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玩梗,“麦门文学”成了打工人发疯专用_麦当劳_随心_的人

原本以为随着发疯文学的后继无人,“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已经渐渐被尘封进互联网历史的仓库。

没想到最近它又进化出了全新的形式。

如今只需一个词,就能挑逗起无数年轻人内心最深处的DNA——

麦门文学。

这一以“赞美麦当劳”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体系,到底是如何在网上兴起的,至今已经不可考。

但正如《霍格沃茨之遗》中的巫师们虽然已经忘记了魔法的原理,却依然能够念动咒语。

不知不觉之间,它的信徒已经默默布满了整个赛博空间。

“个人认为,麦门文学应该变成当代冲浪必备语料库,同意的请呼吸。”

展开全文

如果说“疯四文学”的精髓在于欧亨利式的转折,那么麦门文学则是一种直白到近乎浮夸的情绪表达。

根据某权威机构(其实是作者本人)的大数据分析,麦门文学在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节点是周一早上,恰恰是打工人最痛苦的时刻。

在开始应付面前这份狗屁工作之前,无数社畜们端坐在工位上,捧起一份麦当劳大声赞美:

“如果说猪柳蛋是早上耀眼的太阳,刚出炉的热薯条就是支持着旅人长途跋涉的拄杖。”

每个抱怨甩锅同事、繁琐周报的时刻,想到马上就可以去吃麦当劳,内心立刻充满平安喜乐。

“感到孤独没关系, 会有薯饼排着队爱你。 愿麦麦保佑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孩子 。”

在那些激情赞美双吉与薯条的帖子底下,永远都是信徒们的大型认亲现场。

“一个觉得麦当劳好吃的人,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

这种交流可以在网上完成,也可以在线下进行。

工作日的下午摸鱼去买汉堡和麦旋风,不小心碰到领导怎么办?

别怕,双眼直视他,轻吐出一句“麦门”——

如果对方毫无反应那就糟糕了,这个人搞不好以后偷偷往你汉堡里加芝麻酱。

年轻人对麦门文学的信仰,不止停留在口头上。

在麦当劳爱好者群体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答应了要去吃麦麦,千万不要爽约。”

“本来午餐要点麦当劳,结果被同事拉着吃了食堂,心里别扭怎么办?”

你知道很多麦当劳店面里的这个小隔间是什么吗?是给背叛麦门的人准备的忏悔室。(bushi

@睡不醒的多多

最最真情实感的麦门文学爱好者,甚至自行发明了节日习俗,以便顺理成章、理直气壮地吃汉堡。

“小时候听老人常说‘冬吃汉堡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

还有人干脆已经放弃了找借口。

“就要吃麦当劳,天天都要吃麦当劳。”

麦门信徒守护麦门!@啦啦啦已被占用

可以负责任地说,每一个麦门文学爱好者,都是麦当劳的忠实信徒。

为孩子操心的中年家长想买学区房,而他们心心念念只想住“麦区房”。

“麦区房”,通常指的是附近步行10分钟以内范围里有一间麦当劳门店。

这意味着可以亲自取餐,不必花9块钱的配送费,还可以吃到外卖不配送的随心配1+1。

早上洗漱时提前在手机上点好餐,下楼赶地铁的路上顺便就拿了。

一份猪柳蛋麦满分配薯饼——如果地铁不算挤的话,再加杯热朱古力。

哪天早上时间充裕,也可以在店里从容吃完。

朋友圈里一张加定位的早餐照,麦区人的privilege已经尽数体现。

虽然很多麦门文学看起来浮夸又好笑,但沉迷其中的年轻人可能比大家想象中更认真。

一个例证是:很多人在玩麦门梗的时候,真的会配一张在吃麦当劳的照片。

@我爱刷牙停不下来喂喂

把汉堡比成太阳、薯条比作拐杖,把自己跟朋友大嚼脆汁鸡的场面塞进古诗词;

说穿了,都是对“麦当劳给了我慰藉”的夸张演绎。

前几天有位短视频博主拍了远处的“月亮”,拉近看居然是金黄色的“M”标志。

评论区里一条高赞留言是:“床前明月光,疑是麦当当。”

@Kamiu.C

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麦当劳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即使在陌生的城市和街道,只要远远看见那个黄色灯牌,心中就会生出一丝暖意。

网友@小李搁这搁这呢 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备战考研。

每每想不起来吃什么的时候,就会去出租屋附近的麦当劳。

走出小小房间,坐在暖烘烘的大厅里啃着巨无霸,感觉自己疲惫的身体得到了治愈。

“会和朋友感叹巨无霸是上天的恩赐,麦当劳拯救我于考研英语和专业课之中。”

白领夏夏工作日午餐赶时间时,都会点一份双吉去沙拉酱配玉米杯。

“比泡着油的外卖热量低多了,吃起来还充满幸福感。”

不过如果是深夜的加班餐,她还是忍不住会加杯可乐——

肥宅快乐水( ×),加班快乐水( ✓)。

对于半只脚刚刚迈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麦当劳提供的是一种容易取得的幸福感。

用不多的钱,获得一份性价比高的超大满足。

在微博的麦当劳超话里,每天都有人在线许愿,希望自己热爱的单品能被选进随心配1+1。

“请麦麦回应我的愿望,本人愿一生忠于麦门。”

这个套餐,被麦当劳资深粉丝们戏称为“穷鬼快乐餐”——

倒不是真的穷到没钱吃饭,但因为便宜又好吃,时常能带来一种“薅羊毛”的快乐。

有人刚换了个城市落脚,搬家费、押金、房租付出去一大笔,一时半会不敢“使劲儿花钱”。

“天天换着样儿吃随心配,就是我喜欢的‘回血方式’。”

一些大胆的愿望:希望安格斯系列加入随心配1+1。

对于独自在外工作、求学的年轻人来说,钱包可以暂时不鼓。

但这并不能限制他们对外界的热情,永远对最新鲜的事物、玩法保持着关注。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随心配1+1在麦门信徒心中一直有着最“神圣”的地位。

不单单是因为便宜、性价比高,还能自由组合出几十种花样,就像在给食物搭积木。

事实上,“如何搭配随心配1+1”已经成了一门互联网显学。

初级阶段还是探讨哪种搭配更划算、更有性价比。

麦当劳自己曾经做过统计,超过半数的人会选择红区的双层吉士堡,搭配一个白区的甜品或饮料。

“因为相比于其他小食,双吉更像一顿正餐。”

但很快,信徒们就已经不满足于常规吃法。

于是又诞生了另一套“麦门技能”——“不会制作随心配1+1自选菜单的人,还算合格的麦麦信徒吗?”

你一定在网上刷到过,各路大神把随心配吃出一百种花样。

包括但不限于双层吉士堡夹鸡排、草莓新地蘸薯条……

‍‍‍‍@ ‍五岁就会撩 ‍

如何成为麦当劳里最幸福的小孩?

“随心配1+1点两份,一份是双吉配可乐,另一份是双吉配新地。”

两份汉堡凑出“超大吉士堡”,酱汁和芝士混合出浓郁的香味。剩下的两个面包胚抹上冰淇淋,刚好又是个简易版的甜甜圈。

朋友,这波格局属实是打开了。

这几年来,随心配1+1每次涨价都遭遇忠实麦门信徒的“狠话威胁”:

“麦麦,你再这样下去会失去我的。”

但哪天看到红区或白区又多了新品,又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我摊牌了,跟麦当劳的冷战,结束在它推出新品的前一秒。”

“把不喜欢麦当劳的人抓进麦当牢!”

如果说麦当劳在年轻人心中,早已经不只是一家简单的快餐店,那么“随心配1+1”也已经不只是一款套餐——

还代表了一种更跳脱、更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味着即使在平淡的生活里,也能创造出奇思妙想的小细节。

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胃口和舌头,更提供了某种掌控生活的慰藉。

红区是汉堡和小食,白区是甜品和饮料。

两两结合可以拼出60多种组合,就算每天都吃随心配,也能两个月不重样。

忙到没空吃饭的工作日,一份双吉+香芋派就能迅速填个肚子;

偶尔可以摸鱼的下午,也可以点个薯条配新地、鸡排配红茶,惬意地享受下午茶时光。

@小排骨吃排骨

信徒们搭配“随心”,麦当劳的套餐升级却一点都不随便;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单品被加入到随心配1+1的套餐中。

除了常驻选手之外还有限时新品,时刻满足大家尝鲜的欲望。

去年“惊鸿一瞥”的牛牛芝心双吉和脆脆奶思三角派,至今还让不少人魂牵梦绕,高呼“返场”。

本月初,麦当劳又一口气推出了双层黑椒牛肉堡、绝代双椒香骨鸡肉、奇巧巧克力风味三角派三个新品。

新品一亮相,就大方地放进了随心配套餐。

上架当天,很多人甚至特地跑到附近的店面排队。

就为了第一时间看看麦当劳这回又整了什么新花样。

不瞒各位,最近我的朋友圈里,已经为“双吉和黑椒牛肉堡谁才是王者”吵翻了天。

双吉支持者坚信芝士配牛肉饼,才是汉堡界的绝佳口感。

黑椒牛肉堡的爱好者们,则对浓郁的酱汁和里面洋葱粒的咀嚼感欲罢不能。

但没等我做出最终抉择时,朋友圈里那个随心配自制菜单爱好者,早就已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双吉+黑椒拼出一个‘黑椒牛肉双吉堡’,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部都要!”

或许这也是随心配套餐、麦门文学,乃至麦当劳俘获年轻人的原因。

生活中遭遇无力感的时刻有很多,但选择哪种汉堡,配哪杯饮料,是我们完全能够决定的。

“愿麦麦保佑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孩子”,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

愿每个热情、勇敢、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都能在麦当劳获得慰藉与快乐。

这里是Vista看天下年度品牌关注专栏【麦学研究室】的第一期。

当“万物皆可麦学”成为Z世代的口头禅,我们熟悉的麦当劳正以全新的、趣味的方式蹿红中文互联网,掀起一场热梗狂欢。

正所谓,一个喜欢吃麦当劳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年轻人一边报团取暖道“麦麦保佑每个善良的孩子”,一边分享着与之相伴的每个小确幸瞬间。研究“麦学宇宙”,不只为揭开品牌文化深入人心的秘密,更是探寻其背后独特的时代情绪。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麦门永存! ↓ ↓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