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环保故事(9)|我和“红线”的故事_红线_划定_生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故事 红线 环保 红线 划定 生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和“红线”的故事

邹长新

我是邹长新,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2003年毕业后我就来到南京所工作,到今年已经整二十年了。如果有人问我这二十年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生态保护红线。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红线”的故事。

千里有缘一线牵

我和红线的“缘分”确实可以用“千里”来形容,因为北京和南京的距离大约是1千公里。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我承担的红线工作是部里的重点工作,与红线结缘后时常要往返于北京和南京之间,我还在北京的红线专班工作了两年多;二是高吉喜所长是我国最早提出生态红线并持续推动生态红线工作的专家,他从北京调任到南京所以后带来了生态红线。

201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第一次关注到生态红线。在这之前,我主要参与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区域生态规划与评价、生态安全预警等方面的研究课题。现在看来,这些前期工作为我从事生态保护红线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2011年年底,我有幸在时任南京所所长高吉喜研究员的带领下,参与申报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保护战略研究”,可以说从这个项目开始,我和“红线”正式牵手而行。这个项目在2012年年初成功立项,项目目标就是通过研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和管控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这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十分契合。当看到十八大报告全文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一是因为生态文明纳入了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层面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工作;二是我正在承担的研究工作成为了落实十八大报告重点任务的具体行动。所以,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红线工作做好,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更加没想到的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纳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写入了《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安全法》,此后,有30多个国家层面的文件提及生态保护红线。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总书记首次就生态红线发表重要讲话,时至今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有二十余次提到生态红线,不仅成为红线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所有红线工作者“撑腰打气”、坚定了信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从事的研究工作能够为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作支撑,能够被总书记所重视,那真的是非常幸运,也可以说是“赶上了大事”。

展开全文

凡大事必作于细

生态保护红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作,在国际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在从事红线工作之初,我的工作经验还不足,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在红线办召开内部讨论会议

从2012年开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列入我部的重点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项目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先行拿出科学实用的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作为项目组的主要成员,我负责红线划定方法的技术集成,一方面要把每一个技术细节搞清楚,确保方法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要在部生态司指导下,准确把握红线划定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使其在管理上可操作可实施。要做到这两点确实不易,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加班加点就自然成了“家常便饭”。记得当年为了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我和同事们频繁往来于南京和北京,经常是在上车前加班形成文字报告,在车上准备好汇报PPT,下车就参加部里的会议作汇报。当时我和同事们的身材与如今相比都很“苗条”,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干红线真减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我们支撑生态司完成了内蒙古、湖北、江西、广西四个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作为试点技术负责人,我带领团队和地方代表深入研讨,到实地查看现场,反复验证划定方法可行性和结果合理性,顺利制定了试点划定方案,并在2014年制定了第一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指南。随后,在高吉喜所长的带领下,我们继续指导十多个省(区、市)开展划定,优化划定方法,形成了新的划定指南和全国及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意见建议,有力支撑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红线展板前合影

为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原环境保护部在2017年8月专门设立生态保护红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为“红线办”)。在领导信任之下,我被抽调到红线办担任划定技术组组长,这一干就是两年半。在红线办工作期间,划定技术组在红线办的工作任务较重,而且经常会接到一些紧急任务。我深知在红线办承担的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所以无论多辛苦也要想方设法把工作任务完成好。看到一个个省级红线划定方案顺利完成,平日里再多的辛苦也值了。虽然两年多的专职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于家庭我却没作什么贡献,这也让我有些心怀愧疚,我想这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吧。

2019年,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我带同事专门到展板前拍下照片留念,让它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如今,我国已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成为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生态保护制度创新。下一步,生态保护红线的工作重心由“划定”转向“严守”,我已经做好了新征程上续写红线故事的准备。初心不变,行将致远。

作者单位: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来源:生态环境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