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塔,是人们信仰的凝聚。
“塔”不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塔在佛教中,是保存佛教高僧“舍利子”用的建筑物。
辽塔是辽代佛教塔类建筑统称
辽塔是对辽代佛塔类建筑的统称,又称作辽朝古塔、辽代佛塔等。辽朝皇帝崇信佛教,在五京地区以及重要府州皆造塔建寺。造塔之风波及全国上下,各地官吏乃至普通僧徒也在州县等地自行筹资建造,留下了丰富的古塔遗存。
辽塔多为密檐式砖塔,第一层塔身(4-6米)约占全塔的1/5,砖雕装饰通常集中于该层。外部多为仿木结构,内部则多为实心结构。此外辽塔也有少量楼阁式塔,如河北涿州一部分塔、西京区万部华严经塔、上京区庆州白塔,都是模仿唐塔的结果。
大雁塔
自汉朝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建塔,不计其数。渐渐地,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建“塔”,塔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中国的亭、台、楼、阁相结合。
于是,各种各样的塔出现了:从单层塔到多层塔,从汉传的楼阁式塔到藏传佛教意味浓郁的喇嘛塔,从砖木塔到铁塔、琉璃塔……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塔的背后,更是古代匠人的巧思和高超的技艺。
展开全文
古塔各部名称图
辽朝君臣百姓崇信佛教,在辽国各地修建了众多佛教建筑。辽塔便是其中的特色代表。辽朝都城定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境内),后又陆续设立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称析津府,今北京西南);西京大同府(今大同);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
上京道区域包括今内蒙古地区。临潢府佛寺大部被毁,仅辽上京南塔与北塔留存。庆州地区现存庆州白塔。降圣州地区现存降圣州塔。
东京道区域包括今辽阳、铁岭、海城、吉林一带。现存北镇双塔、辽阳白塔、铁岭白塔、无垢净光舍利塔、辽滨塔、复州永丰塔、海城金塔、海城银塔、农安辽塔等。
中京道区域包括大定府、兴中府、建州、利州、宜州、成州、武安州、锦州等地。尚存大明塔、宁城小塔、朝阳双塔、云接寺塔、大宝塔、青峰塔、东平房塔、黄花滩塔、八棱观塔、双塔寺双塔、大城子塔、十八里堡塔、四官营子小塔、槐树洞石塔 [5] 、塔营子塔、十家子塔、红帽子塔、武安州辽塔等。锦州地区包括今锦西、兴城、绥中周围地区,有锦州大广济寺塔、绥中塔子沟塔、兴城大塔、锦西安昌岘塔等。
西京道区域包括今大同、应州、灵丘等地区。有大同上华严寺、下华严寺,应州释迦寺,灵丘觉山寺等。有应县木塔、万部华严经塔。
南京道区域包括今北京以及河北北部蓟州、涿州等地区。有天宁寺、云居寺。云居寺内原有南北两座塔,南塔已毁。北塔平面八角,高20米左右,将楼阁式与喇嘛塔相结合,是一种成功的创造。涿州地区包括今新城、涞源、易县等地,尚存太宁寺塔、普寿寺塔、荆轲塔、涿州双塔等。蓟州地区包括今昌黎、丰润两地,其观音寺和天宫寺均建有塔。
如果说全国各地哪里的塔样式最丰富种类最多,那么,我绝对要投辽宁一票。
辽宁省历史悠久,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辽宁的历史文化既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带有鲜卑、 契丹、女真等古代少数民族文化色彩。早在汉朝时期,辽宁就是边陲重地,经过了多个朝代的战乱和兴衰。
沈阳东塔永光寺
因此,你在辽宁各市县内都可以找到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其中古塔是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有各种大小、比例不同的,具有各朝各代特色类型的古塔。它们有的高大宏伟、高耸入云,比如始建于公元1032年,高 70.49 米的沈阳白塔;有的小巧玲珑、精雕细琢,比如鞍山千山无量观中各种小而精的纪念塔。
上图沈阳白塔 下图鞍山千山无量观财神庙塔林
作为辽宁人的孙树发老师被这些辽塔背后蕴含的故事深深吸引。孙树发老师既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又是辽宁省民俗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从事多年摄影的他在拍摄人文、历史题材中具有非常独到见解。为了挖掘辽塔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他踏上了拍摄辽塔的旅途。
孙树发工作照
孙树发老师足迹踏遍辽宁省各地,历时三年时间拍摄时间,总行程一万五千多公里。为了收集资料和补拍图片,有的地点反复去了三四次。最终汇成这本《寻迹辽塔》。
拍摄古塔不同于其他摄影作品,拍摄点多数都远离城市,甚至荒无人烟,既要克服鞍马劳累,又要忍受长时间的寂寞,途中还有许多危险道路,但这些困难都被孙老师一一克服。
当看到这些海量的照片与文字资料时,我们每个人打心眼里敬佩孙老师这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的精神。
孙树发老师走遍的辽宁古塔分布图
《寻迹辽塔》详细地介绍了辽宁境内古塔的兴建始末及故事传说,为传播、弘扬辽宁的历史文化,也为研究辽、金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辽宁七千多年辉煌的文明史。
比如有抚顺市高尔山辽塔,西汉时期就在此设治所,后有唐元明等朝代在此地征战,还经过了俄、日的战火洗礼,仍屹立不倒。此地还有“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就在后坡”的传说(说在这山上埋着金银、珠宝,一共装了九口缸、 十八口锅,不是埋在前坡就是埋在后坡了。)站在高尔山巅极目远眺,煤都抚顺城尽收眼底,已成为抚顺的一张靓丽名片。
上图高尔山辽塔下图高尔山佛字碑长廊
有北镇市崇兴寺双塔,建于辽代的崇兴寺双塔现存肇始时间最早的双塔,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之一。此地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古迹遍布全境,尤以辽文化最为显著。可惜的是即便历史条件如此优秀,辽国被灭后文史资料如同人间蒸发一般遗存甚少,以至于今日契丹文如天书般难以破译,我们仍只能从传说中了解双塔的建造目的。
北镇市崇兴寺双塔
还有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斜塔,倾斜 12 度而不倒,被列为全国五大斜塔之一。经千年的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等各种地质灾害, 塔身不倒,雕刻图案清晰可辨。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之魂,虽多经磨难始终屹立不倒。更有托塔李天王与二郎神围绕塔的传说故事,这种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从而衍生出的美丽传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斜塔
为了能把家乡这些建筑风格、雕刻艺术、文化背景都不相同的历史古塔介绍给大家,孙树发老师花费心思实地探查、翻阅古籍,最终写出如此充满故事性且图文并茂的图书。辽宁的古塔见证了一千多年来这片大地上发生的历史变迁、 天灾人祸、兴与衰、荣与辱,它是一座建筑艺术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为研究辽、金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现在辽宁境内的古塔均被合理保护着,重现出当年的雄姿。
孙树发老师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弘扬辽宁的历史文化,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辽宁七千多年辉煌的文明史,目睹古人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激发读者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希望大家在已经放开的当下,可以亲自前来一览这些塔的雄风,感受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丰厚广博的文化。
契丹民族建立大辽政权后,学习并沿用了唐代统治者大兴佛教的国策,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统治战俘及其他异民族,契丹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民众的活动,这些异民族包括汉族、奚族和渤海族等,使得在辽国统治范围内形成了大规模的各个民族交错杂居而单一民族又不至聚拢而居的居住状态,这些移民大多在被辽统治前就信仰佛教,当时的辽统治者顺应民意和客观实际情况而大肆建造佛寺和辽塔,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即稳定民心、凝聚移民,最终有利于其统治。
辽塔是我们了解辽代社会状况、历史风貌,研究辽代历史、辽宁历史的宝贵历史资料。与此同时,这类宏伟壮观的古老建筑也是后人感受契丹文化的重要载体。辽宁地区现存的辽塔有四十处,分布于辽西四市的就达到二十八处之多,这些辽塔精美绝伦,是历史留给后人的财富,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意义。
(部分文字来源百度百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购书关注:picma-cn)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