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最后一仗!百越之战为何久攻不下,最后成功了吗_嬴政_北越_进攻

一统六国之后,中华民族第1次成为了一个大统一的家庭,嬴政此时早上的人生巅峰,志得意满的他说,自己功盖三皇,德超五帝,遂为始皇帝,以己为始,传万世而不竭也。

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38岁的始皇帝正值壮年,又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功绩,嚣张一点确实情有可原,前无古人的功绩,年纪轻轻就开创了,谁是他都得飘了,话说,一统中原之后,秦始皇后来还有打过仗吗?

有,打过,而且是硬仗!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大一统的中原帝国面临着哪些威胁,首先是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匈奴人,这是跟汉族纠缠厮杀了百年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位置在北方与西方,要想杀出去,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大片的草原,也有大片荒漠,匈奴人善骑射,他们可以化整为零来骚扰,但是如果我们要去追杀,茫茫大草原根本无处可追,有组织有纪律的秦始皇部队反而成为了拖累,因为草原人可以分108路在大草原跑,你们严阵以待,组成移动速度很缓慢的无数个钢铁军团,干嘛呢,有用吗?别人又不跟你盔甲精铁的部队正面打。

匈奴人也是秦始皇的老朋友,秦国的位置就恰恰处于七国最西边,已经跟匈奴打了几百年了,嬴政懂得很,根本杀不干净,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防止骚扰,嬴政直接北筑长城,成为了一道防范草原部落入侵长达百年的屏障,秦朝败亡之后,依旧有无数的朝代在长城的庇护下生长。

开疆扩土,百越之战!

展开全文

所以蒙恬带着数10万大军守在了西北方,但基本上都是被动防守,嬴政对进攻那边没什么兴趣,但是统一了六国之后,秦始皇肯定是高度膨胀,而且军士们士气昂扬,不趁机会打仗多搞点地实在可惜了,然后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南方,这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百越之战。

当时秦朝统一了六国之后,涵盖的土地基本上包括了今天中国的中南地区与东北地区,但

云广以及今天的越南,还是处于原始未开化状态,在森林河流的掩护下,数百个部落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这些部落的数量,就代表着百越中的百字。

没错,秦始皇认为想要开疆扩土,西北草原荒漠没啥可打的,最好的办法是把南边打下来,森林众多的话,自然资源也多,所以嬴政的这个想法没错,但百越好打吗?

在此时秦王嬴政的想法当中,自己已经平定了六国,成为了这一片土地上最强大的主宰者,国力鼎盛无双,君对天下无敌,六国都干掉了,区区几百个原始部落,岂不是轻取?

然后百越之战开始了。

在第1次的进攻当中,秦始皇派了50万军队,分五路进攻百越,尉屠睢为主帅。这五路进攻方向分别是今天的广州、福建、浙江、广西以及越南北部。

其中东部进攻显得比较轻松,广州福建浙江不久后被平定,因为在大片的丘陵与平原当中,秦军依托军武几乎无敌,这也是秦军最擅长的进攻,然而西路进攻很快传来了噩耗。

西路的进攻方向是广西与北越,这一带的地貌全都是原始森林,部落人躲在山川草木,又非常的熟悉本土作战,沉重的盔甲在此时反而成为了劣势,灵活的部落人可以对秦军实施游荡打击,水土不服的秦军又在这里遇到了瘟疫与蚊虫,战力进一步下降,进攻步伐开始严重变慢,而很显然,嬴政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自己的百万雄师居然在部落人面前拉胯了?你这不是显得我很没面子。

在多重压力下,主帅尉屠睢亲自带领大批部队深入北越腹地,主力部队虽然要遭受无数的骚扰,但在正面作战上,攻城拔寨还是非常神速,然而自己到了别人的老窝,又把基地给端了,无数越人与其他部落的人愤怒难当,他们就像游荡在森林中的幽灵,总会寻找小部队秦军去击杀,这让尉屠睢烦不胜烦。

后来随着天气愈发炎热,湿润的树林又导致湿气很重,北地秦兵很不习惯,大量的士兵开始显露疲兵之相,而随着一次偷袭主帅尉屠睢身死,此次作战更是宣告大失败,至此,第1次百越之战结束了,消息传回都城后,嬴政震怒,而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开灵渠,转攻为守

尽管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大麻烦,但是嬴政经过了一开始的愤怒之后,还是开始冷静了,毕竟是跟六国老阴谋家们斗智斗勇的天才人物,嬴政还不至于这么容易上头,很快他自己开始分析百越之战的失败,然后定下了转攻为守的命令,山中无岁月,秦兵们也没想到,这一守就是整整三年时间。

原来嬴政对很多情况进行了分析,尽管有天文地理的阻碍,但他还是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核心,自己的部队在整体战斗力上是无敌的,然而深入北越的过程中会出现补给上的困难,于是他雇了一个叫做禄的人,花三年时间开凿了灵渠,以此河流来保证北越作战的后勤补给。

值得一提的是,灵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禄身具超越时代的眼光与智慧,他还给运河设置了三十六个拦水水闸,这可以保证整条运河的水深达标,使得当时那个时代最大的船只也能够运行自如,在2000多年前的时代里,灵渠已经算得上是世界级别的艺术品。

赵佗任嚣接手,百越之战终章

灵渠开凿完毕之后,嬴政亲自检阅运河,满意大喜,遂然后派出两员新的主帅前去指挥作战,分别为赵佗、任嚣,这次跟上次不同,秦始皇还对两位主帅下达了全新的命令。

原来他认为,尉屠睢的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当地人的支持,在冲杀北越的过程当中,尉屠睢带着部队烧杀抢掠,不仅是对方的武装人士,就算是平民也会遭到残忍对待,而这次,始皇嬴政要安民。

烧杀抢掠不过一时之计,民心所向才是开创万古!所以这一次的新命令是在进攻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争取当地人的支持,在秦军进攻的过程当中,每打下一片地方,就会把自己后方的部分民众安置到这里,并且鼓励与越人通婚、通商,不消多久,双方的隔阂大大减少。

有了充足的补给与民心支持,尽管是在对方的主场作战,但是实力悬殊还是太大了,秦军很快就完成了既定目标,彻底拿下了北越与云广。

此后,大秦在此处设桂林、象郡、南海,岭南地区也正式成为了秦朝地图板块的一部分,三年之后一飞冲天,这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的最后一场大战,并且依旧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军武谋略获得了胜利,过程并不轻松,但后期嬴政对战争的改进十分引人注目,六国之败实在不丢人,当一个朝代皇帝的能力强如嬴政,并且还不骄不躁,能以平等战略眼光去看与原始部落的战争,想输确实很难。

至于在打完这场仗之后,秦始皇干嘛去了?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嬴政这一辈子风光巅峰的点很多,并且直到今天都是值得称颂的伟人,但是他老来做出了两件让人傻眼的事,焚书坑儒第一件,第二就是老年的求长生,没错,打完这仗嬴政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再也没有什么需要突破的了,然后他的人生目标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开疆扩土需要一年又一年的时间去堆,但自己的时间却不多了,不如求个长生,与千秋万代?

有趣的是,这正是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在大量乱七八糟丹药的摄入与方士的胡言乱语之后,嬴政以为自己死不了能活一万年,所以对继承人的权力问题,职责分配方面根本没去管,这直接导致了后代内乱,秦朝大厦将倾,无药可救。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