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岁中年男人潜入「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开导寻死青少年_孩子_父母_优秀

45 岁的中年人徐世海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在群里,他努力伪装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听年轻人吐槽学校,聊明星的歌,但是只有一类发言能真正触发徐世海的行动,比如“想死”。他会马上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准备私聊,在线开导这些孩子。

之前一个湖北女孩到郑州参观动漫展,被人骗到酒店,拍下裸照,写下欠条,上面有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她不敢告诉家人,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徐世海是她的网友,得知她的情况,一边在线开导她,一边报警。还有一次,一名中学生说被同桌掌握了隐私,长期被勒索,他说“不想活了”。徐世海给勒索者打电话,自称是警察,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上去很稚嫩,紧张得有了哭腔。这通电话后,求助的中学生收到同桌的道歉和欠条。

让徐世海这么做的原因,或许要从去年 5 月徐世海 17 岁的大儿子徐浩宇(化名)自杀开始。在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是阳光开朗的,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会拉着对方一起吃饭。徐世海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刻想做了自杀的决定。

他开始潜入各种年轻人的QQ群,在群里“潜伏”越久,他越觉得后怕。一些人会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写人生,只有生命重来。这些话使得本就低落的年轻人更加绝望。

不止一个年轻人对徐世海说过,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一个 18 岁的男生告诉他,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他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个 14 岁的男孩也曾留过遗书想自杀,他和母亲、弟弟一起生活,在他看来,母亲太过追求完美,总批评他。他给弟弟做饭,做得不好也被埋怨,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一个上高二的女孩告诉徐世海,她是家里学历最高的,背着全家的期望。可她真的学不进去了。她请假调整状态,父亲说,“你就是在家等死”,不再给她生活费,她开始怀疑亲情。

大儿子去世后,他开始理解当代孩子的压力。他见过有家长不拿孩子的痛苦当回事,还指责孩子不懂事。当事人轻松聊起这些,徐世海则听得心情沉重。在巨大的悲痛中,徐世海选择在网上讲出失子的故事,“让别人家参考,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毕竟,很多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个世界对孩子太不温柔了,

以至于出现了一束光,

我们就觉得看到了全世界的希望。

虽然感动,但也悲伤。想想依旧无数父母追求更好的物质保障,而没有给孩子精神的陪伴和交流;无数孩子依旧在不理解中在各种被迫中学习生活,而得不到父母的宽容和认可;很多就是学不好的孩子要受尽与邻居家优秀的孩子的对比与精神上的压制。不及格的要及格,及格的要八十,八十的要满分,不够优秀的要追求优秀,优秀的要更优秀,永无止境。只求聊天有面子,分数上的过分苛求,以及很多来自社会的恶意却都没有被父母及时的察觉,反而让无助的孩子承受了一切。

当前那么多孩子心理上不健康,多半出于此。

其实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冷酷无情的,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不可避免的面临很多压力和痛苦,多一分善意,就多一分理解,这个世界就将变得更好。

这次,男子提供了一个愿意理解的善意,愿意低下身段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交流,这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而我也相信,一束光会吸引一束光,最终带来更多希望。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无知,莫过于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只是为了自己活着,孩子如此,父母更是如此。

愿每个家长都能俯下身来与孩子平等交流,真正地关爱他们,守护他们的成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