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白酒好还是喝啤酒好?建议:不管喝啥,牢记“3不喝”_白酒_啤酒_伏天

三伏天,喝白酒好还是喝啤酒好?建议:不管喝啥,牢记“3不喝”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关于三伏天如何喝酒,居然引起了网上将近百万人的讨论。

在酒的品类上,现在国内,受众群体最大的应该是白酒和啤酒,那么,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天气里,究竟是喝白酒好还是啤酒好?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原料方面:酿造啤酒的原料有大小麦芽、啤酒花、酵母;而白酒则是用水、高粱、小麦、大米、豌豆等这类粮食谷物酿造发酵而成。

工艺方面:啤酒的工艺是液态糊化或糖化发酵;纯粮白酒是固态法发酵(液态法、固态法发酵的为调香白酒)。

度数方面:啤酒的酒精度一般在2.8度-5度之间,白酒的酒精度数则要高得多,基本在四五十度,甚至更高。

一个小知识:啤酒瓶上“°P”的单位指的是原麦汁浓度,大于11°P的啤酒,喝起来口感更好,而且味也浓。

展开全文

价格方面:啤酒一瓶的价格在5-10元,白酒根据酒质、定位不同,在几十、几百元不等。

当二者对比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论原料还是工艺,亦或者是酒精度数差异所带来的不同饮酒量,白酒都要完胜啤酒,若从价格方面看,好像啤酒更占优势,但仔细想想,每次和朋友喝啤酒,都是成件买,但白酒,毕竟酒精度数在那摆着,不可能喝下肚太多。

所以综合下来,二者相比,还是白酒更胜一筹!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白酒还是啤酒,作为酒友们的“杯中物”,在三伏天怎么喝才是大家更关心的话题,为了安稳度过一夏,这里笔者建议,不管喝啥,都要牢记“3不喝”原则。

不喝“过凉”的酒

啤酒虽然可以冰着喝,但也要注意“适温”,它在12度时,无论酒香还是口感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喝起来比较爽口,若是过凉过冰,对身体的刺激就大了。

但白酒,一点都不建议凉着喝,一方面白酒在经过冰镇后,里面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可能还会有白色絮状物,观感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冰镇会破坏原本酒体的平衡,喝起来口感不佳。

不能喝“过快”酒

很多人觉得只有大口喝酒才过瘾,尤其在山东地区,喝啤酒对瓶吹,喝白酒用大碗,看似有男子气概,但其实,喝快酒对自身并不好,因为这样喝会导致分解酒精的速度跟不上我们喝酒的速度。

小口慢饮才是正确的饮酒方式,还能让味蕾更好地品出白酒丰富的口感。

不喝“过廉”酒

现在的酒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劣质酒打着纯粮的幌子出售,让消费者无从分辨。

其实,买酒的时候,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就够了——不贪小便宜,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过于廉价的酒,品质都好不到哪去。

比如说市面上卖几块钱一斤的散酒,大多都是农村小作坊产地,从用料到设备,再到酿酒工艺,很多都不过关,它们就是凭“廉价”这个特点在市场上流通的,酒友们只要上当一次就知道这种酒不能喝。

真正的优质粮食酒,由于各方面成本摆在那,首先,它的价格不会低得离谱;其次,饮后不会产生上头的感觉。

拿这款君中元私藏酒来说,酿酒人是酱酒大师李兴发的弟子,曾传政,该酒从选取红缨子糯高粱开始,到酿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求的都非常严苛。

尤其是传统古法12987大曲坤沙工艺,一年才一个酿造周期,生产出的基酒至少要经过6年以上的窖藏封存,且选用的都是透气性强、密封性好的陶坛。

相当于一瓶酒从投料到出厂,需要历经7年岁月沉淀,光是这些时间成本,就不是那些廉价酒精酒能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还有其他的粮食、人工、水电成本。

因此,它一出厂就注定是优级酱香好酒,并且有老酒的底蕴!

开瓶酱香扑鼻、酒体醇厚、略带一丝酸味,细细品味,能感受到高粱发酵后的焦香,还有曲香在舌尖反应,唇齿生香,最关键是饮后不上头,即使喝多了,第二天也不会感觉到头昏昏沉沉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各位朋友若有其他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