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网络中的 N 种死法_女性_她们的_愤怒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死法 网络 女性 她们的 愤怒

↑为防走失,可点击公号名,右上角「设为星标」

㊟《网络暴力》

网名为鸡蛋姬的女孩去世了。

她叫郑灵华,许多人都是通过那头粉红色的头发认识的她。

半年前在刚经历了一轮网络暴力后,她把头发染了回来,谨慎地接受采访,积极取证、严肃地与网络施暴者对话。

辱骂过女孩的一些人被迫通过私信向她道歉,给出的理由是“经济下行,心情焦虑”,或是简单的“心情不好”。

上野千鹤子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里写道:“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须对弱者展开想象力。”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不分男女,但有些恶意的确只奔着女性而来。她们被用作广告引流、被造黄谣、被否定成就和价值,成为发泄情绪的对象……

身为社会语言中的“她者”,一名女性在网络中会遭遇多少种死法?

“女人是一无是处的”

被网络留言质疑学历的女性,不止一个郑灵华。

去年春天,女孩 katekate朱朱在微博上晒出毕业照:“今天我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专业毕业了。”

评论从她的专业一路质疑到毕业院校:有人打出“学媛”的标签;有人翻阅起她的社交媒体主页并给出结论,“看上去像个微商。”

还有人现场出题考验水平:就随便出个本科生的题,原 po 做一下吧?”

展开全文

学历可以通过做题水平和证书来自证,但这个结果并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

在不公正的眼光里,女性的任意成就都被视作一种冒犯,“聪明”“数学好”或“有逻辑”……这些都不是女性被允许拥有的特质;她们日常与爱好的动机自然也不纯粹,是怀有其他意图的敲门砖。

近两年就有多个贬损女性的网络用词被发明出来,名媛这一过去的雅称也成为饱含污名的符号——去佛寺拍照的女性被称作“佛媛”;分享住院体验的是“病媛”;参与飞盘运动的叫“飞盘媛”;骑机车的则是“机车媛”,“除了黑丝是真的,别的都是假的”。

作者: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译者: 詹涓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22-8

“一个有权势的女人被视作对规范的冒犯,其背后原因可能非常简单:这是性别数据缺口的结果。我个人从小到大都坚信一个神话,那就是女人……有点一无是处。在我接受的教育中,我崇拜的人都是男人,所以在我看来,权力、影响力和野心都等同于男性。老实说,我觉得我也曾经反感冒犯规范。我曾发自内心地认为女老板过于有野心——我们都知道,‘野心’是婊子的代名词。”

——《看不见的女性》

作者: 乔安娜·拉斯

译者: 章艳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出版年: 2020-11

“女性的作品常常被彻底侵吞,最简单的重新归类是把它们从存在的类别变成不存在的类别。”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好女人和坏女人”

否认女性的成就只是其中一步,质疑声通常还与臆测及谣言相关。

因为那张病床前的照片,郑灵华被留言称作“外围”、“夜店舞女”、“酒吧陪酒的”,有人恶意编排她与爷爷的关系:“我以为是老头子考上了!还迎娶小姐姐!”

黄色的谣言表面上是冲着她染的粉色头发,但又不真的是因为她的头发。

2018年底,女孩 Niki 在小红书上分享了“30 件值得和外公一起尝试的小事”,其中一组照片,是她和外公一起拍摄的写真照。

两年多以后,当这组照片被人翻出来再度流传在网上时,却被打上“老夫少妻”的标签,再配上虚构的房车彩礼和年龄籍贯。

更多的造谣不需要合影,只需要在社交媒体上随便盗用一张自拍,就能指责她物质拜金、生活放荡。哪怕是朝着新闻里那些被杀害的女性,也能轻飘飘地丢下一句:“一定是女的出轨了,男的老实人被逼急了。”

在同类的语境里,强调一位女性的道德瑕疵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后续的围猎和审判才能显得冠冕堂皇。

作者: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5-1

“色情文学的铁定规则是:第一,女人是诱惑者;第二,女人最后一定被快感支配。这种结构手法非常好懂。首先,‘是女人先勾引我,可不是我的错’。男人的欲望由此得以免责。”

——《厌女》

作者: 凯特·曼恩

译者: 巫靜文

出版社: 麥田

出版年: 2019-12-7

“性别歧视倾向于对男性和女性给予差别待遇,……厌女情结则通常会区分出‘好女人’和‘坏女人’,并对后者进行惩罚。整体来说,性别歧视和厌女情结怀有同一个目的——维持或重建父权的社会秩序。”

——《不只是厌女》

“肮脏的,不堪的”

色情网站上经常会有一个单独的分类,一般名为“自拍区”。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由用户自行上传的私密视频,绝大多数都源自男方。

在如此的社会文化下所缔结的亲密关系里,女性是被赚取和赢得的对象;她可以是一座向周遭炫耀的奖杯,也可以因任何理由被伤害与“掩埋”,以一种典型的对待物品的办法。

不久前,一名网名“狗头萝莉”的主播轻生后获救,很多人也因而了解到她的过去——失去工作、身背巨额债务……还有一条更早的导火索,是被前任男友散布视频,理由是对她“不轨行为的报复”。

在戴锦华的性别理论里,狗头萝莉的处境接近于两种女性镜像里的秦香莲,是典型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旧女子和弱者形象。

她享受他人对她外形的褒奖,面对看直播的观众们,她的态度卑微而讨好;至于那些随着她配合凝视而受到的惩罚,她将之称作“罪有因得”;她拒绝女性律师的帮助,因为那是她“还不起的恩情”。

她说:“我宁愿腐烂发臭在角落,也不愿负罪感在那里煎熬。”

作者: [荷]米尼克•希珀

译者: 王晚名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

“男人们观看女人们。女人们观看她们如何被观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一个女人和她自己的关系。一个女人内部的观察者是男人;被观察的人是女人。这将她转化为物品,更具体地说,被观看的物品:奇珍异宝。”

——《乐园之丘》

作者: [美国] 丽贝卡·特雷斯特

译者: 成思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

“认可其他女性的愤怒,关注她们的愤怒,尊重她们的愤怒,绝不回避她们的愤怒。去找到她们的愤怒,去注意她们的愤怒,去问是什么让她们愤怒,然后倾听她们。如果你也是招致她们愤怒因素的一部分,接纳这种愤怒,承认她们的不满也许会映照出你自己的不满,哪怕她们的不满会折射向你。”

——《好不愤怒》

在郑灵华离开之后,我们试着去了解那个生活中的她:积极、刻苦,喜欢运动、舞蹈,还会在网上分享她的吉他弹唱。

生活中接触过郑灵华的人这么评价她:“她是我的学姐,是我见过最温柔最好的人。”

不过她生前提出的疑问仍没有被解答:“如果我死了,是不是社会舆论就能关注到网暴,或者让这些发言的人们愧疚一辈子?”

“年轻人太脆弱了,小时候还是挨打挨少了。”在得知她的死讯后,有人这么说道。

编辑:猪猛猛 ‍‍‍‍

监制:李二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