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座古城,为何在老卫星图中显得极空旷,全城仅一半有建筑_正定_府城_铁路

笔者手头上有一幅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卫星图片,是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古城。在这张图上,因战争、建设等原因已遭到严重损毁的正定古城轮廓仍然十分明显,甚至在一些残垣断壁上还能看到城墙“马面”的一些残余。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老卫星图上的正定城,耕地多、建筑少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在其城墙轮廓之内,看上去建筑物很少,仅占城池面积的一半,其他的区域看上去像是农田,别说与今天正定县城整个覆盖区域比,哪怕与今天正定古城内相比,也是极为空旷和冷清的。

正定城新老卫星图的对比,可见变化极大

为何当时正定古城内会这样呢?

想来原因大约有三点:

一是城池太大。

对于一个府来说,正定古城的规模可能稍微大一些,但是对于县级来说就显得太大了。城为何建得这么大?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述正定府:

展开全文

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道梁宋,如建瓴水于高屋,骋驷马于中逵也。盖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

宋祁曰:“河朔天下根本,而真定又河朔之根本。其地河漕易通,商贾四集,屯田潴水,限隔敌骑,进战退守,绰然有馀,故常倚为北面之重。

大意是正定府依托太行之险,是黄河以北的冲要之地,可以向西威胁太原,向北威胁北京一带,向南可以给中原带来强大压力。河北之地为天下的根本之地,而正定又是河北之地的根本。这里可以通商,也可以屯兵,还有河网密布阻隔骑兵,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有较大的战略空间,因此正定就是中国北部的重中之重。

乾隆《正定府志》中的正定城

正是这样的原因,正定古城是按照战略要地和坚城来建设的,自隋大业中为恒山郡治后,唐为恒州治,五代十国或为镇州治、或为恒州治,后来为真定府治,直到北宋。元为真定路治,明清真定府治。

正定城在历史上一直就是州、府级的所在,城墙规模建设的极为宏大,其城墙的周长更是长达24里,而在华北平原上其他府城周围也就是9里左右,比如广平府城为9里13步,大名府城为9里,县一级的城墙周围仅仅3——5里左右。不过考虑正定的地理位置,城墙高大一些也是形势需要。

但是在民国初期废府存县,正定府被撤销,古城内的大量府级机构也随之被裁撤,仅存正定县。县级和府级相比,无论是机构还是人员等都不在一个数量级,正定府城就显得有些太大,城大人少,就空旷了起来。

二是战争因素。

正定地处交通要道,特别是清末以来,地处京汉铁路沿线,南方又是京汉铁路与石太、石德铁路的交汇地——石家庄,正定在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多次受到兵燹影响,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正定惨案,日军在占领正定城后,对城郊群众进行大屠杀,几天之内,在城北郊的岸下、永安、北关,在城内的北门里、焦安角、小十字街、付墙东街、南仓街、东门里,城东北的西上泽等七个村,以及城东近郊的朱河、理屯、小林济等村1500余人,烧房106间,其中岸下村受害最严重,150户,被杀居民665人,有55户被杀绝。

绵延多长、数量繁多的战斗、战争,使人口锐减,增长缓慢。

民国《正定县志》中的正定城

三、虹吸效应。

也就是说正定城离石家庄太近了。

1896年6月,为了促进山西的煤铁外运,山西巡抚胡聘之向清廷申请修建太原至正定的铁路,连接上那时正在规划建设的京汉铁路,籍此运往全国。最初的规划,正太铁路是在正定府城南设站并与卢汉铁路进行编组,形成一个铁路交通枢纽。但是由于修路权不在清廷,而在外资,而这个外资也十分紧张,由此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建设了一条“缩水”了的正太铁路:不但将正太铁路东端起点从正定城南移到石家庄站,而且轨距与卢汉铁路也不一致,在石家庄的编组站只能用人力把货物在两条铁路之间运来运去,无法让车厢利用轨道编组。

1934年左右的石家庄地图,可见两条铁路并不相连

由于所用人力较多,就在石家庄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无意之中催生出了一座城市出来。从最初到1933年近20年的时间,石家庄已由一个不足600人的小村落,成为了拥有6.3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其中产业工人就达到1.6万。到了日寇入侵沦陷前,石家庄共拥有商号2300余家,银行8家,银号、钱庄24家,还有纱厂、盐务局、面粉公司、盐店等。

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交汇图

今天我们都知道,城市对周边在经济上、人员上、物资上都有巨大的虹吸效应,那时的石家庄也像今天一样,处于其北部咫尺之地的正定就在其虹吸范围,因此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其县城仍然呈现地广人稀的状况。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