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回归”
近日,原本淡出公众视线的农村供销合作社,突然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舆论焦点。供销社“回归”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与食材供应链产业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Part. 壹
供销社“回归”背后的逻辑
过去,供销社的主要功能是统购统销,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向农民销售生活物资、农机化肥等必需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供销社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其实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其发挥的作用依然远超想象。
2021年,全国供销系统全年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比两个中石油的营业收入还要多。其中,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
江苏丹阳新农商大市场
(图源:中国供销集团官网)
那么,为什么低调多年的供销社步入了新一轮发展期?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因此,近年来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正是响应政策要求。
供销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唯一具有全国组织体系的、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的供销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供销社拥有完备的流通网络、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供销合作社平台和流通体系。截止2020年底,全国供销系统拥有连锁企业6697家,拥有配送中心10802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83.2万个。相比之下,菜鸟驿站的网点总数也才不到10万。
更为重要的是,供销社的定位是为农服务的组织,带有惠农性质,即使是无利可图的地区,也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供销社的“回归”是必然趋势,被寄予更大的历史责任。
展开全文
中国供销集团服务体系
(图源:中国供销集团官网)
Part. 贰
望家欢与供销社具有相同的社会责任
供销社虽然具有公益惠民的属性,但与市场化的供应链平台并不矛盾,甚至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小编就以自家企业望家欢集团为例,望家欢多年来专注于农产品上行,与供销社一样都是通过完善供应链来创造价值链,从而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为此,望家欢近年来大力推进“双中心”战略,正在全国打造农业产地中心和城市共享中心。
农业产地中心:建设在农业主产区,通过订单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并从源头端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农业产地中心还具备分级分拣、品牌孵化等功能,帮助产地端的初级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的商品,从而提升产品价值,顺利进入市场流通,并为后续的品牌打造奠定基础,创造更高的溢价,从而帮助农民种出好的农产品,也让好的农产品卖出好价格。
以往兰坪村民只能靠牲畜驮或者自己背到市集,现在有了望家欢开到家门口的农副产品收购示范点
2017年望家欢进驻兰坪县,利用订单扶贫、渠道扶贫等组合手段,打通了产业链条,经过几年的积累形成了成熟的模式。近期,集团又在天门、罗城等地升级建设示范基地,为打造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探索新路。
天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图
共享中心:建设在大中型城市,是覆盖全区域、全业态、全品类的中央集配中心,既能为企事业单位、部队、医院、学校等机构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也能为连锁餐饮、大型商超、生鲜电商和新零售企业提供仓储、加工、分拣与配送服务。
共享中心平台上的合作企业可以共享场地、设施、信息系统等各项资源,互助合作,共建产业生态。通过“联合采购+联合运营+联合配送”的模式,大大提高流通效率,也为生产端提供了稳定的销路,与农业产地中心相互呼应,帮助产业链上下一同降本增效。
目前,集团已在北京、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13个 重点城市落地了共享配送中心,据测算能够帮助平台上的合伙企业提升7%以上的盈利空间。
望家欢共享中心(重庆)
因此,望家欢的“双中心”平台链接了城市和乡村,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建设,为我国农产品构建了以区域食材配送为主和以全国食材配送为辅的“地方+全国”的双循环流通体系,并在共建产业生态的过程中,促进了从供应链向“共赢链”的价值转化。
Part. 叁
望家欢也是供销社的好伙伴
供销社的优势是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覆盖面更广,而望家欢的供应链平台在生产源头扎根得更深;供销社具有公益惠民属性,望家欢的供应链平台则有高效运营的保障。因此,两者合作可以使农产品供应体系同时具备广度与深度,也让效率与公平更好地融合。此外,望家欢还拥有庞大的B端客户群体,可以与供销社网络形成互补,惠及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
总之,关于供销社的“回归”,有人惊呼是市场化的倒退,或是“国进民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过虑。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规模何止万亿!没有人能独吞下来,能以开放的心态寻求合作共赢,实现抱团发展,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