不是我真心。
众生以妄想心为真心,则此真心成非心;若悟本来真心,则此妄想心即是真心。
同是此心,只因迷悟不同。成两般用法。
悟此心者,知众生同体,冤枉轮回生死,冤枉苦恼忧悲。
故,慈者无缘无故之慈,悲者同体同心之悲。故,慈者与乐,悲者拔苦。
我造此梦,梦里众生皆是我心,我今平等观之,皆令离苦,同证此心。

我们终将相聚,于悲欣交集处,是什么意思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临终所题。面对死亡,竟然有欣,可以看出作为佛教徒的特殊态度。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死亡。我们只有在死亡后才能再相聚。

弘一法师为什么写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写悲欣交集这四个字,是因为藏着弘一法师对人生的体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写的虽是“悲欣”,实际却已达到了“一切由心,自由自在,无乐无苦,无喜无悲”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佛家所讲的“观自在”。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非得全然“空性”才可以,这也恰是弘一法师“悲欣交集”四字无人可模仿的原因,这四字远不是用笔能写出来的,恰是用“空性”所书。

而空性,就是绝对的理性客观,也就是俗世所说的“天地视角”,也可称佛陀视角。要做到此,必得全然无我才可以,也就是说,在弘一法师写下这四字时,他实际已不是“弘一法师”,而是天地万物。

弘一法师的三句精华总结:

1、识不足则多虑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

“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多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2、威不足则多怒

威德不足以服众就会容易发怒,有人用发怒来树立威望,其实会事与愿违,因为发怒会暴露出德行的不足。

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征服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

3、信不足则多言

信用不足的人,说话别人不相信,通常就会费尽口舌去讲更多的话。《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有时会从侧面表现出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见观经>>里的“悲欣交集’是什么意思.

那本书叫《观经》即《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而不是《见观经》。另,悲欣交集四字出于《楞严经》,所以这两种境界似应当合起来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