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 孟子散文采用哪些论辩方法
- 《孟子》文章以什么著称
- 孟子两章的翻译 和解析
- 因声求气比较孟庄,急!加分!
- 孟子的文章(原文+译文+特点)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三句,采取排比的句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文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实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动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孟子散文采用哪些论辩方法
孟子以“善辩“著称,这主要是因为他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论辩方法。
其论辩方法主要有直言法、移花接木法、设彀法、譬喻法、变通法、用典法等。
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类比论证。如“五十步笑百步”。
二、排比手法。
三、对比论证。
《孟子》文章以什么著称
应该是以儒家思想著称,孟子的名字叫孟轲,战国时期人,为孔子的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有亚圣之称
孟子两章的翻译 和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会很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评析
本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而天时地利则是次要的方面...“人和”,具体表现为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所以这一章是借战争论述实行“仁政”的重要性,是讲民心向悖的。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有无仁政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更体现仁政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用概括的战争例子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本章写作特色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陈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其他
(1)通假字: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 (2)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官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过 古义:犯错 今义:过去 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所以 古义:用“““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征 古义:表现 今义:远行;寻求 色 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3)一词多义; 以: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介词) ②以天下之所顺(用,介词) 之: ①三里之城(的,助词)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 ③多助之至(到,动词) ④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利: 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城: ①三里之城(内城) ②城非不高也(城墙) (4)词类活用 ①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③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④空乏: 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资财缺乏) ⑤苦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⑥劳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 ⑦饿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4)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语文版】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因此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另一版本】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 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 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考试版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在田间被任用,傅说在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在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边被选拔,百里奚在集市里被选拔。 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之苦,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艰苦磨练的方式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缺乏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被困扰,思虑被堵塞,然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或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之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作者加编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田地、田间。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商朝人,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胶鬲,商朝贤臣,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使命,担子。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累。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饿,使……饥饿。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使……贫穷。乏:绝。此指让一个人受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是她做事不顺。拂,违背。所为,所行。 乱,扰乱。 (15)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忍。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18)恒:常常。 (19)过:犯错误,这里作动词用。 (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堵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征,表征,表现。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受而衰亡。死:使……死亡。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造就人才需要具备以上的主、客观条件。短文再由个人推演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内部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导致国家衰亡;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也会导致国家衰败。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是这样。
本章写作特色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概括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承接这些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充分体现出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的特点。
比较两章论证方式
相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用的是演绎推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用的是归纳推理。
不同之处
提出论点方式不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 ·第二则短文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的。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因声求气比较孟庄,急!加分!
在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同时并存了两位卓越的哲学家,一位是儒家的代表孟子,一位是道家的代表庄子。孟庄虽然学术各有建树,并都好言善辩,在自己居住的地域上影响颇广,但是两者并没有发生任何的辩论。庄孟同时而又不相论及,就难免使人产生某种疑惑,试图找出一种解释,正如清代刘鸿典说:“所不可解者,庄子与孟子同时,孟子之书未尝言庄;而庄子之书亦不及孟。岂天各一方而两不相知与?抑千里神交而心相照与?”①但是,这种不相论及的事实并没有削弱两者的比较价值,相反,作为同时代背景下的哲人,许多思想都是互通相合的,特别是对于人的性情这样共通性极强的论题,更是具有很高的比较价值。而作为儒道两家的杰出代表,孟子与庄子的理论学说中,性情论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性情论牵涉诸多范畴,而且各范畴关系复杂,涵义深刻。本文主要以性与情为核心范畴,命、天、德、道范畴是作为分析性的来源以及性与情的最高境界来论述,而心则作为性与情的中间环节加以讨论。总体说来,孟子作为一个在齐为客卿但与居官任职者不同的享受大夫之禄的闲职人员,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人心”,“人心”的内涵为“仁”、“义”、“礼...... (本文共计6
孟子的文章(原文+译文+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机,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到了极点。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骨肉兄弟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骨肉兄弟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评析
本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而天时地利则是次要的方面...“人和”,具体表现为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所以这一章是借战争论述实行“仁政”的重要性,是讲民心向悖的。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用概括的战争例子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最能决定战争胜负
本章写作特色: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陈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