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远流长,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色巨龙,逶迤盘旋在辽阔的中国北方大地上。她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
做为炎黄子孙, 提起黄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耄耋老人,到呀呀学语的孩童,无不对母亲河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在这样一个春天里,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路沿着我文字的足迹,在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下她的震撼磅礴之势、波澜壮阔之美吧,以不辜负这场疫情过后难得的大好时光。
黄河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是世界第六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她全长有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古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还发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址。这些历史遗迹,充分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咸阳、长安、洛阳和开封,都位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有3亿多亩肥沃的耕地,每到夏季,两岸百花竟放,草长莺飞、绿意葱葱。黄河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也培养出了像黄帝一样的豪杰人物,像炎帝一样关心百姓疾苦的部落首领。
展开全文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彦喀拉山西段北麓卡日曲河,呈“几”字型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一路接纳着千溪百川,曲曲折折、浩浩荡荡,日夜兼程奔向巨浪滔天的渤海之滨。
自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是黄河的上游。这一段,河水清澈透明,两岸青草丰美。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披星戴月,春耕秋收,建设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黄河出了青海高原东部,沿途通过龙羊峡、刘家峡等高山峡谷。此段,河水开始变放荡不羁,忽而腾空而起,惊涛拍岸。忽而俯冲直下,呼啸而过。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
黄河出了青铜峡,从漠漠荒原,经过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北下南上,几经周折,进入宁夏平原。
自河口至河南省孟津,是黄河的中游。在禹门口,黄河被龙门山所夹峙,急流从只有百米宽的河槽中涌出。过风陵渡后,黄河又急转东流,穿过三门峡。在此段,黄河流经黄土堆积的黄土高原,又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含沙量剧增,河水开始变得混浊。
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出4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高出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
黄河不但以地上悬河闻名,而且还是输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最大年输沙量可达43.9亿吨。平均年输沙量也有16亿吨。这些泥沙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来装运,每天运一次,110万辆卡车,运输一年才能完成。这16吨泥沙中,有4亿吨沉积在河道中,有12亿吨被带到入海口。结果导致入海口,每年向海中推进3公里。
近百年来,黄河在河口,堆积成了一个面积为5400平房公里的三角洲。如果不是渤海不断下沉,黄河的泥沙早就把7.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填平了。
放过一山迎一山,走过九曲十八湾,这是黄河最真实的写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