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一:拓跋焘死、宋文帝死、孝武帝立)_太子_拓跋_文帝

公元452年

太武帝之死:拓跋焘被太监宗爱杀害

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暗杀,北魏陷入内乱。

宗爱暗杀拓跋焘,主要是因为宗爱此前诬陷太子,导致太子郁郁而终。宗爱担心拓跋焘发现此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拓跋焘患病时将其杀害。

当时,拓跋焘出兵征战各地,命太子拓跋晃留守国都平城。期间,宗爱经常做出不法之事,被太子知晓,太子便对宗爱颇有意见。太子的党羽仇尼道盛和任平城,也因为宗爱多次干扰朝政,对宗爱产生不满。

宗爱担心太子会向拓跋焘告状,因此先找上拓跋焘,诬蔑太子造反。拓跋焘听信了宗爱的一面之辞。拓跋焘之所以相信宗爱的话,是因为此前拓跋焘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与父亲数落他听信谗言,梦醒之后,拓跋焘向宰相崔浩与国师寇谦之询问梦境的含意。崔浩分析,这显示信仰佛教的太子与高僧玄高有勾结,目的是为了密谋篡位。拓跋焘听闻之后,将信将疑,未对太子作出任何处理。直到这一次接到宗爱的“密告”,拓跋焘便认为太子必定有不臣之心,便将太子身边的亲信全部打入大牢。太子自此郁郁寡欢,不幸英年早逝。

太子有无真的造反已经无从查证,正史中并无太子谋反的记载。但不论事实为何,太子抑郁之后,拓跋焘每当想起与太子的往事,就对整顿东宫一事感到相当后悔。宗爱知道拓跋焘的心思后,担心受罚,由此萌起了杀意。

宗爱认为,拓跋焘在感念太子之余,必定会下令彻查造反案,到时候一旦败露,自己铁定性命不保。此外他也对权力有极强的欲望,想要趁机杀害皇帝,将皇帝的宝座取而代之。因此,宗爱趁着拓跋焘染上疠疾时,在拓跋焘的饭食里掺上毒药,毒死了拓跋焘。

宗爱害死拓跋焘,不知为何竟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潜入过皇帝寝宫,所以当下并没有人追查此事,朝廷也为了怕惊动朝野,所以没有公布皇帝的死讯。

武功盖世的拓跋焘,就这么惨遭暗杀,结束了一生。

拓跋焘后,没有定下皇位继承人,皇室陷入了混乱,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三皇子东平正拓跋翰,一派支持嫡亲皇孙拓跋濬。意图掌权的宗爱,素来不与这两位皇子深交,任人上位,都可能对他不利。所以他想拥立与自己较为亲近的南安王拓跋余上位。因此他又暗杀了拓跋翰,并且假借拓跋焘之妻赫连皇后的命令,立拓跋余为帝,自己官拜宰相,权倾一时。

结论:宗爱杀害北魏皇帝拓跋焘,使得北魏朝廷时陷入动荡不安,一直到拓跋濬登基,才结束了内乱。

展开全文

《锦绣未央》中弑杀皇帝的太监宗爱,历史上这是唯一刺杀过两任皇帝的太监。

公元453年

刘劭弑杀宋文帝:天家父子薄情儿

公元453年,宋文帝长子、太子刘劭弑父即位。

刘劭六岁就成为太子,宋文帝一直对他非常宠爱,他为何着急弑君?这事要从严道育巫蛊案说起。

这年春天,刘劭通过自己的姐姐东阳公主刘英娥结识了一个叫严道育的女巫。据说这个女巫法术高强,尤擅害人。刘劭和他的异母弟弟始兴王刘濬就唆使严道育施以巫蛊,在含章殿前埋下代表宋文帝的玉雕人像,以此诅咒宋文帝。

刘劭和刘濬,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文帝最宠爱的潘淑妃之子,两个都是被刘义隆捧在手心的儿子。没想到,刘劭和刘濬却合谋害他。因为刘劭的生母袁皇后不满刘义隆宠爱潘淑妃,怨恨成疾以致病死。刘劭因而对刘义隆和潘淑妃心怀怨恨。而刘濬知道与太子结怨对自己不利,从小就对刘劭百般逢迎,最终竟然和刘劭由冤家结为死党。

450年刘义隆在亲信大臣江湛的鼓动下,不顾刘劭等群臣反对,对北魏发动战争,史称元嘉北伐。但战事不利,宋军被魏军反攻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刘义隆沿江布防,并命刘劭出镇石头城统领水军。当时刘劭将北伐失败的罪责归咎于江湛,建议刘义隆斩杀江湛以谢天下,但被刘义隆所拒绝。自此刘劭和江湛结下了怨。

第二年,刘劭从前线回来,刘义隆为了调解爱子和宠臣之间的矛盾,特意命刘劭聘江湛之女为儿媳。刘劭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此后对江湛还是爱搭不理,而且在文帝面前直呼其为“佞人”,文帝也没把刘劭的意见当回事。刘劭心里就更不爽了。

至于刘濬,文帝给了他一个昵称虎头,事实上他真虎。刘濬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海盐公主私通,后来被驸马发现,向文帝告状。文帝不忍心处罚自己的儿女,而是杀了海盐公主的生母蒋美人顶罪。刘濬不知足,反而埋怨文帝。而且他认为和太子搞好关系,才能保证自己未来无虞,于是和刘劭一起谋划了巫蛊一事。

不想,文帝还没受蛊术影响,事情就败露了。此事东阳公主的家奴陈天兴和太子身边的宦官庆国亦有参与。后来因刘劭破格提拔陈天兴之事被文帝盘问,为防文帝追查,刘劭杀了陈大兴灭口。陈大兴死后,庆国担心自己也被灭口,为自保就将巫蛊之事悉数报告给宋文帝。宋文帝立即下令收捕严道育,却被严道育成功逃脱。随后在其家中找到了她与刘劭和刘濬往来信件数十封,后来又把玉雕人像挖了出来。宋文帝大怒,但刘劭和刘濬跪在殿前,一边哭一边道歉。文帝惯儿子的劲儿又来了,还以为两人诚心悔过,就原谅了他们。

一个月后,文帝却得知刘劭私藏严道育在府中,且还在密谋什么。文帝极其痛心,决定废刘劭,重立接班人。随后文帝与心腹江湛、徐湛之及王僧绰商量新太子人选。文帝想立建平王刘宏,徐湛之就支持女婿随王刘诞,江湛支持妹夫南平王刘铄,一来二去难下决定。文帝忧心之下将此事告诉了刘濬生母潘淑妃。潘淑妃赶紧通知儿子,劝他远离太子。结果刘濬非但不听,还将此事转告给刘劭,两人又合谋干脆杀了父亲宋文帝。

2月20日凌晨,刘劭以讨伐反贼为由,率领东宫卫军部队杀进皇宫。前一晚,文帝正与徐湛之整夜讨论新太子的事情,等刘劭军队攻入时蜡烛还亮著。刘劭心腹张超之等人举刀入殿,值班的卫兵还在睡觉。张超之踢开殿门上前砍杀宋文帝,宋文帝手举坐凳自卫,被砍掉五指,接着张超之举刀捅向宋文帝腹部。宋文帝就这样成为刀下鬼,四十七岁,一旁的徐湛之也被叛军杀害。刘劭随即即位称帝,改元太初,并将弑帝罪名嫁祸给徐湛之、江湛,自称起兵诛奸贼。

刘劭自知谎言骗不了众人,即位后先躲起来避风头,连刘义隆的入殓仪式都以病重为由没有参加。后来刘劭见京中局势逐渐稳定,便开始着手清除徐湛之、江湛党羽,并大肆封赏亲信。

结论:刘劭弑父即位,反而给了一直不受刘义隆重视的武陵王刘骏一个讨贼上位的机会,而刘骏将成为刘宋政权最后一位略有建树的皇帝。

刘劭弑父以图帝业:荒唐的弑父招数

公元453年

宋孝武帝继位:平定刘劭之乱

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二月,宋文帝长子刘劭弑父即位,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起兵讨伐刘劭,诛杀刘劭后自立为帝,是为宋孝武帝。

太子刘劭在京城建康忙着杀爹的时候,刘骏正在巴口(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征讨蛮族。他是宋文帝的第三子,文武双全,但因为母亲身份低微不受宠,他也一直不招宋文帝待见,经常被发配到穷乡僻壤干些苦差事。

刘劭杀了亲爹,坐上皇位以后,一直试图掩盖真相,把弑君之罪嫁祸给宋文帝的心腹江湛和徐湛之。不巧政变发生时,刘骏手下的董元嗣回京述职目睹了一切。董元嗣一回到江州,立即把真实情况报告给了刘骏。刘骏一面命董元嗣奉表入朝,对刘劭表示拥戴,以麻痹刘劭,一面将正在前线剿蛮的各路军队悉数召回,准备起兵讨伐刘劭。

其实在诸亲王中,刘劭也确实最忌讳这个弟弟,主要是因为他手中有重兵,所以在防患刘骏这事儿上,刘劭上了双保险。当时跟随刘骏剿蛮的队伍里,有一个叫沈庆之的人,曾经在太子府做过一段时间步兵校尉。刘劭以为他是自己人,就写密信让他杀刘骏夺兵权。不想沈庆之拿着刘劭的信去见刘骏,以表忠心。

刘骏让沈庆之召集军队,沈庆之整军备战,不到十天便全部安排妥当。不久刘骏在江州起兵,与此同时他发布讨逆檄文造势,历数刘劭弑父篡位之罪。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会稽太守随王刘诞也举兵响应。刘骏和刘义宣的西军顺长江东下直攻建康,刘诞的东军走海路由东向西进攻。

建康城里,刘劭一听说三王起兵,赶紧把刘骏、刘义宣留在京中的儿子们软禁起来,充作人质,并且写信威胁刘骏,劝其罢兵归镇。刘劭还打算杀江州、荆州、会稽三镇官员留在京中的家眷,以儆效尤,好在当时他的王叔、江夏王刘义恭从旁劝阻。

刘义恭本来镇守彭城,也是刘劭比较忌讳的亲王。事发之后,刘劭假传圣旨召回了刘义恭,趁势胁迫其留在京城。不想后来,刘义恭成为刘骏制胜的关键性棋子。

当时,西军船只简陋,不利水战。刘濬和萧斌等心腹都建议刘劭亲率水军溯江而上,与西军决战。刘义恭却声称此举将造成建康防守空虚,让东军趁虚而入,建议刘劭留在建康以逸待劳。刘劭因此按兵不动,结果错失战机,才让西军得以长驱直入。

刘骏手下的将军柳元景先率前锋部队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并依山修建营垒,据险防守。刘劭命萧斌统领步军,褚湛之统领水军,数万精兵进攻新亭。柳元景率西军将士拼死抵抗,等待反击。双方僵持不下,台军将领准备鸣金收兵,次日再战。柳元景趁机大开营门,西军出垒反击,最终大败台军。

次日,刘劭集结台军余众,再次进攻新亭,结果又被柳元景击败。两天下来,台军伤亡惨重,众多将领战死,步兵主将萧斌被流矢射伤,水军主将褚湛之率军投降。刘劭只得退守台城,并命萧斌带伤坚守石头城。

刘义恭趁刘劭大败,抛下家眷,单骑出逃,投奔西军。刘劭遣兵追击,但当追兵到时,刘义恭已过了秦淮河。刘劭大怒,命刘濬将其十二个儿子全部处死。

刘骏不久也到达新亭,在刘义恭及沈庆之、柳元景的劝进下即位称帝,史称宋孝武帝。不久后,刘诞的东军也攻至曲阿(今江苏武进),兵锋直逼建康。

东西夹攻之下,刘骏先命降将鲁秀率五百精兵夺取了秦淮河上的浮桥,由朱雀门攻进了建康城。各处守备部队不战自溃。萧斌正驻军石头城,闻听建康失守,惶恐万分,命所部将士解除武装,前往西军大营向刘骏请降,结果被刘骏斩于大营门前。

此时几乎是孤家寡人的刘劭,下令关闭台城六门,打算据城固守。但西军次日便对台城发起总攻。刘义恭亲自在朱雀门督战,指挥诸军由宣阳门攻入台城,建阳门、阊闺门、广莫门也相继告破。各路西军会师于太极殿前,刘劭逃往武库,藏在一口井中,最终被搜出,押送刘骏大营。刘濬由西明门逃出台城,却被刘义恭中途截下,在随刘义恭去请罪的路上,被刘义恭杀死,刘劭则被斩于牙门。

结论:宋孝武帝在位十二年,前期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对南朝宋的国力有很大提升;军事上,取得了宋魏第一次青州之战的胜利,收复了济水以北的失地。但是后期耽于享乐,过度削弱宗室力量,引发宗室内斗局面,动摇了刘宋统治基础。

宋孝武帝刘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