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争是最容易毁坏古建筑的。古往今来,由于战乱毁坏的古建筑不及其实,因此我们也丢失了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比如圆明园、南京大慈恩寺的琉璃宝塔、湖南的云麓宫等,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能够保存至今的,无不都是幸运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江苏最近意外走红的古塔,因为战乱而变成了“钢笔”的形状,它就是江阴的兴国塔。
江阴南街,竖立着一座千年古塔,塔身向东北倾斜0.25米,顶心偏北18度,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斜塔”;后来又经历战火的损坏仅剩砖砌塔体如巨椽毛笔般直指天穹,故又被称为“文笔塔”。
这座塔,江阴人是人尽皆知。该塔始建于宋初太平兴国(976–983)年间,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即佛塔),故称“兴国塔”,刚修建的时候是七层,意味着七级浮屠,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青阳镇的悟空寺华藏塔同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所以人们将两塔合称为“澄江双塔”。
展开全文
元朝时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主力在江阴展开决战,兴国塔在战火中损坏严重。直到明代正统年间才得以修复,并由原来的七级增至九级。清顺治年间,江阴百姓为抵制“剃发令”,在阎应元等人的领导下困守孤城八十一天,城破后清军屠城,全城仅53人藏于兴国塔内得以幸存。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兴国寺塔遭遇大火,塔的木构件以及塔刹宝顶全部损毁,仅剩砖砌塔体依然傲立,如同一根巨大的毛笔直指天穹,文人墨客便将其称为“文笔塔”。
1925年,直奉军阀混战时,奉军中的白俄炮手向固守在江阴城内的直军开炮射击,下午2时许,一枚炮弹击中兴国塔顶部,塔的最高三层被削去大半,仅剩西南半侧,塔身第七层存有西北、西南、西三个残面,第八层仅存高约2米孤立残壁一片,遂成如今的钢笔尖形。现在6层以下还是宋朝时期的原物,这一点是很值得庆幸的。
这样具有上千年历史,又很有美感的古建筑,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欣赏,毕竟残缺也是一种美。为了保护古塔,当地政府以古塔为中心,兴建了一座兴国公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也颇具观赏性。园林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灵巧且呈点状密布,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过程中注重园林建筑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