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啦!儿童学打乒乓球,好处多到不敢想!_乒乓球_运动_儿童

教育部最新消息,寒假提前,假期延长!1月16日起,北京市小学开始放寒假。下周起,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放假,神兽们要回笼啦,家长朋友们准备好了么?儿童学打乒乓球,好处多到不敢想!运动项目一般讲求“童子功”,乒乓球也不例外。随着乒乓球技术日趋细化,现代乒乓球启蒙教育也呈现低龄化趋势。

1、什么年龄学习打乒乓球最好?

运动项目一般讲求“童子功”,乒乓球也不例外。随着乒乓球技术日趋细化,现代乒乓球启蒙教育也呈现低龄化趋势。

若以培养专业运动员方向的乒乓球启蒙训练,一般要从3.5-4岁开始, 5岁后已经接受比较正规的系统训练了,这个时期培养的球感和手感是一流的,是无与伦比的。

若以健身、促进身体发育、培养特长为目的的乒乓球训练,6-8岁为最佳时期。这时候的儿童,思想单纯无杂念,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自制力,身体柔韧性处在最佳时期,意识和肌体能力可塑性强,是开发运动能力的黄金时段。

2、乒乓球要学习多长时间?

展开全文

一个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成功需要12-18年,而以健身、培养特长为目的的乒乓球训练,伴随儿童的身高、体能成长,一般经过3-5年基本掌握乒乓球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技能。

当然,以上所述不是绝对的,若有些儿童极具运动天赋,时间可能短一些。

3、初学乒乓球使用什么样的球板?

少年儿童初学打乒乓球,由于处在学技术、练球感阶段,应该选择弹性较小、易于控制的球板和套胶,有利于养成主动发力击球的良好习惯,球板的重量一般控制在80克左右,太重容易造成关节伤害;学龄前儿童用球板重量更应该控制在70克以内,拍柄应根据儿童手型切削打磨使其细而适合握持。

4、儿童学打乒乓球有什么好处?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各年龄阶段运动爱好者的喜爱。儿童学打乒乓球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打乒乓球时,要求“手急”,更要求“眼快”,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有积极作用。

其次,学习乒乓球可使人体左右半脑发达,锻炼孩子的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增强体质,使人终身受益。具体益处如下:

1、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许多方面均可受益,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

2、能够极有效地激发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其次由于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性特点和娱乐功能,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品质和保持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正像一位日本教授阐述的:“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对于那些希望保持青春、健美、避免不幸事故发生的人,如果能够提高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将无疑是一件乐事。”

3、能够增强智力、提高效率。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手段而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权威教授认为:“乒乓球是对头脑的最佳运动。乒乓球的速度及复杂性是任何运动无法比拟的。”在中国沈阳的一个公园里,一个民间组织的水泥球台乒乓球协会吸收了上百名会员,其中有教授、干部、工人,他们长期在这些水泥球台上晨练乒乓球,从中获得了健康和乐趣。

4、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乒乓球运动的这些特点和锻炼价值,使得乒乓球运动员和该项运动的爱好者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在其它某些方面超出常人。据心理学人士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均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常常显得机敏过人、动作灵活、协调。总之,乒乓球运动的确具有其它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令参与者获益终身。

5、打乒乓球能治近视眼。

乒乓球在我国普及程度很高,是我国的“国球”。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学打乒乓球,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但有的家长可能还不知道,最新研究表明,打乒乓球可以治疗近视。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进行的。

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是眼睛疲劳,长期近距离看事物,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调节状态,同时,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聚向鼻根方向,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天长日久就造成近视。打球时,双眼以球为目标,不停地上下调节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使其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可以不断活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眼睛视敏度,消除眼睛疲劳,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运动专家和医生都建议,让患近视的孩子经常打乒乓球,每天练习1—2小时,坚持两到三个月,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为了孩子的将来,强身健体、锻炼心智、塑造品格、提高素质,不妨试试打乒乓球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