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陈彩霞)2023年全国两会持续吸引全球目光。作为投资领域专家,“中巴经济走廊”前项目主任、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达乌德·巴特(Hassan Daud Butt)近日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高度赞赏中国经济强势复苏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的机遇,并对中国刺激消费、中国式发展道路及绿色能源转型等,予以肯定。
制图:中新网 姚岚
经济复苏有助缓解全球通胀
自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以来,2023年前三个月,中国国内经济强劲反弹,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活动迅速好转。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发展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
巴特认为,全球经济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根据中国当前各种经济活动复苏的迹象,“5%左右”这一适度目标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巴特回忆道,2022年12月,他曾在北京参加一个研究项目,亲眼见证了当地民众购买力和消费活动不断增加,幸福感不断增强。他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若能继续提供稳健的供应链,生产优质、实惠的产品,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问题。
巴特尤其提到中国国内旅游业全面加速恢复,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他希望未来中国游客实现更多出境游,为巴基斯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复苏带来活力。
展开全文
资料图:瓜尔达港出入口的拱门。瓜尔达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冻良港,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丰硕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中巴经济走廊启动10周年。谈及“一带一路”给自己国家带来的变化与机遇,巴特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巴特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多赢的倡议,向所有国家敞开怀抱。“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之一,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水利、信息通讯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帮助促进巴基斯坦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巴特强调,在中巴经济高质量合作的框架下,俾路支省瓜达尔港面貌日新月异,货运往来一派欣欣向荣。由中国援建的新瓜达尔国际机场和瓜达尔港东湾高速公路在2023年将投入运营,极大方便了巴基斯坦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交往,对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巴特还表示,中巴“不仅是邻里,更是好兄弟”,希望未来双方能在科学技术、特殊教育、医疗保健、职业培训、电子商务等多领域,继续强化合作。中国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做好长期规划,将对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图:2017年2月,江西井冈山成为中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图为2021年1月,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黄洋界脚下神山村的井冈红神山茶基地。刘占昆 摄
中国式发展道路树立榜样
2023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成为屡被提及的高频词。据中央财办发布的数据称,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万亿元,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1.3%上升到约18%,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翻了约一番。
巴特表示,中国式发展道路令人瞩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榜样。十八大以来,中国帮助近1亿人脱贫,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举措值得巴基斯坦学习,因为巴基斯坦也面临贫困和失业等挑战。
巴特认为,中国式发展道路展现了大国担当。让这么多人脱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充分释放乡村经济潜力,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严守责任意识,强调低碳绿色发展,努力实现净零排放,为其他地区和整个世界创造了共享繁荣、双赢的良好局面。
巴特还强调,和西方相比,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但他自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追随者”。他认为,“中国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为自身,也为朋友和合作伙伴做出了贡献,这是应该得到推崇的”。(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