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亿年历史的生物,熬过了生物大灭绝的“三眼恐龙虾”_恐龙_生物_环境

近期,甘肃农田发现大量鲎(hòu)虫上了热搜。

很多人对鲎虫一定还不了解,会觉得这个热搜有些莫名其妙。但若是一个正常的生物,绝不会无端引起国民关注。

一场大雨过后,有市民在地面上的小水坑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

它像虾一样有着坚硬的外壳,却没有虾的前肢和纤细外形。

这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古老生物——鲎(hòu)虫。

秦勇说:“鲎虫又名三眼恐龙虾,因为它有三只眼睛,两侧黑色的复眼,还有中间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恐龙虾是因为经过了恐龙时期没有绝迹,名称因此而来,现在已经非常稀少。

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大部分于6500万年前灭绝。

而鲎虫至今在地球上已经延续了3.5亿年。

它见证了恐龙由出现到灭绝的全过程。

展开全文

什么能力让它躲过了生物大灭绝

很多人会好奇,经历过地球三次世纪大灭绝后,强如恐龙这些生物都无法存活下来,这个小小的,看起来和外星生物一样的三眼恐龙虾凭借什么能力存活至今?

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了原因,鲎虫拥有一个生物特性——滞育,让其完美的躲过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灭绝期,包括白垩纪的冰河时代,在万物复苏之时可以再次重生。

滞育是动物受环境条件的诱导所产生的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和大家熟知的休眠不同。

休眠是指动物在低温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短期行为,环境恢复正常即可开始活动。

而滞育则发生于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是在不利环境到来之前,由某些季节信号变化的诱导而引起,比较稳定,不仅表现为形态发生的停顿和生理活动的降低,而且一经开始必须渡过一定阶段或经某种生理变化后才能结束。

正是因为滞育是不能发育和进化的,因此三眼恐龙虾保留了三叠纪时的模样,用搞笑一点的词语来描述就是,它睡啊睡啊,一睁眼就到20世纪了。

鲎虫的习性

其实三眼恐龙虾的生命很短暂,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它的滞育期比较长至少要25年。

换句话说它的卵哪怕在25年后如果遇到了合适的环境,也会孵化出来。它是现存的绝异分子活化石,跟古代的三叶虫化石有一定联系。

主要吃水里的腐蚀物,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三眼恐龙虾是典型的水底栖居动物,主要食有机体的碎屑,或者捕捉小的水生物和它们的幼虫。

在孵化后它的生长速度非常惊人,幼虫会经历大约每天一次的脱壳,30天内进化至成虫。

它们所处的环境多在雨水形成的沼泽池塘,这些小水洼会在雨水干涸时小时,成虫就会死亡,但卵会继续存活下来,直到下一个雨水聚集成河后复活,开始自己短暂的一生。

鲎虫虽具有“活化石”的高贵身份,在生活中却不怎么起眼。

它常生活在池塘、水稻田等淡水区域。

即使在下过雨后泥地中坑坑洼洼的小水坑,也可能发现它的踪影。

但身长不足10厘米的纤小身躯不容易吸引人的眼球。

即使侥幸被人注意到,也常把它与其他昆虫混为一谈。

鲎虫的体型扁平,约40对胸肢从36个体节*中延伸而出。

它们构成了鲎虫最主要的功能器官,每一节附肢都具有分工明确的特定功能。

除了爬行、游泳等运动之外,它们还以奇特的方式完成难以想象的艰难任务。

比如产生水流将食物引导到嘴里。

有些还具有类似腮的功能,帮助他们获取氧气进行呼吸。

存在感极低的特征让鲎虫成为亿万年来孤独的物种。但也是躲避了自然界中激烈生存竞争的存活优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